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隕石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莫里隕石坑
月球軌道器4號拍攝的圖像
緯度37.11°N
經度39.69°E
直徑16.58公里
深度2.65公里
月面座標日出時321°
命名來源馬修·方丹·莫里
安東妮亞·莫里

莫里隕石坑(Maury)是位於月球正面夢湖東北部的一座小撞擊坑,約形成於11億年前的哥白尼紀[1],其名稱取自美國海軍天文台天文學家歷史學家海洋學家氣象學家地質學家馬修·方丹·莫里(1806年-1873年)和哈佛大學天文台天文學家、觀鳥者暨博物學家安東妮亞·莫里(1866年-1952年),1935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接受。

描述[編輯]

莫里隕石坑的周邊, 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
克萊門汀號拍攝的圖像

該隕坑西面是已被熔岩淹沒的衛星坑"莫里 C",西北及西北偏北面分別毗鄰格羅夫隕石坑威廉斯隕石坑刻普斯隕石坑富蘭克林環形山位於它的東北、西南則靠近已損毀的霍爾隕石坑[2]。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37°07′N 39°41′E / 37.11°N 39.69°E / 37.11; 39.69,直徑16.58公里[3],深約2.65公里[1]

莫里隕石坑是一座圓碗狀的撞擊坑,帶有一個平坦的小坑底,坑壁邊緣清晰完整,北側沿略顯平直。平整的內側壁分布有一些輻射條紋,反照率較周邊地形明顯更高。隕坑坑壁最大高出周邊地形620米[1],坑內坐落了數座小山丘,由於受空間風化的作用,坑底地表逐慚暗化。隕坑形態特徵隸屬於BIO 型(以該類隕石坑的典型代表—畢奧隕石坑所命名),並已被月球及行星觀測者協會(ALPO)列入《內側壁坡帶有深色輻射紋的撞擊坑列表》[4]

衛星隕石坑[編輯]

按慣例,最靠近莫里隕石坑的衛星坑將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它的中心點旁邊。

衛星坑圖
莫里 緯度 經度 直徑
A 36.0° N 41.8° E 21 公里
B 35.1° N 42.0° E 9 公里
C 37.0° N 38.6° E 28 公里
D 38.2° N 37.8° E 8 公里
J 39.1° N 40.1° E 6 公里
K 39.5° N 41.1° E 5 公里
L 40.3° N 42.5° E 4 公里
M 40.8° N 42.6° E 16 公里
N 40.4° N 41.9° E 17 公里
P 39.9° N 38.0° E 12 公里
T 40.0° N 43.3° E 3 公里
U 39.3° N 37.0° E 5 公里
  • 莫里隕石坑及衛星坑莫里 B被月球和行星觀測協會(ALPO)列入《帶有明亮射紋系統的撞擊坑列表》[5]

參引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
  2. ^ Crater Maury on the map LAC-27 (PDF). [2017-05-2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2-20). 
  3. ^ Direc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17-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9). 
  4. ^ List of craters with dark radial bands of the Association of Lunar and Planetary Astronomy(ALPO) (PDF). [2017-05-2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12-03). 
  5. ^ List of craters with a bright system of rays of the Association of Lunar and Planetary Astronomy (ALPO) (PDF). [2017-05-2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04). 

另請參閱[編輯]

  • Wood, Chuck. Little Peaks. Lunar Photo of the Day. August 22, 2007 [2007-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7).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