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李斐卿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斐卿(1901年—1938年10月),原名李文誠山東省東平縣五區(現彭集街道)馮莊村人,中國近代政治人物。

生平[編輯]

李斐卿出生貧寒,因生活所迫退學私塾,在葦子河村地主家裡干零活,後作為伴讀,陪同地主兩個兒子入學趙氏私立小學。期間教書先生徐廣仁發現其聰慧好學而對他進行重點培養。1918年,他考入東平縣師範講習所。1923年畢業後,在葦子河村元昌雜貨鋪當店員[1]。1937年冬,中共東平縣工委派強仁普到葦子河一帶開展工作,並結識李斐卿。1938年1月,經強仁普介紹,李斐卿加入中國共產黨[2]。受縣工委書記萬里、工委委員於林甫孟子明,共產黨員強仁普、劉星、李冠元等領導,將其元昌雜貨鋪變成縣工委的重要聯絡點[3]。1938年5月,按照縣工委的指示,李斐卿成立葦子河村黨支部(東平縣東平湖東第一個農村黨支部),李斐卿出任書記。1938年5月10日,山東省委書記郭洪濤路經東平二區時,派聯絡員到葦子河元昌雜貨鋪找李斐卿接頭。之後縣工委決定把元昌雜貨鋪作為中共通訊聯絡站,由李斐卿負責,承擔東平縣工委同泰西特委、魯西區黨委、鄆城中心縣委的通訊聯絡任務[4]

1938年9月,陳伯衡、劉星率領的十支隊東進挺進隊,張北華何光宇率領的山東西區人民抗敵自衛團先後進駐葦子河及附近村莊,李斐卿組織兵運,並獲得趙厚虎等地主私藏武裝槍支[5]。1938年10月6日,汶上出現日偽軍流竄進入東平縣境內,李斐卿組織部隊向大清河以北山區轉移,同五區人民抗敵自衛團的長槍班長周茂田相遇,兩人在路經七里屯村,碰上一支被中共收編的隊伍。但該部內的破壞分子董漢卿李淵吉以送他們為由向東而行為藉口,在經過龍王溝時,殺害李斐卿(時年37歲)、重傷周茂田[6]。山東西區人民抗敵自衛團聞訊後,派人將兇犯董漢卿、李淵吉抓獲並槍決。接着,自衛團在四區為李斐卿召開了追悼會,何光宇主持追悼會,倪冠英致悼詞[1]

參考[編輯]

  1. ^ 1.0 1.1 朱彥波,張建設主編;中共泰安市委黨史徵集研究辦公室,泰安市民政局編. 泰安先驱 第3集. 濟南:黃河出版社. 1996.10: 153–156. ISBN 7-80558-830-9. 
  2. ^ 彭集鎮志編纂委員會編. 彭集镇志. 濟南:山東省地圖出版社. 2001.12: 7. ISBN 7-80532-516-2. 
  3. ^ 中共東平縣黨委黨史資料徵集研究委員會. 东平党史资料 第1辑. 中共東平縣黨委黨史資料徵集研究委員會. : 5–6. 
  4. ^ 中共東平縣委黨史資料徵集研究委員會. 中共东平县党史大事记 1934-1949. 中共東平縣委黨史資料徵集研究委員會. 1989.10: 34. 
  5. ^ 中共泰安市委黨史徵集研究辦公室. 泰西起义. 濟南:黃河出版社. 1998.02: 313–314. ISBN 7-80558-975-5. 
  6. ^ 魏春明編著. 冀鲁豫边区人物名录 上部. 冀魯豫邊區黨史研究會. 2001.06: 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