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星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唐代敦煌星圖的細節,描繪了北極地區(British Library Or.8210/S.3326)。星圖繪製於約公元700年[1]唐中宗 (705-710)時期。三家不同的星座分別用白、黑、黃標註。整個星圖含星約1300顆。

敦煌星圖,又稱《敦煌星圖甲本》,斯坦因編號為S.3326。敦煌星圖是中國天文學史上最著名的星圖之一,繪製於唐中宗時期(公元701-710年)[2],現藏於倫敦大英圖書館[3] 敦煌星圖是敦煌經卷的一部分,繪製了當時對恆星的觀測。星圖背後的天文學研究可以在國際敦煌項目里找到。[4] 敦煌星圖是迄今為止存留的最古老的星圖。[5]

歷史[編輯]

中國敦煌星圖—是現存最古老的星圖之一,據信是7世紀的星圖,顯示了每個農曆月和北極地區,有明確的標記和命名的恆星,總共有1345顆恆星,分佈在257個星官中。
伯希和在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內揀選文書

1900年代,中國一位叫王圓籙道士莫高窟發現了藏有大量經卷的藏經洞。1907年,英國人斯坦因購得其中包括敦煌星圖在內的大量經書。[6] 對以上文獻的首次公開研究是在李約瑟1959年版的「中國科技和文化」。之後,只有少數研究該星圖的著作,幾乎都集中在中文文獻當中。[3]

內容[編輯]

該卷子為絹本彩色手繪,長1.98米,上面標註了1339顆星星的位置。此卷子前為《氣象雜占》,後為《解夢及電經一卷》,星圖居中。繪製者用不同的顏色區分了甘、石、巫三家星官。[3]

顏色 中國天文學家 備註
甘德
石申
巫咸
其他

參見[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Xi, Zezong (席澤宗). "Chinese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Astronomy, 1949-1979," Isis (Volume 72, Number 3, 1981): 456–470. Page 464.
  2. ^ 劉波. 敦煌星图又“老了”300岁. 深圳特區報─文化星空版. 2009-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年8月22日). 
  3. ^ 3.0 3.1 3.2 Susan Whitfield (魏泓). [2004] (2004). The Silk Road: Trade, Travel, War and Faith.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ritish Library Staff. Serindia Publications. ISBN 1-932476-12-1.
  4. ^ http://idp.bl.uk/education/astronomy/index.htm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5. ^ Jean-Marc Bonnet-Bidaud, Dr Françoise Praderie and Dr Susan Whitfield (魏泓). The Dunhuang Chinese Sky: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Oldest Known Star Atlas. 16 June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4月2日). The Dunhuang star atlas is one of the most spectacular documents of the history of astronomy. It is a complete representation of the Chinese sky including numerous stars and asterisms depicted in a succession of maps covering the full sky (Figure 1). Apart its aesthetic appeal, the document found on the Silk Road is remarkable as it is the oldest star atlas known today from any civilization. 
  6. ^ International Dunhuang Project.bl.uk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7-06-10.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