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齊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白齊文

白齊文(英語:Henry Andres Burgevine,1836年—1865年),或譯白聚文,全名亨利·安德烈·白齊文法裔美國人太平天國時,原為清兵雇用的常勝軍第二任隊長,因劫掠四萬銀元,被李鴻章撤職,後投奔太平軍,不久又降清。他心猶未死,又打算參加太平軍,兩次偷渡返華,都被美國領事阻止,最後又偷渡到廈門,打算參加太平軍,被清兵捕獲,最後李鴻章命人將他溺死浙江,宣稱為意外。

簡介[編輯]

他的父親曾任拿破崙法國軍官,後成為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教師。

白齊文來到中國加入常勝軍,任副統領,與太平軍作戰。1862年常勝軍首任隊長華飛烈(Frederick Ward)陣亡後,白齊文接任為第二任隊長。

他與清朝官員的關係不太好,後來因索餉毆傷道員楊坊華飛烈的岳父),並劫餉四萬餘銀元[1],但根據証人說法,他索餉過程和平,並沒有使用武力。[2]

朝廷命江蘇巡撫李鴻章拿辦,李以「劫餉毆官、不遵調度」之罪,將他撤職,「並懸賞五萬兩緝捕之」[3],美國駐華公使蒲安臣(Anson Burlingame)以領事裁判權為由,拒絕讓李鴻章按照大清律例審判白齊文。[4]白齊文還要求復職,李鴻章嚴辭回拒之後,在英國將領士迪佛立(Charles Staveley)建議下,改命一位英國軍官查爾斯·戈登(Charles Gordon)為常勝軍隊長

1863年7月,白齊文憤而改投太平軍。白招攬了一些舊部,也得到鎮守蘇州的慕王譚紹光撥了二千士兵給他訓練,因人手有限,只訓練了一千人。白齊文本來期望太平天國可以給他獨自指揮一支軍隊,可是最終只被容許統領由他帶來的一小撮人。白齊文為不能一展所長而失望,加上對戰局不樂觀,在10月決定向常勝軍隊長查爾斯·戈登投降。譚紹光准許白齊文及其部下可以離開蘇州,並且在白臨走時仍然優待。

白齊文返回上海後,被美國領事遣送到日本橫濱,禁止他再到中國。他在1864年2月重返上海,又被美國領事遣回日本。1865年初,白齊文到福建,打算投效佔據漳州的太平天國侍王李世賢,在廈門被清朝官兵拘捕。

白齊文是美國人,享有領事裁判權,清政府無權審理。李鴻章想殺他,但害怕美國政府抗議,於是用船把他押往蘇州,半途在浙江蘭溪把他溺死,對外宣佈是意外溺斃。美國政府對此亦無意追究。

注釋[編輯]

  1. ^ 《白齊文滋事撤換片》:「將楊坊鼻、頭、胸膛打傷,吐血不止,並將發餉之洋銀4萬餘元搶去」,《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2
  2. ^ Holger Cahill. A Yankee Adventurer: The Story of Ward and the Taiping Rebellion. Macaulay Company. 1930: 250-254頁. (英文)
  3. ^ 金毓黻、田餘慶編:《太平天國史料》(下),《清方文書中外記載》,台灣文海出版社1976年版,第339頁
  4. ^ 朱士嘉:《蒲安臣致奕照會》,《十九世紀美國侵華檔案史料選編》,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185頁

參考資料[編輯]

前任:
華飛烈
常勝軍 第二任隊長
任職期問:1862年10月—1863年6月
繼任:
戈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