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新經濟機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新經濟機制(匈牙利語:Új gazdasági mechanizmus)是匈牙利人民共和國於1968年發起的一項重大經濟改革。1972年至1978年間,它因東歐集團政治的政治壓力而被削弱。在隨後的十年中,新經濟機制的原則繼續影響着匈牙利經濟,即使不再強調「新經濟機制」名稱,直到1989年革命。

由於新經濟機制,匈牙利在1980年代的市場機制與中央計劃的比例高於任何其他東歐集團經濟體。 由於它需要意識形態的混合,這個比例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同的,在蘇聯領域實現政治上具有挑戰性。土豆燒牛肉共產主義這個名字被開玩笑地,但很明顯地應用於這種混合物。在新經濟機制原則的影響下,匈牙利經濟被廣泛認為優於其他東方集團經濟體,使匈牙利成為軍營共產主義中「最幸福的軍營」。 由於那裡的經濟和文化環境,許多蘇聯和東歐人喜歡去匈牙利執行工作任務或度假。

改革[編輯]

1956-1968年是東歐改革時期之一。這些轉變的開始以1956年的匈牙利革命為標誌,這場革命導致亞諾什·卡達爾被任命為匈牙利人民共和國的共產黨領導人,並成立了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 (HSWP)。 在他統治的頭十年裡,卡達爾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團結的匈牙利,他在1961年12月宣布「那些不反對我們的人與我們同在」。 實現社會穩定後,卡達爾將注意力轉向經濟改善。

1966年5月7日,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中央委員會宣布了卡達爾的經濟改革計劃,即新經濟機制。[1]這項改革被認為是任何經互會國家「戰後最激進的變革」。[2]該計劃於1968年1月1日正式生效,作出權力下放的重大轉變,旨在克服中央計劃的低效問題。 新經濟機制代表了從蘇聯經濟體系的強制性計劃指標轉向支持將利潤作為企業主要目標的政策的轉變。新的經濟政策是「經濟體制的全面改革」,在企業之間建立市場關係,利用價格作為配置函數,企業響應價格以實現利潤最大化,並利用利潤來預算新的投資。[1]

另見[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Balassa, Bela. The Economic Reform in Hungary. Economica, New Series, Vol. 37, No. 145. (Feb., 1970), pp 1-22.
  2. ^ Granick, David. The Hungarian Economic Reform. World Politics, Vol. 25, No. 3. (Apr., 1973), pp. 414-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