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水河 (寧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苦水河位與中國寧夏吳忠市境內,為黃河右岸一級支流。

地理水文[編輯]

源自甘肅省環縣花石山沙坡子溝腦,海拔2026m。向北流入寧夏回族自治區鹽池縣同心縣和吳忠市利通區境,至靈武市新華橋匯入黃河,海拔1116m。幹流長224千米(其中甘肅境內21km),流域面積5 218平方千米,其中寧夏境內4 942平方千米。自上而下流經鄂爾多斯台地、黃土丘陵溝壑區、台地邊緣緩坡丘陵區、洪積扇區、黃河衝擊平原區。左岸支流有自記溝、余家溝、大小甜水河、趙家溝、楊目溝、雙吉溝、扁擔溝等8條;右岸支流有炭井溝、賀陡溝、小河、臭馬井子溝、沙溝、長流水溝等6條。紅溝窯以上91km為上游,屬於山區型河道。紅溝窯至趙家溝長65km為中游,屬於沖洪積扇型河道。趙家溝至黃河68km為下游,屬於沖洪積平原型河道。

年平均徑流量1 550萬立方米。年平均含沙量350公斤/立方米。苦水分布廣。自上游至下游水質逐漸改善,主要因上游區域屬於第三紀斷陷儲水盆地,巨厚的內陸河湖相含鹽碎屑層,現代地貌相對封閉,地下徑流滯緩。[1]

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226毫米。結冰期從11月下旬至翌年3月中旬。

水利工程[編輯]

流域內自然條件惡劣,水土流失嚴重,水土流失面積占82.3%,生態環境脆弱,暴雨洪水造成的洪水漫灘、塌岸等現象嚴重,威脅沿河兩岸群眾生命財產以及農田和重大基礎設施安全。苦水河防洪治理工程包括河道整治工程、治理險工險段,提高河道防洪能力,保障沿岸標準內洪水防洪安全,一般河段10年一遇,太陽山工業園區段50年一遇,郭家橋水文站防洪標準為50年一遇,吳忠市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管理辦公室為項目法人,共治理河道長度218公里。項目估算總投資7.0億元。[2]

1970年代建設了鹽池縣李家大灣水庫等7座中小型水庫。2003年建成郝家台水庫。

參考文獻[編輯]

  1. ^ 李小妹,嚴平,郭金蕊,齊彪,鄭樹成:「寧夏東南部清水河、苦水河流域苦鹹水水質綜合評價」《乾旱區資源與環境》, 2014 , 28 (2) :136-142
  2. ^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网站:《宁夏苦水河防洪治理工程》 2013-04-25. [2017-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