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曹應魁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曹應魁
武將
國家中國
時代明朝
士元
秀峰
職官錦衣衛管衛事都指揮僉事 本官
提督街道房官校辦事 差遣
散階昭勇將軍
位階正三品
族裔蒙古族
祖籍遼東遼陽
出生1533年10月27日
北直隸錦衣衛
逝世1590年7月25日
北直隸錦衣衛
嘉靖四十一年壬戌科武進士

曹應魁(1533年10月27日—1590年7月25日),字士元,號秀峰,蒙古族,祖籍遼東遼陽,出生於京師(今北京市),明朝錦衣衛官員。最初襲職為錦衣衛中所正千戶,嘉靖四十一年(1562)中武進士,累官至都指揮僉事,曾參與查抄內閣首輔張居正的家產。

生平[編輯]

家世背景[編輯]

嘉靖十二年十月初十(1533年10月27日),曹應魁出生於北直隸錦衣衛的一個世襲武官家庭[1]。一世伯祖完者都是元朝官員,洪武二十年(1387年)歸降明朝,賜漢姓為曹,授職為山東都司濟寧衛百戶,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調任直隸新安衛左所,建文四年(1402年)升為新安衛前所副千戶;永樂六年(1408年),完者都的弟弟者赤帖木兒襲職,調任錦衣衛[2][3]

仕途經歷[編輯]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二月,曹應魁襲父職為錦衣衛中所正千戶[4]。他對自己的官職感到不滿意,於是勤奮地練武習文,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中武進士,升署指揮同知,負責管理錦衣衛中所。因為性格內向,連續十年都沒有升遷,直到隆慶五年(1571年),始升為南鎮撫司僉事,萬曆三年(1575年)又升為錦衣衛指揮僉事[5]。萬曆十二年(1584年),因原任內閣首輔張居正侵占王府珠寶案發,奉旨參與查抄[6],以清廉而著稱[7]。萬曆十三年(1585年)升為錦衣衛指揮使,萬曆十六年(1588年)任提督街道房官校辦事,因功加升都指揮僉事,仍管衛事[8]。萬曆十八年六月二十四日(1590年7月25日)去世,賜祭葬[9]

家庭[編輯]

父親曹志,官至錦衣衛指揮僉事[4]。正室王氏,繼室張氏,都沒有兒子;側室楊氏生一子曹嗣德[10],萬曆十九年(1591年)二月襲職為錦衣衛中所正千戶[11]

引用[編輯]

  1. ^ 《新日下訪碑錄·順義卷·明曹應魁墓誌》:「公生於嘉靖癸巳年十月初十日。」
  2. ^ 《中國明朝檔案總匯》49冊《武職選簿·親軍指揮使司所屬衛所·親軍衛·錦衣衛·中所官員》:「曹完者都,遼陽人,洪武二十年歸附,欽除濟寧衛世襲百戶,二十四年調新安衛左所,三十五年升本衛前所副千戶……曹者赤帖木兒,永樂六年准襲職,調錦衣衛。」
  3. ^ 《新日下訪碑錄·順義卷·明曹應魁墓誌》:「公諱應魁,字士元,別號秀峰,世為遼左人。洪武間,其高伯祖完者都以元僉院來歸,賜今姓,授新安衛千戶。高祖赤帖木兒始調錦衣。」
  4. ^ 4.0 4.1 《中國明朝檔案總匯》49冊《武職選簿·親軍指揮使司所屬衛所·親軍衛·錦衣衛·中所官員》:「嘉靖二十六年二月,曹應魁,年十五歲,遼陽人,系錦衣衛帶俸故指揮僉事曹志嫡長男……與本舍正千戶,注中所。」
  5. ^ 《新日下訪碑錄·順義卷·明曹應魁墓誌》:「毅然奮曰:『大丈夫承祖父蔭,叨世及恩,可坐靡廩俸,一無所表見已邪?』日夜淬礪,以文肄武,精韜鈐,閒騎射,聲稱藉甚。嘉靖壬戌,登武進士第,升署指揮同知,管衣中所事。脫顯風雲,始基於此,而養晦不自衒,敝衣羸馬,宴如也。十年不調,至隆慶辛未,晉僉南鎮撫司事。萬曆乙亥,晉僉大執金吾事。」
  6. ^ 《大明神宗實錄》卷148萬曆十二年四月:「張居正侵盜王府金寶,伊父占葬王墳,掘陷人墓,罪犯深重,如何通不究擬?令司禮監太監張誠、刑部侍郎丘橓、左給事中楊廷相、錦衣衛指揮曹應魁前去會同撫按官查照。」
  7. ^ 《新日下訪碑錄·順義卷·明曹應魁墓誌》:「再使湖湘,往返惟飭,以清謹稱,古名司隸相輝映焉。」
  8. ^ 《新日下訪碑錄·順義卷·明曹應魁墓誌》:「乙酉,慈寧宮成,錄功,賜金綺,升指揮使。戊子,奉旨提督京師街道,閭閻肅清,公私不擾。秋九月,上閱壽宮,錄勞,升都指揮僉事。」
  9. ^ 《新日下訪碑錄·順義卷·明曹應魁墓誌》:「萬曆庚寅夏六月二十四日大執金吾曹公卒。訃聞,天子遣官諭祭,僚友姻戚交錯吊焉。」
  10. ^ 《新日下訪碑錄·順義卷·明曹應魁墓誌》:「配王氏,鴻臚卿樑仲女,先公卒;繼配張氏,贈都督公迪女;側室楊氏,子男一即嗣德,楊出。」
  11. ^ 《中國明朝檔案總匯》49冊《武職選簿·親軍指揮使司所屬衛所·親軍衛·錦衣衛·中所官員》:「萬曆十九年二月,曹嗣德,年一十六歲,遼陽人……本舍合照例革襲原所正千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