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波哥大網球公開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Copa Colsanitas
科爾薩尼塔斯杯
WTA巡迴賽
巡迴賽WTA巡迴賽
創立1998
地點 哥倫比亞波哥大
場館波哥大鄉村俱樂部
級別WTA250巡迴賽
地面室外紅土球場
籤表32S / 32Q / 16D
獎金US$ 239,477 (2022)
網站copacolsanitas.com
應屆冠軍 (2024)
單打哥倫比亞 卡米拉·奧索里奧
雙打西班牙 克里斯蒂娜·布克沙
卡米拉·拉希莫娃

波哥大公開賽 (WTA Tour Bogota),因其冠名贊助商名字賽事正式名稱為由蘇黎世保險呈現的科爾薩尼塔斯杯(Copa Colsanitas presented by Zurich)是在哥倫比亞波哥大舉行的女子職業網球錦標賽。自1998年以來,這項賽事是在波哥大鄉村俱樂部(COUNTRY CLUB BOGOTÁ )室外紅土場地上進行的,目前屬於WTA250巡迴賽的一部分。

2020年比賽因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而取消。 [1]

2021年,本土選手卡米拉·奧索里奧獲得一張正賽外卡最終奪冠,這也是她在WTA巡迴賽獲得的第一個單打冠軍。[2]她在2024年再度獲得單打冠軍。

2022年女單冠軍在兩位資格賽選手中產生,最終排名237位的34歲老將塔季揚娜·瑪麗亞擊敗排名212位的巴西選手勞拉·皮戈西獲得冠軍,這也是她職業生涯第二個WTA巡迴賽冠軍。[3]她在2023年衛冕成功。

歷年決賽[編輯]

單打[編輯]

年份 冠軍 亞軍 比分
1998 阿根廷 保拉·蘇亞雷斯 加拿大 桑妮雅·傑亞西蘭英語Sonya Jeyaseelan 6–3, 6–4
1999 哥倫比亞 法比奧拉·蘇盧阿加 希臘 克里斯蒂娜·帕帕達基英語Christína_Papadáki 6–1, 6–3
2000 奧地利 帕特里夏·沃圖斯奇英語Patricia Wartusch 義大利 塔蒂亞娜·加爾賓 4–6, 6–1, 6–4
2001 阿根廷 保拉·蘇亞雷斯 (2) 匈牙利 麗塔·庫蒂-基什英語Rita Kuti-Kis 6–2, 6–4
2002 哥倫比亞 法比奧拉·蘇盧阿加 (2) 斯洛文尼亞 卡塔琳娜·斯雷博特尼克 6–1, 6–4
2003 哥倫比亞 法比奧拉·蘇盧阿加 (3) 西班牙 安娜貝爾·梅迪娜·加里格斯 6–3, 6–2
2004 哥倫比亞 法比奧拉·蘇盧阿加 (4) 西班牙 瑪麗亞·桑切斯·洛倫佐 3–6, 6–4, 6–2
2005 義大利 弗拉維婭·佩內塔 西班牙 盧爾德·多明格斯·里諾英語Lourdes Domínguez Lino 7–6(7–4), 6–4
2006 西班牙 盧爾德·多明格斯·里諾英語Lourdes Domínguez Lino 義大利 弗拉維婭·佩內塔 7–6(7–3), 6–4
2007 義大利 羅貝塔·文琪 義大利 塔蒂亞娜·加爾賓 6–7(5–7), 6–4, 0–3 ret.
2008 西班牙 努里亞·拉格斯特拉·維維斯英語Nuria Llagostera Vives 阿根廷 瑪麗亞·埃米利亞·薩萊尼英語María Emilia Salerni 6–0, 6–4
2009 西班牙 瑪麗亞·何塞·馬丁內斯·桑切斯 阿根廷 希塞拉·杜爾科 6–3, 6–2
2010 哥倫比亞 瑪麗娜·杜克·馬里尼奧 德國 安傑利克·科貝爾 6–4, 6–3
2011 西班牙 盧爾德·多明格斯·里諾英語Lourdes Domínguez Lino (2) 法國 瑪蒂爾德·約翰森 2–6, 6–3, 6–2
2012 西班牙 拉拉·阿魯阿巴雷納 俄羅斯 亞歷山德拉·帕諾娃 6–2, 7–5
2013 塞爾維亞 耶萊娜·揚科維奇 阿根廷 保拉·奧瑪查英語Paula Ormaechea 6–1, 6–2
2014 法國 卡羅琳·加西婭 塞爾維亞 耶萊娜·揚科維奇 6–3, 6–4
2015 巴西 特莉阿娜·佩蕾拉 哈薩克斯坦 雅羅斯拉娃·施韋多娃 7–6(7–2), 6–1
2016 美國 伊琳娜·法爾科尼 西班牙 西爾維婭·索勒·艾絲皮諾莎 6–2, 2–6, 6–4
2017 義大利 弗蘭切斯卡·斯基亞沃內 西班牙 拉拉·阿魯阿巴雷納 6–4, 7–5
2018 斯洛伐克 安娜·卡洛琳娜·史科米多娃 西班牙 拉拉·阿魯阿巴雷納 6–2, 6–4
2019 美國 阿曼達·阿尼西莫娃 澳大利亞 阿絲特拉·夏爾馬 4–6, 6–4, 6–1
2020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取消
2021 哥倫比亞 卡米拉·奧索里奧 斯洛文尼亞 塔瑪拉·澤丹塞克 5–7, 6–3, 6–4
2022 德國 塔季揚娜·瑪麗亞 巴西 勞拉·皮戈西 6-3, 4-6, 6-2
2023 德國 塔季揚娜·瑪麗亞 (2) 美國 佩頓·斯特恩斯 6–3, 2–6, 6–4
2024 哥倫比亞 卡米拉·奧索里奧 (2) 捷克 瑪麗·鮑茲科娃 6–3, 7–6(7–5)

雙打[編輯]

年份 冠軍 亞軍 比分
1998 斯洛伐克 雅內特·胡薩洛娃
阿根廷 保拉·蘇亞雷斯
委內瑞拉 梅利莎·馬佐塔英語Melissa Mazzotta
俄羅斯 葉卡捷琳娜·索索娃英語Ekaterina Sysoeva
3–6, 6–2, 6–3
1999 希臘 克里斯蒂娜·帕帕達基英語Christína Papadáki
荷蘭 塞達·諾蘭德英語Seda Noorlander
阿根廷 勞拉·蒙塔爾沃英語Laura Montalvo
阿根廷 保拉·蘇亞雷斯
6–4, 7–6(7–5)
2000 阿根廷 勞拉·蒙塔爾沃英語Laura Montalvo
阿根廷 保拉·蘇亞雷斯 (2)
匈牙利 麗塔·庫蒂-基斯英語Rita Kuti-Kis
匈牙利 蒙杜洛·派特勞
6–4, 6–2
2001 義大利 塔蒂亞娜·加爾賓
斯洛伐克 雅內特·胡薩洛娃 (2)
阿根廷 勞拉·蒙塔爾沃英語Laura Montalvo
阿根廷 保拉·蘇亞雷斯
6–4, 2–6, 6–4
2002 西班牙 比希尼婭·魯阿諾·帕斯夸爾
阿根廷 保拉·蘇亞雷斯 (3)
斯洛文尼亞 蒂娜·克里贊英語Tina Križan
斯洛文尼亞 卡塔琳娜·斯雷博特尼克
6–2, 6–1
2003 斯洛文尼亞 卡塔琳娜·斯雷博特尼克
瑞典 芭歐莎·斯文森英語Åsa Svensson
斯洛文尼亞 蒂娜·克里贊英語Tina Križan
烏克蘭 塔緹安娜·佩列比尼斯英語Tatiana Perebiynis
6–2, 6–4
2004 奧地利 芭芭拉·施瓦茨英語Barbara Schwartz (tennis)
德國 佳思敏·沃爾英語Jasmin Wöhr
西班牙 安娜貝爾·梅迪娜·加里格斯
西班牙 阿蘭特拉·帕拉·桑托亞英語Arantxa Parra Santonja
6–1, 6–3
2005 瑞士 艾曼紐·加利亞爾迪
斯洛文尼亞 提娜·皮斯尼克
斯洛伐克 盧博米拉·庫爾傑科瓦英語Ľubomíra Kurhajcová
捷克 巴博拉·斯特里科娃
6–4, 6–3
2006 阿根廷 希塞拉·杜爾科
義大利 弗拉維婭·佩內塔
匈牙利 扎維·阿格妮斯
德國 佳思敏·沃爾英語Jasmin Wöhr
7–6(7–1), 6–1
2007 西班牙 盧爾德·多明格斯·里諾英語Lourdes Domínguez Lino
阿根廷 保拉·蘇亞雷斯 (4)
義大利 弗拉維婭·佩內塔
義大利 羅貝塔·文琪
1–6, 6–3, [11–9]
2008 捷克 伊韋塔·梅爾澤
美國 比丹妮·馬泰克-桑德斯
克羅地亞 耶萊娜·科斯塔尼奇
德國 瑪蒂娜·穆勒
6–3, 6–3
2009 西班牙 努里亞·拉格斯特拉·維維斯英語Nuria Llagostera Vives
西班牙 瑪麗亞·何塞·馬丁內斯·桑切斯
阿根廷 希塞拉·杜爾科
義大利 弗拉維婭·佩內塔
7–5, 3–6, [10–7]
2010 阿根廷 希塞拉·杜爾科 (2)
羅馬尼亞 埃迪納·加洛維特斯-霍爾英語Edina Gallovits-Hall
烏克蘭 奧爾加·薩夫丘克英語Olga Savchuk
白俄羅斯 阿納斯塔西婭·亞基莫娃英語Anastasiya Yakimova
6–2, 7–6(8–6)
2011 羅馬尼亞 埃迪納·加洛維特斯-霍爾英語Edina Gallovits-Hall (2)
西班牙 安娜貝爾·梅迪娜·加里格斯
加拿大 莎倫·費希曼英語Sharon Fichman
西班牙 勞拉·普斯·蒂奧英語Laura Pous Tió
2–6, 7–6(8–6), [11–9]
2012 捷克 伊娃·比爾內羅娃英語Eva Birnerová
俄羅斯 亞歷山德拉·帕諾娃
盧森堡 曼迪·米內娜
瑞士 史蒂芬妮·沃格勒
6–2, 6–2
2013 匈牙利 蒂美阿·巴包斯
盧森堡 曼迪·米內娜
捷克 伊娃·比爾內羅娃英語Eva Birnerová
俄羅斯 亞歷山德拉·帕諾娃
6–4, 6–3
2014 西班牙 拉拉·阿魯阿巴雷納
法國 卡羅琳·加西婭
美國 金久慈
南非 夏內爾·史皮斯英語Chanelle Scheepers
7–6(7–5), 6–4
2015 巴西 寶拉·克里斯蒂娜·剛薩雷斯英語Paula Cristina Gonçalves
巴西 比阿特麗斯·哈達德·瑪雅
美國 伊琳娜·法爾科尼
美國 謝爾比·羅傑斯
6–3, 3–6, [10–6]
2016 西班牙 拉拉·阿魯阿巴雷納 (2)
德國 塔季揚娜·瑪麗亞
巴西 加布里埃拉·謝英語Gabriela Cé
委內瑞拉 安德莉亞·加米茲英語Andrea Gámiz
6–2, 4–6, [10–8]
2017 巴西 比阿特麗斯·哈達德·瑪雅 (2)
阿根廷 娜迪亞·波多偌斯卡
巴拉圭 維羅妮卡·塞佩德·羅伊格英語Verónica Cepede Royg
波蘭 瑪格達·蕾妮特
6–3, 7–6(7–4)
2018 斯洛文尼亞 達麗拉·雅庫波維奇英語Dalila Jakupović
伊琳娜·克羅瑪徹娃
哥倫比亞 瑪麗娜·杜克·馬里尼奧
阿根廷 娜迪亞·波多偌斯卡
6–3, 6–4
2019 澳大利亞 佐伊·希夫斯英語Zoe Hives
澳大利亞 阿絲特拉·夏爾馬
美國 海莉·卡特爾英語Hayley_Carter
美國 柴原瑛菜
6–1, 6–2
2020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取消
2021 法國 埃利克珊·勒舍米亞
美國 英格麗德·尼爾
羅馬尼亞 米哈埃拉·布扎內斯庫英語Mihaela Buzărnescu
德國 安娜-萊娜·弗里達薩姆
6–3, 6–4
2022 澳大利亞 阿絲特拉·夏爾馬
印度尼西亞 阿爾迪拉·蘇提亞迪
美國 埃米娜·貝克塔斯
英國 塔拉·摩爾
4-6, 6-4, [11-9]
2023 俄羅斯 伊琳娜·克羅瑪徹娃 (2)
俄羅斯 伊琳娜·希曼諾維奇
格魯吉亞 奧克薩娜·卡拉什尼科娃
波蘭 卡塔日娜·皮特爾
6–1, 3–6, [10–6]
2024 西班牙 克里斯蒂娜·布克沙
卡米拉·拉希莫娃
匈牙利 邦達爾·安娜
伊琳娜·克羅瑪徹娃
7–6(7–5), 3–6, [10–8]

參考資料[編輯]

  1. ^ 存档副本. [2021-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2). 
  2. ^ Osorio Serrano battles to maiden title over Zidansek at home in Bogota. Women's Tennis Association. [2022-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2) (英語). 
  3. ^ Mother-of-two Maria outlasts Pigossi in Bogota for 2nd career title. Women's Tennis Association. [2022-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1) (英語).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