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詹姆斯·邦德系列電影

這是特色列表,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詹姆斯·邦德是小說家伊恩·佛萊明1953年創作的虛構角色,為英國秘密情報局特工,代碼007。至今,他已在27部電影中由多位男演員扮演,順序分別是肖恩·康納利大衛·尼文佐治·拉辛比羅傑·摩爾蒂莫西·道爾頓皮爾斯·布魯斯南丹尼爾·克雷格。這27部電影只有兩部不是由Eon製片公司製作,該公司擁有所有佛萊明創作邦德系列小說的電影改編版權[1][2]

1961年,製片人艾伯特·布洛克里哈里·薩爾茲曼英語Harry Saltzman聯手購買佛萊明小說的電影改編版權[3]:5。他們創立了Eon製片公司,並且在聯美的財政支持下開始製作《鐵金剛勇破神秘島》,由特倫斯·揚執導,肖恩·康納利扮演邦德[3]:43。隨着影片於1962年上映,布洛克里和薩爾茲曼創建了一個名叫「Danjaq」的控股公司來確保將來詹姆斯·邦德系列電影的製作[4]。截至2021年,這一系列已經包含了25部電影,第25部《007:無暇赴死》於2021年10月上映。所有電影的總計票房達到近78億美元,在所有的系列電影中名列第5位[5]。如果考慮通貨膨脹因素,邦德電影的票房將達到197.6億美元。這一系列也已經6次獲奧斯卡金像獎肯定,分別是《鐵金剛大戰金手指》獲第37屆奧斯卡最佳音效剪輯獎、《鐵金剛勇戰魔鬼黨》獲第38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007:大破天幕殺機》獲第85屆奧斯卡最佳音效剪輯獎原創歌曲獎、《007:惡魔四伏》獲第88屆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以及《007:生死交戰》獲第94屆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1982年製片人艾伯特·布洛克里在第54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獲得了歐文·G·托爾伯格紀念獎[6]

布洛克里和薩爾茲曼購買當時已有或是佛萊明將來創造小說的電影版權時,其中沒有包括《皇家賭場》,該小說的版權已經賣給了另一位製片人格雷戈里·拉圖弗Gregory Ratoff)。拉圖弗去世後,版權又傳到查爾斯·K·菲爾德曼Charles K. Feldman)手中[7]。菲爾德曼於1967年製作了一部同名電影,是對邦德系列電影的一次諷刺和惡搞[8]凱文·麥克格羅瑞Kevin McClory)、佛萊明和傑克·維丁漢姆Jack Whittingham)一起根據原著小說創作了《鐵金剛勇戰魔鬼黨》的電影劇本,經過一場法律訴訟後,這一小說的電影版權也屬麥克格羅瑞所有[1]。雖然這部電影是由Eon製作公司和麥克格羅瑞共同製作,但後者還是保有相應權力,並將故事改編到了1983年的一部外傳中,不過該片不屬於邦德系列電影的正式成員[9]米高梅公司擁有Eon製作邦德系列電影的發行權,這部外傳也不例外[10][11]

Eon製片公司出品系列電影

[編輯]

劇情

[編輯]
肖恩·康納利曾主演過六部詹姆斯·邦德系列電影和一部別傳

《鐵金剛勇破神秘島》(1962年)

[編輯]

秘密情報局牙買加分局局長約翰·斯坦威(John Strangways)被殺。情報局派第007號特工詹姆斯·邦德前往調查。邦德遇到了一位名叫夸瑞爾(Quarrel)的開曼漁夫,此人曾為斯坦威工作,在附近島嶼收集礦物樣本。其中一個島屬於一位深居簡出的「諾博士」。[12]

邦德和夸瑞爾來到這個島上,認識了一位名叫漢妮·萊特的女性(Honey Ryder)。三人忽然受到諾博士所派手下的襲擊,夸瑞爾被殺,邦德和萊特被抓並關了起來。諾博士告訴兩人,自己是魔鬼黨的成員,這是一個專門從事反情報、恐怖主義、復仇和勒索的恐怖組織,他還計劃使用自己的原子能無線電波束破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太空發射。邦德和萊特最後成功殺死了諾博士,炸毀了其巢穴並逃出了小島。[12]

《鐵金剛勇破間諜網》(1963年)

[編輯]

魔鬼黨的策劃專家克朗斯滕(Kronsteen)制定了盜取一個蘇聯加密設備,並利用將其出售的機會來殺死邦德的計劃,從而給死在邦德手上的諾博士報仇,前魔鬼黨女成員羅莎·克里布(Rosa Klebb)負責執行這一計劃。她招募了唐納德·格蘭特(Donald "Red" Grant)作為殺手,還找來不知情的蘇聯駐伊斯坦堡領事館密碼文員塔蒂亞娜·羅曼諾娃(Tatiana Romanova)作為誘餌。[13]

邦德來到土耳其,見到秘密情報局駐當地官員阿里·克里姆·貝(Ali Kerim Bey)。兩人得知了加密設備的下落,但格蘭特也尾隨而至並殺死了阿里和一名蘇聯軍官。格蘭特假稱是另一位英國特工與邦德見面,晚飯後他用藥迷倒了羅曼諾娃並制服了邦德。邦德誘使格蘭特打開自己的公文包,裡面的催淚彈給了邦德反擊殺死對方的機會。然後他與羅曼諾娃一起帶着加密設備跑到威尼斯。羅莎·克里布偽裝成酒店女傭試圖偷走加密設備並殺死邦德,但最終反被羅曼諾娃槍殺。[13]

《鐵金剛大戰金手指》(1964年)

[編輯]

邦德受命監視黃金交易商金手指,他看到金手指在玩牌時出老千,於是通過令其手下分心而加以制止,結果這位手下很快被金手指的韓裔僕人所殺。然後邦德受到指示對金手指的黃金走私進行調查。他跟蹤對方來到日內瓦,但在對金手指進行監視時被其手下所擒並迷暈,然後被帶到金手指位於肯塔基州的牧場囚禁起來。邦德很快設法逃了出來,並見證了金手指與美國黑手黨成員的會面,原來金手指是在找黑手黨購買用來搶劫諾克斯堡所需要的東西。[14]

邦德得知了其全盤計劃後再次被擒,但他隨後勾引了金手指的私人飛行員普希·嘉蘿爾(Pussy Galore),並說服她通知美國政府。金手指領導其私人武裝隊攻進諾克斯堡的大金庫,邦德成功殺死了金手指的韓裔僕人,美國軍隊也趕到與金手指的手下開戰。邦德的飛機被金手指劫持,但邦德成功在搏鬥過程中開槍打破了飛機窗戶,形成的爆炸性減壓殺死了金手指。[14]

《鐵金剛勇戰魔鬼黨》(1965年)

[編輯]

魔鬼黨利用通過臥底獲得的信息成功從政府手中搶到了兩顆原子彈,並要求政府支付大筆贖金,邦德於是再次出動。他跟隨一條線索來到巴哈馬,與美國中央情報局特工菲利克斯·雷特(Felix Leiter)見面。兩人懷疑一位有錢的花花公子,於是對其展開調查。他們成功找到了原本用來運輸核彈的飛機,但核裝置卻不在其中,不過邦德得到了一位魔鬼黨女內應的幫助。於是兩位特工計劃展開跟蹤和監控,並在核彈被轉移時進行伏擊。[15]

《鐵金剛勇破火箭嶺》(1967年)

[編輯]

美國雙子座計劃宇宙飛船被另一艘神秘的太空船劫持,之後該太空船在日本境內降落,於是邦德被派往當地進行調查。到達後,日本機密情況部門主管田中泰格的副手亞紀與他取得了聯繫。邦德認定這一劫持事件的幕後首腦是魔鬼黨,並且根據線索追查到其位於一個島上的總部。[16]

田中的忍者大軍對島展開進攻,邦德成功引開守衛的注意力並打開藏在一個火山口的大門讓忍者大軍得以進入。大戰中魔鬼黨的首領見大勢已去,便啟動了基地的自毀系統打算與邦德及眾人同歸於盡。田中、邦德及倖存的忍者在基地爆炸前成功逃生,再由外面等候的潛艇所救。[16]

佐治·拉辛比主演《鐵金剛勇破雪山堡》

《鐵金剛勇破雪山堡》(1969年)

[編輯]

邦德在一個海灘邊救了試圖自殺的崔西·文森佐(Tracy di Vicenzo),之後又在一個賭場中遇到了她。然後邦德獲得了有關魔鬼黨頭目恩斯特·布羅菲爾德(Ernst Stavro Blofeld)行蹤的線索並開始調查,發現此人已經在瑞士阿爾卑斯山脈建立了一個臨床抗菌素過敏研究機構。邦德來到這家機構進行調查,發現布羅菲爾德原來是在對他的病人進行洗腦,來試圖從世界各地展開細菌戰。[17]

布羅菲爾德很快也發現邦德就是英國間諜007,邦德馬上逃出了診所。他聯繫了援兵對診所展開進攻,行動成功了,但布羅菲爾德逃脫了。邦德與崔西結了婚,但她很快就被布羅菲爾德的搭檔謀殺[17]

《鐵金剛勇破鑽石黨》(1971年)

[編輯]

邦德獲命對一個從非洲開始,輾轉荷蘭英國並最終到達美國的大型鑽石走私網絡進行調查。他偽裝成職業走私販子兼殺手彼得·弗蘭克斯(Peter Franks)來到阿姆斯特丹見到了聯絡人蒂芬妮·凱斯(Tiffany Case),再帶着鑽石到達美國見到了菲利克斯·萊特。然後邦德根據獲得的線索追查到了一位深居簡出的億萬富翁韋拉德·懷特(Willard Whyte)的頭上。[18]

懷特手下的保安主管伯特取走了鑽石,邦德跟蹤他來到了懷特的一個科研實驗室,發現那裡正在建造一個人造衛星,負責的是激光折射專家梅茲博士。邦德去找懷特進行對質,卻意外被布羅菲爾德所擒,原來懷特已經被他囚禁,布羅菲爾德所製作的這個衛星可以引爆核導彈,他還準備把衛星賣給任何一個出價最高的人。邦德設法成功逃脫並救出了被俘的懷特,得知布羅菲爾德將一個海上石油鑽井平台作為行動基地後,邦德攻擊了這個基地,成功阻止了布羅菲爾德的陰謀。[18]

羅傑·摩爾主演過七部詹姆斯·邦德系列電影

《鐵金剛勇破黑魔黨》(1973年)

[編輯]

24小時內,連續有三位英國秘密情報局特工被謀殺,於是詹姆斯·邦德再度出動。他發現三名遇害者都分別在對卡南加博士進行調查,此人是加勒比海域一個名叫聖莫尼卡小島上的獨裁統治者。邦德還發現卡南加其實就是無情又狡猾的強盜:大先生。[19]

到達聖莫尼卡後,邦德發現卡南加正在製作兩噸重的海洛因,並且通過在當地利用一些神秘的邪教手段引起恐慌,來保護其罌粟種植場。他還計劃通過在自己的餐館免費發放海洛因來令更多的人上癮。邦德被卡南加的手下所擒,但之後成功逃脫,殺死了卡南加並毀掉了罌粟作物。[19]

《鐵金剛大戰金槍客》(1974年)

[編輯]

一位名叫吉布森的英國科學家發明了一種高效能的太陽能轉化器,這一轉化器可以成功解決能源危機。邦德正在執行尋找吉布森的任務,但他的上司M收到了一顆表面刻有邦德特工代碼「007」的黃金子彈,於是命令邦德退出任務。寄出這顆子彈的是一位名叫斯卡拉曼加的殺手,邦德於是非正式地出動試圖找到他。根據找到的線索,邦德來到澳門,並見到斯卡拉曼加的情婦從一家賭場收回黃金子彈。邦德又跟蹤她到達香港,發現吉布森被謀殺,那台太陽能轉化器也被盜。他隨後收到了找到轉化器和斯卡拉曼加的命令。[20]

邦德見到了一位名叫海發的泰國企業家,懷疑此人安排謀殺了吉布森。一開始邦德被海發的手下所擒,但很快逃脫。他追蹤斯卡拉曼加到達紅色中國水域的一個島上,兩人展開決鬥,邦德成功殺死了對方。[20]

《鐵金剛勇破海底城》(1977年)

[編輯]

英國皇家海軍蘇聯海軍彈道導彈潛艇神秘失蹤,邦德受命展開調查。他與克格勃的安雅·阿瑪索瓦(Anya Amasova少校合作,兩人根據線索追查到埃及,並確定這一切的幕後主使是船運大亨、科學家兼無政府主義者卡爾·斯通伯格(Karl Stromberg)。[21]

邦德與阿瑪索瓦跟蹤斯通伯格的一艘可疑油船確定了斯通伯格策劃並實施了劫持潛艇的事實。此人計劃利用劫持的潛艇毀滅莫斯科紐約引爆核戰爭,然後再建立起一個新的文明。邦德成功救出了被俘虜的潛艇官兵,並追蹤斯通伯格到達其總部,最後成功地殺死了對方並毀掉了這個總部。[21]

《鐵金剛勇破太空城》(1979年)

[編輯]

一架德拉克斯工業的航天飛機被劫持,邦德受命再次出動。與該公司老闆雨果·德拉克斯(Hugo Drax)及其手下的一位科學家霍莉·古德赫德博士(Dr. Holly Goodhead)見面後,他根據線索前往威尼斯,並在那裡發現德拉克斯正在生產一種對人體致命,但對動物無害的神經毒氣。邦德又一次遇到了古德赫德,原來她是一位中央情報局特工。[22]

邦德到達亞馬遜地區尋找德拉克斯的研究設施,但被武裝份子擒獲。得知德拉克斯將發射六架航天飛機前往一個隱藏的太空站後,邦德與古德赫德假裝成其中一架航天飛機的飛行員混入其中。原來德拉克斯計劃把50個裝有神經毒氣的球體從太空站發射進入大氣層,毀滅地球的所有的人類。邦德與古德赫德成功關閉了用於隱藏太空站的雷達干擾器,美國派出一隊海軍陸戰隊員乘坐一架軍用航天飛機朝太空站進發。在最後的大戰中,邦德成功殺死了德拉克斯,並毀掉了所有已經發射的神經毒氣球。[22]

《鐵金剛勇破海龍幫》(1981年)

[編輯]

英國的一艘間諜船隻沉沒後,海洋考古學家蒂莫西·哈夫洛克爵士(Sir Timothy Havelock)被派往出事地點找回船上的自動瞄準進攻通訊系統以免落入蘇聯手中,但他很快就一位古巴殺手岡扎勒斯(Gonzales)所殺。邦德受命查出岡扎勒斯為誰工作,可在調查過程中也被對方所擒,不過很快又被哈夫洛克爵士的女兒美琳娜(Melina)所救,她殺死了岡扎勒斯為父報仇並與邦德逃離。邦德辨認出與岡扎勒斯一起出現的另一人的身份,並根據這條線索來到意大利,在這裡見到了一位人脈廣博的希臘商人兼情報線人阿瑞斯·克里斯塔托斯(Aris Kristatos)。後者告訴邦德,他在調查的人是米洛斯·哥倫布(Milos Columbo)的手下。[23]

邦德在意大利的聯絡人被謀殺,線索指向哥倫布,邦德也被其手下所擒。但哥倫布卻告知邦德的聯絡人其實是克里斯塔托斯的手下,而克里斯塔托斯則是克格勃派來尋找自動瞄準進攻通訊系統的人。邦德和美琳娜找到了自動瞄準進攻通訊系統,但隨即被克里斯塔托斯抓到。兩人成功逃脫並跟蹤對方到達希臘,邦德成功殺死了克里斯塔托斯並毀掉了儀器。[23]

《鐵金剛勇破爆炸黨》(1983年)

[編輯]

英國秘密局特工009在東柏林被謀殺,屍體打扮成一個馬戲團小丑,身上還帶有一個假的法貝熱彩蛋。邦德在一個拍賣會上看到了一枚一模一樣的蛋,其買主是一位流亡的阿富汗王子卡瑪爾·卡漢(Kamal Khan)。卡漢正與叛變蘇聯將軍奧洛夫(Orlov)合作,此人正試圖將蘇聯的邊界擴展到歐洲境內而廣大的地區。邦德認識了八爪女(Octopussy),一個章魚崇拜組織的女領袖,非常富裕。邦德發現奧洛夫將蘇聯的許多無價之寶提供給卡漢,再以仿製品充數,而可漢則通過八爪女的馬戲團將這些珍寶走私到西方國家。[24]

邦德潛入馬戲團,發現奧洛夫用一顆核彈頭替換掉那些蘇聯財寶。準備將其在西德的一個美國空軍基地中引爆,這樣,由於核彈頭是美國的,因此會被認為是一起事故,從而導致柏林的邊界向蘇聯敞開,並且西方國家也會開始裁減軍備,更有利用蘇聯的大舉入侵。邦德關閉了核彈頭並返回印度,對卡漢的宮殿展開進攻。[24]

《鐵金剛勇戰大狂魔》(1985年)

[編輯]

百萬富翁實業家麥克斯·佐林(Max Zorin)試圖霸占全世界的微型芯片市場,邦德對其展開調查。他發現佐林曾受到克格勃的訓練和資助,但如今已經叛變。佐林向一群投資商透露自己的計劃是徹底擊敗硅谷,從而在微型芯片製造領域獲得絕對壟斷地位。[25]

邦德發現佐林真正的計劃是引爆深埋地下接近海伍德斷層(Hayward Fault)和聖安德烈亞斯斷層的炸藥,這將引發大範圍的洪水。並且還埋有一個更大的炸彈,這將導致兩個斷層同時移動,引發更加嚴重的地質災害。邦德成功毀掉了炸彈,並在隨後殺死了佐林。[25]

蒂莫西·道爾頓在兩部詹姆斯·邦德系列電影中扮演男主角

《鐵金剛大戰特務飛龍》(1987年)

[編輯]

克格勃的格奧爾基·科斯可夫將軍(General Georgi Koskov)決意叛逃,一個克格勃的女狙擊手凱拉·米洛芙(Kara Milovy))受命來除掉他,但邦德打傷了她,救了科斯可夫。他隨後從科斯可夫口中了解到,克格勃的一個旨在處決特工的老政策已經被新的負責人普希金將軍(General Leonid Pushkin))重新啟動,科斯可夫隨後從避難屋中被綁架,邦德受命殺死普希金。[26]

邦德找到了米洛芙,原來她竟是科斯可夫的女友,所謂的叛逃只是一場騙局。隨後邦德還發現科斯可夫是軍火交易商布拉德·懷特克(Brad Whitaker)的朋友。邦德見到了普希金,告知了相關情況並得到對方同意後,邦德偽造了普希金的死亡並展開調查,發現科斯可夫和懷特克陰謀侵吞克格勃的經費用來購買鑽石,然後再用鑽石來購買毒品。邦德展開行動,毀掉了科斯可夫購買的毒品並殺死了懷特克,而科斯可夫也隨後被普希金拘捕。[26]

《鐵金剛勇戰殺人狂魔》(1989年)

[編輯]

邦德幫助朋友費利克斯·萊特(Felix Leiter)抓捕大毒梟弗朗茲·桑切茲(Franz Sanchez),但後者成功逃脫,還殺了萊特的妻子,致使萊特殘廢。邦德發誓要報仇,但接到M的命令返回工作崗位。邦德拒絕服從,於是M廢除了他的殺人執照,導致邦德名義上成了一名叛徒,不過這些都是表面文章,他私下了獲得了Q的幫助。[27]

邦德來到桑切茲的老巢並混入其雇員中,然後成功引起了桑切茲對自己部分手下的懷疑。當邦德成功進入桑切茲的大本營和毒品精煉廠時,他被一名手下認出而俘虜。但之後邦德成功逃出,炸毀了毒品精煉廠,成功追上桑切茲並殺死了他。[27]

皮爾斯·布魯斯南共主演了4部詹姆斯·邦德系列電影

《新鐵金剛之金眼睛》(1995年)

[編輯]

1986年,邦德與006號特工亞歷克·崔維連(Alec Trevelyan)潛入一家非法的蘇聯化學武器設施並安放了引爆裝置。崔維連被槍打中,邦德成功脫身,設施也隨後被炸毀。9年後,邦德發現一個犯罪團伙盜取了一架可以承受電磁脈衝的虎式直升機原型機,該團伙利用這架直升機盜取黃金眼雙衛星武器系統的控制光盤,再用黃金眼發出的電磁脈衝摧毀了一幢大樓,現場只有程序員娜塔婭·西蒙諾瓦(Natalya Simonova)一人倖存。[28]

邦德對這一事件展開調查並來到俄羅斯,在這裡找到了西蒙諾瓦,然後得知原來崔維連並沒有死,他精心策劃偽造了自己的死亡,並且正是這個犯罪團伙的首腦。西蒙諾瓦利用自己的計算機技巧找到線索,兩人一起前往古巴並找到了崔維連,原來他計劃先偷走英格蘭銀行的錢,再利用黃金眼抹去其財務記錄,從而隱瞞這起竊盜案,摧毀英國的經濟。邦德與西蒙諾瓦摧毀了衛星設施,並在這一過程中殺死了崔維連及其同夥。[28]

《新鐵金剛之明日帝國》(1997年)

[編輯]

一艘英國軍艦在中國南海沉沒,邦德對其進行調查。軍艦沉沒時還有一架中國空軍戰鬥機被擊落,因此中國特工林慧也受政府之命進行追查。兩人都查到了媒體大亨艾略特·卡弗(Elliot Carver)的傳媒集團,兩人相遇後同意合作。[29]

邦德和林慧發現卡弗之前從黑市上購買了了一個全球定位系統編碼器。他利用這個編碼器擾亂了英國軍艦的全球定位系統,導致其侵入中國領海而不自知。然後再由自己的隱形潛艇擊沉軍艦,還用導彈打下中國的戰鬥機,再利用自己的媒體網絡從中煽風點火,試圖挑起兩國的戰爭。邦德和林慧成功打入了卡弗的軍艦,殺死了卡弗和他的爪牙,避免了兩個大國之間的軍事衝突。[29]

《新鐵金剛之黑日危機》(1999年)

[編輯]

邦德幫助上司M的朋友,英國石油大亨羅伯特·金爵士(Sir Robert King)找回了一筆錢,但沒想到錢中藏有誘殺裝置而導致金被殺。邦德通過錢的線索找到了一位曾經是克格勃特工但如今已變成恐怖分子的雷納德(Renard)),此人之前還曾綁架過金的女兒艾莉卡(Elektra)。秘密情報局相信雷納德會再次試圖綁架艾莉卡,而且派邦德對其加以保護,兩人也隨後遭到襲擊。[30]

邦德發現艾莉卡身邊的安全主管大衛多夫(Davidov)是雷諾德的盟友,於是殺死了對方並根據找到的線索到達哈薩克斯坦境內的一個俄羅斯洲際彈道飛彈基地。邦德假扮成一名俄國核科學家,見到了美國核物理學家克麗斯瑪斯·瓊斯(Christmas Jones)。兩人發現雷納德從一個核彈中取出了一半的武器級全球定位系統定位器再將之引爆。艾莉卡相信邦德已經被殺於是綁架了M,原來之前被雷諾德綁架的過程中她已經有了嚴重的斯特哥爾摩綜合症。但邦德並沒有死,他還發現艾莉卡計劃在伊斯坦堡的一個潛艇中引爆一顆核彈,來讓自己的原油運輸管道變得更加有利可圖。邦德設法救出M,殺死了艾莉卡並解除了潛艇上的核彈,最後殺死了雷諾茲。[30]

《新鐵金剛之不日殺機》(2002年)

[編輯]

邦德潛入北韓,對該國一名近期風頭日盛的年輕上校展開調查,此人通過非法走私非洲血鑽來獲取資金購買大量的武器。經過一場混戰,上校連車一起掉下瀑布,但邦德也被對方的父親,朝鮮人民軍的一位老將軍逮捕,並在接下來的14個月時間裡受到嚴刑拷打。之後西方政府安排囚犯交換換回了邦德。秘密情報局安排邦德先休假一段時間,但他並不打算如此,而是來到香港,決定尋找線索把為交換自己而釋放的趙再抓回來。他根據線索在一個基因臨床診所找到了趙,這裡可以通過基因重組改變病人的外形。這一次趙雖然成功逃離,但邦德已經找到了新的線索與英國億萬富翁古斯塔夫·格雷夫斯(Gustav Graves)聯繫起來。[31]

格雷夫斯控制了一顆衛星,可以將太陽能集中到一塊很小的區域來形成極高的溫度。邦德還發現原來此人就是之前掉下懸崖的上校,他不但沒有死,而且通過基因工程改頭換面成了一個英國人。而且他計劃利用這一顆衛星將陽光集中到朝韓非軍事區,這樣不但可以徹底破壞邊境上的一切防禦設施,令朝鮮人民軍再次入侵南韓,而且可以直接對駐韓美軍甚至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給予致命的打擊。邦德成功地解除了衛星的威脅,制止了朝鮮的軍事入侵並殺死了格雷夫斯。[31]

最新一任扮演者丹尼爾·克雷格共主演了5部詹姆斯·邦德系列電影

《007首部曲:皇家夜總會》(2006年)

[編輯]

本片從情節上屬於這一系列電影的前傳,以邦德通過考驗贏得00級別特工頭銜開始。他受命調查恐怖組織的資金來源,找到並殺死了一個製作炸彈的人後取走了他的移動電話。通過電話中的線索邦德找到了亞歷克斯·迪米崔奧斯(Alex Dimitrios),然後再找到投資商拉·齊方(Le Chiffre)。此人的生財之道是操作戰爭資金,進行恐怖襲擊讓一些成功企業股價大跌然後賣空獲利。邦德阻止了其炸毀一架飛機的陰謀令其蒙受了巨大的損失,拉·齊方由於欠下巨債而不得不孤注一擲,在皇家賭場舉行一場高額賭局。邦德決定參加賭局,擊敗拉·齊方令其一蹶不振,英國財政部也派出一位叫琳德的女子進行協助。[32]

邦德在牌桌上贏了拉·齊方,但賭局結束後琳德就被後者綁架,邦德也被抓住並被進行拷問,要求其交出所贏得的賭金。但拉·齊方由於先前的接連失敗,尚未逼問出賭金專屬銀行之帳號密碼,便遭其所屬組織槍殺清理門戶,邦德及琳德則意外生還獲救。

在兩人決意請辭,駕駛帆船恣意旅遊的途中,邦德被通知於賭局上所贏之賭金最終並無如期歸還英國財政部,邦德當下意識到琳德的不對勁,對其進行跟蹤。最終發現當日兩人能生還獲救,是由於琳德答應與拉·齊方所屬幕後組織進行金錢交涉換取邦德活命,琳德最終亦自絕葬身水中,最後鏡頭為邦德循線找到拉·齊方所屬幕後組織打算進行報復。[32]

《007:大破量子危機》(2008年)

[編輯]

M和邦德一起對之前抓獲的懷特(Mr. White)進行審問,試圖了解其服務的組織「量子」。但M在現場的保鏢米歇爾(Mitchell)竟是個雙重間諜,他向M開槍後逃跑,邦德隨後進行追殺,而懷特成功趁亂逃跑。邦德殺死了米歇爾,根據線索來到海地,並聯繫到了環保主義者多明尼克·格林(Dominic Greene)的頭上。[33]

邦德發現了格林和一位流亡玻利維亞將軍莫德拉諾(Medrano)的陰謀,先扶持起後者在該國的獨裁統治,然後「量子」將獲得在其境內壟斷水供應的特權。邦德查明「量子」在破壞玻利維亞的水資源供應來提高價格,他攻擊了格林和莫德拉諾所住的酒店,最後把格林留在一大片沙漠之中,手上只有一小瓶的機油而無水可喝。[33]

《007:大破天幕殺機》(2012年)

[編輯]

伊斯坦布爾執行一次任務的過程中,邦德被子彈打中胸口,從火車頂上跌落到上百英尺下的湖中失蹤,並被推斷已經死亡。這一事件導致一些政府官員開始質疑M的領導能力,使她陷入沒完沒了的聽證會和質詢中。連秘密情報局總部也遭到了恐怖襲擊。邦德返回倫敦並對事態進行收拾,他找到了這一切的幕後主謀,秘密情報局的前任頂級特工拉烏爾·席爾瓦(Raoul Silva)。席爾瓦制訂了一套詳細且周密的計劃找M報仇,邦德於是帶她到自己祖傳下來的老家天幕莊園並設置陷阱和防禦設施。席爾瓦帶領大隊人馬發動了大規模進攻,最後都死在邦德等人手中,但M也已經受了致命重傷。[34]

《007:惡魔四伏》(2015年)

[編輯]

秘密情報局在《007:大破天幕殺機》中受到席爾瓦的攻擊,之後發生的一系列事件令詹姆斯·邦德開始與人稱魔鬼黨的邪惡組織直接對抗。M去世後,加雷思·馬洛里(Gareth Mallory)繼任,他繼續與對秘密情報局的未來構成威脅的政治壓力作鬥爭。為了追查線索,邦德輾轉墨西哥、奧地利和摩洛哥,他被捲入過去敵人的對抗,而且這個敵人還知曉一個非常危險的秘密,這個秘密將迫使邦德對自己曾經拼死保護的價值產生質疑。[35][36][37]

《007:生死交戰》(2021年)

[編輯]

龐德在牙買加過著退休生活時,雷特找上他請求協助,希望龐德拯救一名被綁架的科學家,但過程中,龐德面臨他從未見過的龐大威脅[38]

票房

[編輯]

在《007:大破天幕殺機》發行以前,Eon製作的邦德電影就已經收入了近50億美元,是所有系列電影中票房第三高的,僅次於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和漫威電影宇宙系列電影[5]。如果按2005年的通貨膨脹計算,至《新鐵金剛之量子殺機》為止,邦德電影的收入就已超過100億美元[39]:428-429

片名 年份 男主角 導演 票房 預算 男主角片酬 票房 預算 男主角片酬
實際收入(單位:百萬美元)[39]:428-429 按2005年通貨膨脹計算(單位:百萬美元)[39]:428-429
鐵金剛勇破神秘島 1962 肖恩·康納利 特倫斯·揚 59.5 1.1 0.1 448.8 7.0 0.6
鐵金剛勇破間諜網 1963 肖恩·康納利 特倫斯·揚 78.9 2.0 0.3 543.8 12.6 1.6
鐵金剛大戰金手指 1964 肖恩·康納利 蓋·漢彌爾頓 124.9 3.0 0.5 820.4 18.6 3.2
鐵金剛勇戰魔鬼黨 1965 肖恩·康納利 特倫斯·揚 141.2 6.8 0.8 848.1 41.9 4.7
鐵金剛勇破火箭嶺 1967 肖恩·康納利 劉易斯·吉爾伯特 101.0 10.3 0.8(加25%的純版稅) 514.2 59.9 4.4(不包括參與利潤分配)
鐵金剛勇破雪山堡 1969 佐治·拉辛比 彼特·R·亨特 64.6 7.0 0.1 291.5 37.3 0.6
鐵金剛勇破鑽石黨 1971 肖恩·康納利 蓋·漢彌爾頓 116.0 7.2 1.2(加票房的12.5%) 442.5 34.7 5.8(不包括參與利潤分配)
鐵金剛勇破黑魔黨 1973 羅傑·摩爾 蓋·漢彌爾頓 126.4 7.0 0.18[40]:266 460.3 30.8 0.8
鐵金剛大戰金槍客 1974 羅傑·摩爾 蓋·漢彌爾頓 98.5 7.0 未知 334.0 27.7 不適用
鐵金剛勇破海底城 1977 羅傑·摩爾 劉易斯·吉爾伯特 185.4 14.0 未知 533.0 45.1 不適用
鐵金剛勇破太空城 1979 羅傑·摩爾 劉易斯·吉爾伯特 210.3 34.0 未知 535.0 91.5 不適用
鐵金剛勇破海龍幫 1981 羅傑·摩爾 約翰·格蘭 194.9 28.0 未知 449.4 60.2 不適用
鐵金剛勇破爆炸黨 1983 羅傑·摩爾 約翰·格蘭 183.7 27.5 4.0 373.8 53.9 7.8
鐵金剛勇戰大狂魔 1985 羅傑·摩爾 約翰·格蘭 152.4 30.0 5.0 275.2 54.5 9.1
鐵金剛大戰特務飛龍 1987 蒂莫西·道爾頓 約翰·格蘭 191.2 40.0 3.0 313.5 68.8 5.2
鐵金剛勇戰殺人狂魔 1989 蒂莫西·道爾頓 約翰·格蘭 156.2 36.0 5.0 250.9 56.7 7.9
新鐵金剛之金眼睛 1995 皮爾斯·布魯斯南 馬丁·坎貝爾 351.9 60.0 4.0 518.5 76.9 5.1
新鐵金剛之明日帝國 1997 皮爾斯·布魯斯南 羅傑·斯波蒂伍德 338.9 110.0 8.2 463.2 133.9 10.0
新鐵金剛之黑日危機 1999 皮爾斯·布魯斯南 邁克爾·艾普特 361.8 135.0 12.4 439.5 158.3 13.5
新鐵金剛之不日殺機 2002 皮爾斯·布魯斯南 李·塔瑪霍瑞 431.9 142.0 16.5 465.4 154.2 17.9
007首部曲:皇家夜總會 2006 丹尼爾·克雷格 馬丁·坎貝爾 606.0[41] 150.0 3.4 587.2 145.3 3.3
新鐵金剛之量子殺機 2008 丹尼爾·克雷格 馬克·福斯特 589.6[42] 200.0 8.9 535.0 181.4 8.1
007:大破天幕殺機 2012 丹尼爾·克雷格 薩姆·門德斯 1108.6[43] 150.0[44][45]–200.0[43] 17.0[46] 943.5 158.1 14.5
007:惡魔四伏 2015 丹尼爾·克雷格 薩姆·門德斯 880.7[47] 245.0–250.0[48][49][50][51] 39.0[52] 725.5 201.8–205.9 32.1
007:生死交戰 2021 丹尼爾·克雷格 凱瑞·福永 771.2[53] 250.0–301.0[54][55] 25.0[56] 556.0 189.0–226.0 21.3
合 計 7,626 1,4531,508 不適用 12,668 2,061–2,144 不適用
按2023年通貨膨脹計算 19,763 3,215–3,345 不適用
  • 不計算重映票房
  • 如無特別說明,所有票房數據的單位均是100萬美元;
  • 如無特別標註,所有數據均取自《George Lucas's Blockbusting》一書[39]:428-429。其餘數據的通貨膨脹將根據消費者物價指數進行換算[57]

專業評價和榮譽

[編輯]

自誕生以來,詹姆斯·邦德系列電影已經贏得過多個電影獎項的提名,其中許多電影都有獲獎,包括英國電影學院獎金球獎奧斯卡金像獎。此外,製片人艾伯特·布洛克里贏得過一座歐文·G·托爾伯格紀念獎[58]

片名 年代 男主角 爛蕃茄新鮮度 Metacritic CinemaScore 獎項
鐵金剛勇破神秘島 1962 肖恩·康納利 98%(47篇文章)[59] 78(8篇文章)[60] 不適用 獲金球獎年度女新人獎[61]
鐵金剛勇破間諜網 1963 肖恩·康納利 96%(48篇文章)[62] 83(18篇文章)[63] 不適用 獲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彩色片攝影獎[64]
提名金球獎最佳原創歌曲獎[65]
鐵金剛大戰金手指 1964 肖恩·康納利 96%(56篇文章)[66] 87(12篇文章)[67] 不適用 第37屆奧斯卡最佳音效剪輯獎[68]
提名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彩色片藝術指導獎[69]
鐵金剛勇戰魔鬼黨 1965 肖恩·康納利 85%(39篇評論)[70] 64(9篇文章)[71] 不適用 第38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72]
提名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彩色片藝術指導獎[73]
鐵金剛勇破火箭嶺 1967 肖恩·康納利 71%(38篇文章)[74] 61(14篇文章)[75] 不適用 提名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彩色片藝術指導獎[76]
鐵金剛勇破雪山堡 1969 佐治·拉辛比 81%(43篇文章)[77] 61(12篇文章)[78] 不適用 提名金球獎最佳年度男新人獎[79]
鐵金剛勇破鑽石黨 1971 肖恩·康納利 65%(40篇文章)[80] 59(11篇文章)[81] 不適用 提名第44屆奧斯卡最佳音效獎[82]
鐵金剛勇破黑魔黨 1973 羅傑·摩爾 66%(41篇文章)[83] 55(9篇文章)[84] 不適用 提名第46屆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85]
鐵金剛大戰金槍客 1974 羅傑·摩爾 46%(37篇文章)[86] 43(11篇文章)[87] 不適用
鐵金剛勇破海底城 1977 羅傑·摩爾 78%(41篇評論)[88] 55(12篇文章)[89] 不適用 提名第50屆奧斯卡最佳原創配樂原創歌曲藝術指導獎[90]
提名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藝術指導獎和安東尼·阿斯奎斯獎[91]
提名金球獎最佳原創歌曲獎和原創配樂獎[92]
鐵金剛勇破太空城 1979 羅傑·摩爾 62%(39篇文章)[93] 66(13篇文章)[94] 不適用 提名第52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95]
鐵金剛勇破海龍幫 1981 羅傑·摩爾 73%(40篇文章)[96] 54(12篇文章)[97] 不適用 提名第54屆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6]
提名金球獎最佳原創歌曲獎[98]
鐵金剛勇破爆炸黨 1983 羅傑·摩爾 42%(36篇文章)[99] 63(14篇文章)[100] 不適用
鐵金剛勇戰大狂魔 1985 羅傑·摩爾 36%(45篇文章)[101] 40(20篇文章)[102] 不適用 提名金球獎最佳原創歌曲獎[103]
鐵金剛大戰特務飛龍 1987 蒂莫西·道爾頓 76%(37篇文章)[104] 60(18篇文章)[105] A[106]
鐵金剛勇戰殺人狂魔 1989 蒂莫西·道爾頓 76%(49篇文章)[107] 58(25篇文章)[108] B+[106]
新鐵金剛之金眼睛 1995 皮爾斯·布魯斯南 82%(50篇文章)[109] 65(18篇文章)[110] A-[106] 提名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音效獎和視覺效果獎[111]
新鐵金剛之明日帝國 1997 皮爾斯·布魯斯南 57%(63篇文章)[112] 56(21篇文章)[113] A-[106] 提名金球獎最佳原創歌曲獎[114]
新鐵金剛之黑日危機 1999 皮爾斯·布魯斯南 51%(121篇文章)[115] 59(33篇文章)[116] B+[106]
新鐵金剛之不日殺機 2002 皮爾斯·布魯斯南 57%(198篇文章)[117] 56(37篇文章)[118] A-[106] 提名金球獎最佳原創歌曲獎[119]
007首部曲:皇家夜總會 2006 丹尼爾·克雷格 95%(222篇文章)[120] 81(38篇文章)[121] A-[106] 提名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男主角、視覺效果、改編劇本、藝術指導、音效、剪輯、攝影、電影音樂[122]
新鐵金剛之量子殺機 2008 丹尼爾·克雷格 65%(244篇文章)[123] 58(38篇文章)[124] B-[106] 提名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音效、視覺效果獎[125]
007:大破天幕殺機 2012 丹尼爾·克雷格 92%(296篇文章)[126] 81(43篇文章)[127] A[106] 第85屆奧斯卡最佳音效剪輯原創歌曲獎,另有攝影、音效、原創配樂三項提名[128]
第38屆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攝影獎[129][130]
第70屆金球獎最佳原創歌曲獎[131]
第66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英國電影、電影音樂獎,另有攝影、藝術指導、男配角女配角、剪輯、音效獎提名[132][133]
007:惡魔四伏 2015 丹尼爾·克雷格 64%(231篇文章)[134] 60(48篇文章)[135] A-[136] 第88屆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137]
007:生死交戰 2021 丹尼爾·克雷格 83%(415篇文章)[138] 68(66篇文章)[139] A-[140] 第94屆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另有音效、視覺效果提名[141]
獲金球獎最佳原創歌曲獎[142]

其它作品

[編輯]
大衛·尼文主演了詹姆斯·邦德系列電影的一部惡搞喜劇作品

《鐵金剛橫掃皇家賭場》(1967年)

[編輯]

已經退休的邦德又被請回來對付一個神秘的犯罪組織,並且由於M的去世而被提升為秘密情報局的主管。他招進了百家樂玩家艾弗琳·特倫伯(Evelyn Tremble)到牌桌上對付犯罪組織的代理人希弗里,後者由於挪用組織的資金而急需要錢來加以掩蓋。特倫伯阻止了希弗里在牌桌上使詐並在牌局中勝過了對方。希弗里隨後被抓,受到折磨後很快被殺。邦德發現一家賭場的地下是一個巨大的犯罪集團總部,他隨之進行調查。原來這個集團的頭部竟是邦德的侄子吉米,他計劃通過生物戰讓所有的女人變漂亮,並殺死所有比自己高大的男人,從而讓自己成為得到所有女人的「大男人」。邦德成功阻止了自己的侄子並炸掉了賭場。[143]

《鐵金剛勇奪巡航導彈》(1983年)

[編輯]

一架裝有兩枚帶激活核彈頭巡航導彈的飛機被魔鬼黨劫持,邦德對之進行調查。他見到了飛行員的妹妹多米諾·佩塔奇(Domino Petachi)和她的情人馬克西米利·拉格(Maximillian Largo),後者是魔鬼黨的人。邦德跟隨兩人到達法國,並告知多米諾他的哥哥已經遇難。隨後邦德發現一位秘密情報局的同僚被另一位魔鬼黨特工法蒂瑪·布魯什(Fatima Blush)所殺,邦德殺死了對方。然後他與萊特試圖登上拉格的機動遊艇尋找核彈頭。邦德和多米諾被擒獲後帶到了拉格位於北非的行動總部,之後兩人成功脫身,並在拉格安放其中一顆核彈頭時成功殺死了他。[144]

票房

[編輯]
片名 年份 男主角 導演 票房 預算 男主角片酬 票房 預算 男主角片酬
實際收入(單位:百萬美元) 按2005年通貨膨脹計算(單位:百萬美元)
鐵金剛橫掃皇家賭場 1967 大衛·尼文 約翰·休斯頓等人 41.7[145] 8.0–11.0[146][147] 未知 244.2 46.9–64.4 不適用
鐵金剛勇奪巡航導彈 1983 肖恩·康納利 厄文·克什納 160.0[148] 36.0[149] 3.0[150]:154–5.0[149](不包括參與利潤分配) 313.7 70.6 5.9–9.8(不包括參與利潤分配)
  • 不計算重映票房
  • 如無特別說明,所有票房數據的單位均是100萬美元;
  • 如無特別標註,所有數據的通貨膨脹均是根據消費者物價指數進行換算[57]

專業評價和榮譽

[編輯]
片名 年代 男主角 爛蕃茄新鮮度 Metacritic CinemaScore 獎項
鐵金剛橫掃皇家賭場 1962 大衛·尼文 26%(42篇文章)[151] 48(11篇文章)[152] 不適用 提名第40屆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
提名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彩色片服裝設計獎
鐵金剛勇奪巡航導彈 1983 肖恩·康納利 71%(55篇文章)[153] 68(15篇文章)[154] 不適用 提名金球獎最佳年度女配角獎

註解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Poliakoff, Keith. License to Copyright – The Ongoing Dispute Over the Ownership of James Bond. Cardozo Arts & Entertainment Law Journal (Benjamin N. Cardozo School of Law). 2000, 18: 387–436. 
  2. ^ Shprintz, Janet. Big Bond-holder. Variety. 1999-03-29 [2015-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27). Judge Rafeedie ... found that McClory's rights in the "Thunderball" material had reverted to the estate of Fleming 
  3. ^ 3.0 3.1 Chapman, James. Licence To Thrill: A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James Bond Films. London: I.B. Tauris. 2009. ISBN 978-1-84511-515-9. 
  4. ^ Judge M. Margaret McKeown. Danjaq et al. v. Sony Corporation et al (PDF). United States 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Ninth Circuit: 9. 2001-08-27 [2006-11-2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6-10-04). in 1962 ... Danjaq teamed up with United Artists to produce Bond films. 
  5. ^ 5.0 5.1 Movie Franchises. The Numbers. Nash Information Services. [2015-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26). 
  6. ^ 6.0 6.1 The 54th Academy Awards (1982) Nominees and Winners.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AMPAS). [2015-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7. ^ Balio, Tino. United Artists: The Company That Changed the Film Industry.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87: 255. ISBN 978-0-299-11440-4. 
  8. ^ Casino Royale (1967). Metro-Goldwyn-Mayer. [2011-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0). 
  9. ^ The Lost Bond. Total Film. Future Publishing. 2008-02-27 [2015-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1). 
  10. ^ Metro-Goldwyn-Mayer Inc. announces acquisition of Never Say Never Again James Bond assets (新聞稿). Metro-Goldwyn-Mayer. 1997-12-04 [2008-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05). 
  11. ^ Sterngold, James. Sony Pictures, in an accord with MGM, drops its plan to produce new James Bond films. The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1999-03-30 [2015-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5). 
  12. ^ 12.0 12.1 Terence Young (Director), Richard Maibaum, Johanna Harwood, Berkely Mather (writer). Dr. No (Motion picture). United States: United Artists. 1962. 
  13. ^ 13.0 13.1 Terence Young (Director), Richard Maibaum & Johanna Harwood (writer). From Russia with Love (Motion picture). United States: United Artists. 1963. 
  14. ^ 14.0 14.1 Guy Hamilton (Director), Richard Maibaum & Paul Dehn (writer). Goldfinger (Motion picture). United States: United Artists. 1964. 
  15. ^ Terence Young (Director), Richard Maibaum, John Hopkins, Kevin McClory, Jack Whittingham (writer). Thunderball (Motion picture). United States: United Artists. 1965. 
  16. ^ 16.0 16.1 Lewis Gilbert (Director), Roald Dahl & Harold Jack Bloom (writer). You Only Live Twice (Motion picture). United States: United Artists. 1967. 
  17. ^ 17.0 17.1 Peter R. Hunt (Director), Richard Maibaum & Simon Raven (writer). On Her Majesty's Secret Service (Motion picture). United States: United Artists. 1969. 
  18. ^ 18.0 18.1 Guy Hamilton (Director), Richard Maibaum & Tom Mankiewicz (writer). Diamonds Are Forever (Motion picture). United States: United Artists. 1971. 
  19. ^ 19.0 19.1 Guy Hamilton (Director), Tom Mankiewicz (writer). Live and Let Die (Motion picture). United States: United Artists. 1973. 
  20. ^ 20.0 20.1 Guy Hamilton (Director), Richard Maibaum & Tom Mankiewicz (writer). The Man with the Golden Gun (Motion picture). United States: United Artists. 1974. 
  21. ^ 21.0 21.1 Lewis Gilbert (Director), Christopher Wood & Richard Maibaum (writer). The Spy Who Loved Me (Motion picture). United States: United Artists. 1977. 
  22. ^ 22.0 22.1 Lewis Gilbert (Director), Christopher Wood (writer). Moonraker (Motion picture). United States: United Artists. 1979. 
  23. ^ 23.0 23.1 John Glen (Director), Michael G. Wilson & Richard Maibaum (writer). For Your Eyes Only (Motion picture). United States: United Artists. 1981. 
  24. ^ 24.0 24.1 John Glen (Director), George MacDonald Fraser & Michael G. Wilson & Richard Maibaum (writer). Octopussy (Motion picture). United States: MGM/UA Entertainment Company. 1983. 
  25. ^ 25.0 25.1 John Glen (Director), Michael G. Wilson & Richard Maibaum (writer). A View to a Kill (Motion picture). United States: MGM/UA Entertainment Company. 1985. 
  26. ^ 26.0 26.1 John Glen (Director), Richard Maibaum & Michael G. Wilson (writer). The Living Daylights (Motion picture). United States: MGM/UA Communications Co. 1987. 
  27. ^ 27.0 27.1 John Glen (Director), Richard Maibaum & Michael G. Wilson (writer). Licence to Kill (Motion picture). United States: MGM/UA Communications Co. &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1989. 
  28. ^ 28.0 28.1 Martin Campbell (Director), Jeffrey Caine, Bruce Feirstein & Michael France (writer). GoldenEye (Motion picture). United States: MGM/UA Distribution Company. 1995. 
  29. ^ 29.0 29.1 Roger Spottiswoode (Director), Bruce Feirstein (writer). Tomorrow Never Dies (Motion picture). United States: MGM/UA Distribution Company. 1997. 
  30. ^ 30.0 30.1 Michael Apted (Director), Neal Purvis, Robert Wade & Bruce Feirstein (writer). Tomorrow Never Dies (Motion picture). United States: Metro-Goldwyn-Mayer. 1999. 
  31. ^ 31.0 31.1 Lee Tamahori (Director), Neal Purvis & Robert Wade (writer). Die Another Day (Motion picture). United States: Metro-Goldwyn-Mayer. 2002. 
  32. ^ 32.0 32.1 Martin Campbell (Director), Neal Purvis, Robert Wade & Paul Haggis (writer). Casino Royale (Motion picture). United States: Metro-Goldwyn-Mayer & Columbia Pictures. 2006. 
  33. ^ 33.0 33.1 Marc Forster (Director), Neal Purvis, Robert Wade & Paul Haggis (writer). Quantum of Solace (Motion picture). United States: Metro-Goldwyn-Mayer & Columbia Pictures. 2008. 
  34. ^ Sam Mendes (Director), Neal Purvis, Robert Wade & John Logan (writer). Skyfall (Motion picture). United States: Metro-Goldwyn-Mayer & Columbia Pictures. 2012. 
  35. ^ Bond returns in Spectre. 007.com (Eon Productions). 2014-12-04 [2015-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6). 
  36. ^ Martin, William. 'SPECTRE': Poster and synopsis revealed for new Bond film. Cultbox. 2014-12-04 [2015-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6). 
  37. ^ Sam Mendes: Spectre about Bond's childhood. BBC Entertainment (BBC). 2015-02-27 [2015-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2). 
  38. ^ Bond 25 start of production. 007.com. 2019-04-25 [2019-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5). 
  39. ^ 39.0 39.1 39.2 39.3 Block, Alex Ben; Autrey Wilson, Lucy. George Lucas's Blockbusting: A Decade-by-Decade Survey of Timeless Movies Including Untold Secrets of Their Financial and Cultural Success. London: HarperCollins. 2010. ISBN 978-0-06-177889-6. 
  40. ^ Balio, Tino. '007' A License to Print Money. United Artists: The Company That Changed the Film Industry 2. Madison, WI: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87. ISBN 978-0-299-23013-5. 
  41. ^ Casino Royale (2006). Box Office Mojo. [6 October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6 October 2021). 
  42. ^ Quantum of Solace (2008). Box Office Mojo. IMDb. [12 October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8 October 2009). 
  43. ^ 43.0 43.1 Skyfall. Box Office Mojo. IMDb.com. [2015-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27). 
  44. ^ Sizemore, Charles. Bond Investing. James Bond Investing. Forbes. 2012-10-10 [2015-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1). 
  45. ^ Smith, Grady. Box office update: 'Skyfall' blazes past $100 million internationally. Entertainment Weekly. 2012-11-01 [2015-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2). 
  46. ^ Brooks, Richard. Craig in £31m deal to film two more Bonds. The Sunday Times (London). 2012-11-18: 4–5 [2022-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4). 需付費查閱
  47. ^ Spectre (2015). Box Office Mojo. [2016-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9). 
  48. ^ Pamela McClintock. Box-Office Preview: 'Spectre' and 'Peanuts Movie' to the Rescue.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5-11-04 [2015-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06). 
  49. ^ Anthony D'Alessandro. Spectre Now Targeting $73M to $74M Opening; The Peanuts Movie Cracking $40M-$45M – Updated. Deadline.com. 2015-11-07 [2015-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07). 
  50. ^ Brent Lang. Box Office: Spectre Needs to Make $650 Million to Break Even. Variety. 2015-11-04 [2015-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08). 
  51. ^ Ben Fritz. Spectre, The Peanuts Movie Give Box Office a Welcome Boost. The Wall Street Journals. 2015-11-08 [2015-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09). 
  52. ^ Alicia Adejobi. Spectre movie in numbers: Daniel Craig salary, film budget and James Bond theme tune sale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 2015-10-25 [2015-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5). 
  53. ^ No Time to Die (2021). Box Office Mojo. IMDb. [12 December 2021]. 
  54. ^ Ford, Rebecca. Bond Women: How Rising Stars Lashana Lynch and Ana de Armas Are Helping Modernize 007. The Hollywood Reporter. 6 November 2019 [27 Februar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 January 2020) (美國英語). 
  55. ^ Lang, Brent; Donnelly, Matt. Breaking Down MGM's Costly 'No Time to Die' Dilemma. Variety. 30 October 2020 [4 November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31 October 2020) (美國英語). 
  56. ^ Lang, Brent. Leonardo DiCaprio, Jennifer Lawrence and Other Star Salaries Revealed. Variety. 8 May 2018 [26 February 2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18 June 2018). 
  57. ^ 57.0 57.1 1634–1699: McCusker, J. J. How Much Is That in Real Money? A Historical Price Index for Use as a Deflator of Money Values in the Economy of the United States: Addenda et Corrigenda (PDF). American Antiquarian Society. 1997.  1700–1799: McCusker, J. J. How Much Is That in Real Money? A Historical Price Index for Use as a Deflator of Money Values in the Economy of the United States (PDF). American Antiquarian Society. 1992.  1800–present: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Minneapolis. Consumer Price Index (estimate) 1800–. [2024-02-29]. 
  58. ^ Academy Awards Database.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1). 
  59. ^ Dr. No (1962). Rotten Tomatoes. Flixster, Inc.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6). 
  60. ^ Dr. No Reviews. Metacritic. [2021-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4). 
  61. ^ The 21st Annual Golden Globe Awards (1964). Hollywood Foreign Press Association. [2015-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8). 
  62. ^ From Russia with Love (1964). Rotten Tomatoes. Flixster, Inc.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2). 
  63. ^ From Russia with Love Reviews. Metacritic. [2021-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4). 
  64. ^ Film in 1964. BAFTA Awards Database. British Academy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rts. [2015-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08). 
  65. ^ The 22nd Annual Golden Globe Awards (1965). Hollywood Foreign Press Association. [2015-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8). 
  66. ^ Goldfinger (1964). Rotten Tomatoes. Flixster, Inc.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6). 
  67. ^ Goldfinger Reviews. Metacritic. [2021-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4). 
  68. ^ The 37th Academy Awards (1965) Nominees and Winners.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AMPAS). [2015-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69. ^ Film in 1965. AFTA Awards Database. British Academy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rts.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08). 
  70. ^ Thunderball (1965). Rotten Tomatoes. Flixster, Inc.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8). 
  71. ^ Thunderball Reviews. Metacritic. [2021-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72. ^ The 38th Academy Awards (1966) Nominees and Winners.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AMPAS). [2015-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73. ^ Film in 1966. BAFTA Awards Database. British Academy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rts.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08). 
  74. ^ You Only Live Twice (1967). Rotten Tomatoes. Flixster, Inc.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22). 
  75. ^ You Only Live Twice Reviews. Metacritic. [2021-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4). 
  76. ^ BAFTA Awards 1967. BAFTA Awards Database. British Academy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rts.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08). 
  77. ^ On Her Majesty's Secret Service (1969). Rotten Tomatoes. Flixster, Inc.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23). 
  78. ^ On Her Majesty's Secret Service Reviews. Metacritic. [2021-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4). 
  79. ^ The 27th Annual Golden Globe Awards (1970). Hollywood Foreign Press Association. [2015-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8). 
  80. ^ Diamonds Are Forever (1971). Rotten Tomatoes. Flixster, Inc.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6). 
  81. ^ Diamonds Are Forever Reviews. Metacritic. [2021-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4). 
  82. ^ The 44th Academy Awards (1972) Nominees and Winners.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AMPAS). [2015-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83. ^ Live and Let Die (1973). Rotten Tomatoes. Flixster, Inc.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2). 
  84. ^ Live and Let Die Reviews. Metacritic. [2021-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4). 
  85. ^ The 46th Academy Awards (1974) Nominees and Winners.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AMPAS). [2015-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86. ^ The Man with the Golden Gun (1974). Rotten Tomatoes. Flixster, Inc.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2). 
  87. ^ The Man with the Golden Gun Reviews. Metacritic. [2021-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4). 
  88. ^ The Spy Who Loved Me (1977). Rotten Tomatoes. Flixster, Inc. [2015-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2). 
  89. ^ The Spy Who Loved Me Reviews. Metacritic. [2021-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4). 
  90. ^ The 50th Academy Awards (1978) Nominees and Winners.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AMPAS). [2015-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91. ^ Film in 1978. BAFTA Awards Database. British Academy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rts.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09). 
  92. ^ The 35th Annual Golden Globe Awards (1978). Hollywood Foreign Press Association. [2015-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8). 
  93. ^ Moonraker (1979). Rotten Tomatoes. Flixster, Inc.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2). 
  94. ^ Moonraker Reviews. Metacritic. [2021-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4). 
  95. ^ The 52nd Academy Awards (1980) Nominees and Winners.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AMPAS). [2015-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96. ^ For Your Eyes Only (1981). Rotten Tomatoes. Flixster, Inc.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2). 
  97. ^ For Your Eyes Only Reviews. Metacritic. [2021-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4). 
  98. ^ The 39th Annual Golden Globe Awards (1982). Hollywood Foreign Press Association.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8). 
  99. ^ Octopussy (1983). Rotten Tomatoes. Flixster, Inc.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2). 
  100. ^ Octopussy Reviews. Metacritic. [2021-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4). 
  101. ^ A View to a Kill (1985). Rotten Tomatoes. Flixster, Inc.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2). 
  102. ^ A View to a Kill Reviews. Metacritic. [2021-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31). 
  103. ^ The 43rd Annual Golden Globe Awards (1986). Hollywood Foreign Press Association. [2016-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8). 
  104. ^ The Living Daylights (1987). Rotten Tomatoes. Flixster, Inc.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6). 
  105. ^ The Living Daylights Reviews. Metacritic. [2021-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106. ^ 106.0 106.1 106.2 106.3 106.4 106.5 106.6 106.7 106.8 CinemaScore. cinemascore.com. [2015-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19). 
  107. ^ Licence to Kill (1989). Rotten Tomatoes. Flixster, Inc.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3). 
  108. ^ Licence to Kill Reviews. Metacritic. [2021-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4). 
  109. ^ GoldenEye (1995). Rotten Tomatoes. Flixster, Inc.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2). 
  110. ^ GoldenEye. Metacritic. CBS Interactive Inc.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9). 
  111. ^ Film in 1996. BAFTA Awards Database. British Academy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rts.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1). 
  112. ^ Tomorrow Never Dies (1997). Rotten Tomatoes. Flixster, Inc.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2). 
  113. ^ Tomorrow Never Dies. Metacritic. CBS Interactive Inc.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17). 
  114. ^ The 55th Annual Golden Globe Awards (1998). Hollywood Foreign Press Association. [2015-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8). 
  115. ^ The World Is Not Enough (1999). Rotten Tomatoes. Flixster, Inc.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2). 
  116. ^ The World Is Not Enough. Metacritic. CBS Interactive Inc.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17). 
  117. ^ Die Another Day (2002). Rotten Tomatoes. Flixster, Inc.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2). 
  118. ^ Die Another Day (2002). Metacritic. CBS Interactive Inc.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2). 
  119. ^ The 60th Annual Golden Globe Awards (2003). Hollywood Foreign Press Association. [2015-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29). 
  120. ^ Casino Royale (2006). Rotten Tomatoes. Flixster, Inc.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2). 
  121. ^ Casino Royale. Metacritic. CBS Interactive Inc.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8). 
  122. ^ Film in 2007. BAFTA Awards Database. British Academy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rts.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1). 
  123. ^ Quantum of Solace (2008). Rotten Tomatoes. Flixster, Inc.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2). 
  124. ^ Quantum of Solace. Metacritic. CBS Interactive Inc.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6). 
  125. ^ Film in 2009. BAFTA Awards Database. British Academy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rts.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27). 
  126. ^ Skyfall (2012). Rotten Tomatoes. Flixster, Inc. [2014-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2). 
  127. ^ Skyfall. Metacritic. CBS Interactive Inc.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06). 
  128. ^ The 85th Academy Awards (2013) Nominees and Winners.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AMPAS). [2015-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129. ^ 38TH ANNUAL LOS ANGELES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Los Angeles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0). 
  130. ^ LA Film Critics Vote Michael Haneke's 'Amour' Best Pic, Paul Thomas Anderson Best Director For 'The Master'. 2012-12-09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3). 
  131. ^ The 70th Annual Golden Globe Awards (2013). Hollywood Foreign Press Association. [2015-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0). 
  132. ^ Bafta Film Awards 2013: The winners. BBCNews. 2013-02-10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25). 
  133. ^ Film in 2013. BAFTA Awards Database. British Academy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rts.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28). 
  134. ^ Spectre (2015). Rotten Tomatoes. [2015-1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28). 
  135. ^ Spectre Reviews. Metacritic. [2015-1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06). 
  136. ^ CinemaScore. www.cinemascore.com. [2015-1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19). 
  137. ^ The 88th Academy Awards (2016) Nominees and Winners.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AMPAS). [2015-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5). 
  138. ^ NO TIME TO DIE (2021). Rotten Tomatoes. [2022-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30). 
  139. ^ No Time to Die Reviews. Metacritic. [2022-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30). 
  140. ^ D'Alessandro, Anthony. 'No Time To Die' Now Seeing $60M+ Over 4-Day Holiday – Monday Update. Deadline Hollywood. 2021-10-11 [2021-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9). 
  141. ^ The 94th Academy Awards | 2022.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2022-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5). 
  142. ^ Winners & Nominees 2022. www.goldenglobes.com. [2022-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03) (英語). 
  143. ^ Ken Hughes, John Huston, Joseph McGrath, Robert Parrish, Val Guest & Richard Talmadge (Director), Wolf Mankowitz, John Law & Michael Sayers (writer). Casino Royale (Motion picture). United States: Columbia Pictures. 1967. 
  144. ^ Irvin Kershner (Director), Lorenzo Semple Jr., Kevin McClory & Jack Whittingham (writer). Never Say Never Again (Motion picture). United States: Warner Bros. 1983. 
  145. ^ Casino Royal (1967). The Numbers. [12 October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5 June 2019). 
  146. ^ 美國電影學會目錄英語AFI Catalog of Feature Films上的《鐵金剛橫掃皇家賭場(英文)
  147. ^ Canby, Vincent. 007 To Multiply in 'Casino Royale'需要付費訂閱. The New York Times. 5 October 1966: 38 [2024-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0-08). 
  148. ^ Never Say Never Again (1983). The Numbers. [12 October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4 August 2019). 
  149. ^ 149.0 149.1 美國電影學會目錄英語AFI Catalog of Feature Films上的《鐵金剛勇奪巡航導彈(英文)
  150. ^ Barnes, Alan; Hearn, Marcus. Kiss Kiss Bang! Bang!: the Unofficial James Bond Film Companion. London: Batsford Books. 2001. ISBN 978-0-7134-8182-2. 
  151. ^ Casino Royale (1967). Rotten Tomatoes. [29 September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6 April 2015). 
  152. ^ Casino Royale (1967) Reviews. Metacritic. [29 September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16 April 2022). 
  153. ^ Never Say Never Again (1983). Rotten Tomatoes. [29 September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 February 2022). 
  154. ^ Never Say Never Again Reviews. Metacritic. [29 September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 December 2021).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