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李大同 (工程兵)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大同(1911年—1995年1月5日), 山東省招遠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少將[1]

生平[編輯]

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6年轉黨,在膠東從事黨的地下工作。1936年8月中共煙臺工委派共產黨員李大同、呂其恕蓬萊縣山後顧家村開展工作,發展了趙鐵生、丁離南入黨,建立了黨小組,還發展了7名「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隊員。[2]後因中共膠東臨時工委在煙臺遭受破壞,山後顧家的幾名黨員先後離開蓬萊。[3]李大同後奔赴延安,1937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任紅軍前敵總指揮部政治部宣傳部幹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南軍區直屬政治部副主任、中南軍區幹部部辦公室主任、軍委總幹部部辦公室主任、總幹部部軍銜獎勵部獎勵處處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幹部部部長、軍委工程兵政治部副主任。1958年5月是軍委工程兵趙東寰參謀長、李大同政治部副主任召集剛從朝鮮歸國的第十九兵團機關幹部,宣布軍委命令:第十九兵團機關改編成某部隊機關,赴西北從事國防科技試驗場建設任務。[4]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開始不久,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材料工業部工作癱瘓。1967年9月5日成立建築材料工業部軍管會,主任李大同(工程兵政治部副主任),副主任張國傳(工程兵副參謀長, 建工部軍管會主任)、孫濟魯(工程兵政治部副主任)。1969年秋,在京大專院校奉命緊急疏散。北京建工學院的主管部門是建材部,根據部長賴際發、政治部主任鍾炳昌、軍管會主任李大同的指示,學院軍宣隊的頭頭立即到河南、湖北、湖南選址。賴際發部長提示,湖南常德附近有一個即將報廢的金剛石礦(601礦),那裡有一些空房子,這個礦離常德約30到40公里,附近沒有大的居民點。現場實地考察後發現,如果把該礦的房子全部利用起來,勉強可住下學校的師生員工,但根本無法考慮教學活動。經請示建材部,最後就確定搬遷到這裡;1971年搬遷到武漢沿革為武漢工業大學。後任軍委工程兵顧問。

1964年晉升為少將。曾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參考文獻[編輯]

  1. ^ 李大同简介,来源:招远市人民政府网站. [2022-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1). 
  2. ^ 《煙臺地方革命史之三:煙臺市黨組織在鬥爭中發展》[失效連結]
  3. ^ 《中共烟台历史大事记》第一卷党组织的创建及在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19.5~1937.7). [2022-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1). 
  4. ^ 陳士榘:《歷盡滄桑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