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學中源說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西學中源說,是一種學說,指西方的文明或科學文化源於中國古代[1],興起於明清之際西學東漸時,至晚清,西學大規模進入中國,此說再次盛行[2]

歷史[編輯]

明朝後期,隨着天主教傳教士來華,傳入了西方學術。圍繞着「西學」及「中學」,產生了種種爭論。西學中源說即是其中一種。

明末中國文人對外界較為無知,嚴防夷夏之辨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為了有利於傳教,不僅以中國儒家經典佐證基督教教義,也提出西方科學和中國上古科學的相通之處[3]。仰慕西學的中國學者也多附和此說法:李之藻便以曾子「天員地方」之說與西方地圓說相互印證、徐光啟指出西洋測量諸法與《周髀》和古《九章》中的「句股」、「測望」等方法略同、熊明遇也以為西學是「古神聖蚤有言之者」,並將《黃帝內經》中歧伯的「地在天中,大氣舉之」之說同西洋地圓說相提並論[3]

其中,熊明遇認為中西學說吻合,進而推斷西方天文學是從中國上古傳去,可能是西學中源說的最早提倡者[3]。此外,明末清初的學者方孔炤方以智方中通黃宗羲王夫之王錫闡陳藎謨、等均支持西學中源說,其中有提倡吸收西學的,也有黜拒西學的[3]

到了清初,中西學之爭頗為激烈,導致清初歷算學者(如楊光先)於西學的排斥和疑慮感較明末士人(如徐光啟等)遠有過之[4]。但康熙曆獄事件使康熙帝崇信西方天文學及數學,並曾向耶穌會士南懷仁白晉張誠等傳教士學習西學[5]。康熙的著作《三角形推算法論》,對於西學中源說的推廣起到過要作用[5]。經過康熙的提倡和梅文鼎的論述,西學中源說成為欽定的論點,影響於清代學術甚巨[5]

鴉片戰爭後,西學中源說在清末再次盛行,提倡變法的洋務派奕訢李鴻章郭嵩燾等都支持西學中源說[6]。此外,也有學者通過西學中源說來否認西學,堅持中學的正統地位[6]。此時期支持西學中源說的著作,有劉岳雲的《格物中法》和王仁俊的《格致古微》等[6]

影響[編輯]

有學說認為,中西文明碰撞以來,一部分主張學習西方的人,為了破除阻力,提出西學中源,把一切需要引進的西學都說成是中國古已有之,現在不過是「禮失求諸野」,不必大驚小怪,更不是離經叛道。[7][8][9] 持此觀點的學者認為,清初天文學家對於天主教持排斥心理,但又不可否認中國傳統歷算學已大為落後於西方數學[4]。在此背景下,清初的數學家們得益於「西學中源」思潮,得以學習西方數學知識,而不至於有數典忘祖的風險[4]

相反,也有學說認為,「西學中源說」阻礙了中國對西學新知識的吸收[4]。如阮元所編《疇人傳》因秉持「西學中源說」,對西方科學的理解和接受就出現了偏差[4]

西學中源說後來也被一些「阿Q」式的人用來搞狹隘民族主義的自吹自擂。[10][11]

參考條目[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明清之际“西学中源” – 国学网. 國學網. [2021-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1) (中文(中國大陸)). 
  2. ^ 李欣然. 中西异同视角下的“西学中源”说——兼论晚清“《格致古微》时代”的思想光谱. 《文史哲》. 2020年, (第4期): 第116-128頁. 
  3. ^ 3.0 3.1 3.2 3.3 王揚宗. 「西學中源說在明清之際的由來及其演變」《大陸雜誌》90.6 (1995): 39-45.
  4. ^ 4.0 4.1 4.2 4.3 4.4 楊念群. 反思西学东渐史的若干议题——从“单向文化传播论”到知识类型转变的现代性分析. 《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 2019年, (第3期). 
  5. ^ 5.0 5.1 5.2 王揚宗. 康熙、梅文鼎與「西學中源」說再商榷. 中華科技史學會會刊. 2006 年 12 月, (第十期). 
  6. ^ 6.0 6.1 6.2 張明悟. 刘岳云的“西学中源”论及其构建的科学知识体系——《格物中法》初探. 《自然科學史研究》. 2012年, 第 31 卷 (第 2 期): 152-166. 
  7. ^ 反“西學中源”何以反了自身?--理論-人民網. 人民網. [2021-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1). 
  8. ^ 中西异同视角下的“西学中源”说——兼论晚清“《格致古微》时代”的思想光谱_观点. 搜狐網. [2021-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4) (英語). 
  9. ^ 袁偉時當前中國民族主義逆流管窺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0. ^ 西学中源论:晚清知识分子的心理安慰剂. 網易. 2018-10-13 [2021-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2). 
  11. ^ “西学中源”说与晚清早期驻外使节的文化心态. 中國社會科學網. [2021-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4). 
  12. ^ 东学西传、西学东渐和中西融合-新华网. 新華網. [2021-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