跳至內容

趕黃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趕黃草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雙子葉植物 Eudicots
目: 虎耳草目 Saxifragales
科: 虎耳草科 Saxifragaceae
屬: 扯根菜屬 Penthorum
種:
趕黃草 P. chinense
二名法
Penthorum chinense
Pursh

趕黃草學名Penthorum chinense Pursh),又名扯根菜,俗名山黃鱔水楊柳水澤蘭,是四川古藺出產的一種中藥材、苗醫藥材,當地苗人稱之為神仙草,生長在約海拔1000米的烏蒙山麓。是虎耳草目(Saxifragales)虎耳草科 (Saxifragaceae)扯根菜屬(Penthorum Gronvexl)下屬植物扯根菜的陸上部分。

種植地區[編輯]

趕黃草歷來為野生植物,主要分布於華北、華東、中南及陝西、四川和貴州等地。近年來逐漸馴化變為家種,大量種植於四川省古藺縣境內,分佈在烏蒙山麓。2003年9月,「古藺趕黃草」被國家質檢總局頒布為「中國原產地域保護產品」,成為中國第一個受到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的中成藥

中藥用途[編輯]

趕黃草始載於明代《救荒本草》,《天寶本草》亦有記載。現收載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部頒標準中藥成方製劑十三冊》附錄,《中藥大辭典》、《四川中藥志》均有記載。

趕黃草為苗族傳統藥物,民間以其全草入藥。其全草性溫、味甘、無毒,具清熱、利尿消尿、解毒、活血、平肝、健脾、祛黃疸等功效。主治黃疸、水腫、經閉、血崩、帶下、跌打損傷,以及各型肝炎、膽囊炎、脂肪肝等。

在古藺民間,至今流傳有蜀軍南征途經古藺時全軍困擾於不明病症,吃不下飯,渾身癱軟無力,並伴有噁心嘔吐,隨隊軍醫束手無策,偶然訪得民間苗家偏方神仙草,從而拯救了蜀軍的傳說。

藥理及毒副作用[編輯]

  • 會激活肝臟活力,增強代謝,在服用藥物期間不建議使用趕黃草成分。
  • 運動員慎用。
  • 不可長期服用,對腎臟有影響。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