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鎂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水鎂礬
基本資料
類別硫酸鹽礦物
化學式MgSO4·H2O
施特龍茨分類7.CB.05
戴納礦物分類29.6.2.1
晶體分類稜柱體(2/m)
H-M記號相同)
晶體空間群C2/c
晶胞a = 7.51 Å, b = 7.61 Å
c = 6.92 Å; β = 116.17°; Z = 4
性質
顏色無色、灰白或淡黃色
晶體慣態塊狀、顆粒狀;罕見有金字塔狀晶體
晶系單斜
雙晶{001}上接觸、與[110]多式聚合
解理{110}及{111}完美
斷口不規則
韌性/脆性
莫氏硬度3.5
光澤玻璃質到黯淡
條痕白色
透明性透明至半透明
比重2.57
光學性質雙軸(+)
折射率nα = 1.520 nβ = 1.533 nγ = 1.584
雙折射δ = 0.064
2V夾角55°
色散率r > v, 適度
溶解度
參考文獻[1][2][3]

水鎂礬(Kieserite),又稱「硫鎂礬」,為硫酸鎂礦物(MgSO4•H2O),以德國醫生迪特里希·格奧爾格·馮·基澤(1862年,德國耶拿)之名命名,具有玻璃光澤,無色、灰白或淡黃,硬度為3.5,單斜晶系中結晶,水鋅礬是水鎂礬礦族中的含鋅成員[4]

出現[編輯]

水鎂礬常見於海洋蒸發岩中,很少作為升華物出現在火山環境中。它通常與石鹽光鹵石雜鹵石硬石膏、方硼石、硼鎂礬、鉀鎂礬、瀉利鹽天青石共生[3]

火星[編輯]

2005年初,歐洲空間局軌道飛行器火星快車號水手谷(火星上最大的峽谷)地面中發現了水鎂礬及石膏和多水硫酸鹽 的證據,這是火星過去有水的直接證據,並充實了2004年火星探測漫遊者機遇號類似的發現。

用途[編輯]

水鎂礬被用於生產瀉鹽並作為肥料,20世紀70年代中期,全球農業年總使用量為230萬噸[5]

水鎂礬的晶體結構

水鎂礬還被用於清除瓷磚、石磚和其他水池或噴泉等內襯砌材上的水垢。由於其硬度大於硬水沉積物(水垢),小於瓷磚和其他水景內襯,因此可對硬水沉積物進行噴砂處理以去除它們。

另請查看[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Kieserite data on Webmineral. [2009-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2-08). 
  2. ^ Kieserite on Mindat.org. [2009-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19). 
  3. ^ 3.0 3.1 Kieserite in the Handbook of Mineralogy (PDF). [2020-06-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4-09). 
  4. ^ Kieserite group on Mindat. [2020-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04). 
  5. ^ Industrial Inorganic Chemistry, Karl Heinz Büchel, Hans-Heinrich Moretto, Dietmar Werner, John Wiley & Sons, 2nd edition, 2000, ISBN 978352761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