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衍福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衍福寺,位於中國黑龍江省大慶市肇源縣民意鄉大廟村西側,原為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2001年修復後,改為漢傳佛教寺院。[1]

歷史[編輯]

衍福寺南臨嫩江,西靠新新湖。衍福寺始建於清朝初年,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擴建,廟名為「都布度貴扎爾拉古魯克奇」,漢譯為「廣福寺」,後來改譯為「衍福寺」,俗稱「金寺」。[1]

衍福寺原來由三組建築群構成。主體建築群在中間,其中最南端是影壁,其後依次是雙塔、山門殿、鐘鼓樓、左右側殿,大殿(經堂)、東西藏經樓、後殿。據傳,該寺鼎盛時期,有喇嘛300多人。每年農曆六月十五日,是該寺的經會日,寺內舉辦盛大的儀式,跳查瑪舞(俗稱跳鬼),祭敖包,並且舉辦摔跤、賽馬、射箭、打布魯等等活動,還向觀眾舍肉粥。[1]

1948年12月25日,因工作人員失職,大雄寶殿在火災中焚毀。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當地民眾搗毀了佛像,摧毀殿堂,將其改做糧庫。只有山門前的雙塔及影壁保留至今。雙塔及影壁成為黑龍江省文物保護單位[1][2]

2001年,釋靜真松原龍華寺率幾位小和尚來到此地,整修寺院,使該寺逐漸擴大規模,終於能夠正常開展宗教活動。[3]

建築[編輯]

衍福寺雙塔東、西並列,坐北朝南。雙塔為覆缽式塔,青磚砌成,兩塔距離32米,塔高15米,由塔基、塔身、塔剎組成。[1]

塔基分基台、基座兩部分。底部為基台,每邊長八米,高三米多,正方形。基台上方為基座,方形須彌式,四角有方形角柱支撐。基座四面刻有獅子、聚寶盆、寶珠等彩色的圖案,四周邊緣雕刻有蓮瓣等裝飾圖案。[1]

塔身的底部是階梯式台座,約高二米。東塔台座是圓形三級,西塔台座是方形四級。台座四周刻有梵文六字真言。台座上方為覆缽形白色塔身,約高四米,上有八隻獨角獸,口中各含彩色瓔珞。塔身南面各設一佛龕,東塔龕門周圍刻有雙龍,西塔龕門周圍刻有花草。據說,兩個佛龕內原來各藏本塔銅製鎦金模型,約高一尺多,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被本寺一位喇嘛盜走。[1]

塔剎高五米多,剎干為白色,下粗上細呈圓錐形,上有十三重相輪,每重相輪南北均雕有相同的五字梵文。剎干底部收斂,接底座。剎干頂端由寶珠,日、月、蓮瓣傘(又稱寶蓋)組成金頂,鏤刻花紋。寶蓋曾經丟失,1978年修繕時,補配了一對。剎干兩側自上至下,有兩條木製透雕蔓草紋飾圖案的支柱,為剎飾。[1]

山門前的影壁距離雙塔約27米。影壁高5米,長16米,寬大約1米,青磚磨縫砌成。影壁底部為束腰須彌座,座上為牆身。影壁中部池子四角帶有磚雕彩繪蔓草花紋;中央為圓形圖案,南面為「海馬朝雲」,北面為「二龍戲珠」。檐部為斜出六方頭承托桃檐,上出檐椽、飛椽,壁頂為硬山式,上鋪筒瓦。東西脊端各有一龍形鴟吻。[1]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衍福寺-大庆-黑龙江寺院,佛教导航,2012年09月21日. [2013年3月2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1月27日). 
  2. ^ 衍福寺简介,中国寺庙网,2010-12-8. [2013-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09). 
  3. ^ 双塔照壁,新浪,于2013-03-23查阅. [2013-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