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以軍事關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以色列和美國保持着密切的軍事關係。2007年4月18日,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抵達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

以色列和美國之間的軍事關係一直很密切,[1]反映了雙方在中東的共同安全利益。[2][3]作為美國軍事裝備的主要購買者和使用者,以色列還參與了軍事技術的聯合開發,並定期參加美國和其他部隊的聯合軍事演習。[2][3]隨着時間的推移,兩國關係逐漸加深,但正如艾倫·道蒂所說,這「不是一個簡單的線性增長合作過程,而是一系列帶有傾向性的討價還價,每個討價還價都包含不同的戰略和政治成分」。[4]

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前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將美國和以色列的關係歸類如下:「在我的公眾生活中,我實在是想不到我們兩國之間的國防關係還能怎樣更緊密。美國和以色列在導彈防禦技術、聯合攻擊戰鬥機以及Juniper Stallion等訓練演習等領域都存在密切合作。我們的雙邊關係和這一對話至關重要,因為以色列處於自由世界面臨的一些最大安全挑戰的焦點:暴力極端主義、核技術擴散以及敵對和失敗國家所造成的困境。我認為重要的是,特別是在這個地區發生如此巨大變化的時候,再次重申美國對以色列安全的不可動搖的承諾。」[5][6]

概述[編輯]

美國士兵在伊拉克發射以色列製造的M120迫擊炮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新戰後時代」見證了美國對中東政治和經濟事務的深入介入,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戰前時期的不干涉態度。杜魯門時代,美國不得不面對並定義其在三個方面的政策,這三個方面構成了美國在該地區利益的根源:蘇聯的威脅、以色列的誕生和石油。」[7]

參考文獻[編輯]

  1. ^ Gregory S. Mahler, Israel After Begin, p. 45. SUNY Press, 1990. ISBN 0-7914-0367-X
  2. ^ 2.0 2.1 United States: External Affairs", in Jane's Sentinel: North America 2007. Jane's Information Group, 2007.
  3. ^ 3.0 3.1 "Israel: External Affairs", in Jane's Sentinel: Eastern Mediterranean 2007. Jane's Information Group, 2007.
  4. ^ Prof. Alan Dowty, foreword in Abraham Ben-Zvi, Lyndon B. Johnson and the Politics of Arms Sales to Israel: in the shadow of the hawk, p. vii. Routledge, 2004. ISBN 0-7146-5580-5
  5. ^ Archived copy. [2013-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14). 
  6. ^ Kampeas, Ron. "Dennis Ross on U.S.-Israel—was he referring to 『wartime joint task force’?"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04-08. JTA, 4 April 2011.
  7. ^ Lenczowski, George. American Presidents and the Middle East.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0: 6. ISBN 0-8223-09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