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思遠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思遠
麓川王朝
統治1580年–1591年
前任思威
繼任思轟
出生
孟拱
逝世1592年?
子嗣思轟
王朝麓川思氏王朝

思遠 (?—1592年?),麓川思氏後裔,迤西孟養、孟拱的酋長。思遠原本是孟養的頭目。1586年,思遠奉孟養酋母思氏逃往雲南明朝任命思氏管理迤西,並讓思遠輔佐思氏。1588年,思氏去世後,思遠自立為孟養宣慰使,並且得到了明朝的承認。1591年,思遠為緬甸東吁王朝擊敗,逃往雲南。

生平[編輯]

思遠是迤西的頭目。萬曆十四年(1586),緬軍攻陷孟養、孟拱,孟養酋長思真被緬軍擄走。思遠奉孟養酋母思氏逃往雲南。九月,明朝給予思義妻母冠帶,令其回到迤西,管理土司事務,思遠則負責輔佐酋母思氏。[1][2]

思氏大約於萬曆十六年(1588)去世,思遠自立為宣慰使[3],並且於當年十月,以「孟養宣慰司」的名義向明朝進獻大象和方物[4]。孟養的大象和貢品於萬曆十八年三月到達北京,明朝以「孟養土司,緬酋不逞,入貢之典,歷世久廢」,宴賞如例,承認了「孟養宣慰司」[5]。明朝立思遠為孟養酋長[6]

萬曆十八年(1590)秋,緬王南達勃因派遣東吁王子那信囊,王子卑謬王德多達馬亞扎率兵討伐孟拱[7]。舊孟養長官使思個引導緬軍進攻迤西[8][9],明軍裨將李朝宗與土官思遠抵禦緬軍,但是不利敗走。[2]

萬曆十九年(1591)初,由於思遠生性殘暴,導致孟養屬部十分痛恨他,揚言要迎回被緬甸擄走的思真。於是孟養內亂,諸部殺思遠妾二人作亂,思遠與其子思混逃往雲南,撫夷同知漆文昌將思遠及其家眷安置在盞西。緬軍遂攻陷孟養、孟拱,立堵罕、瓮罕為二城酋長。[2][6]

同年秋,孟拱土司之子孟昔侯,占據孟拱反叛緬甸。緬王南達勃因派遣王子阿瓦王明耶覺蘇瓦統率美都、德勃因、西博達亞、甘尼、勃東、阿敏、布坎基、德婁、蒲甘、彬西、敏塞、實皆、鄂辛古、太公、妙當等城諸侯討伐孟拱。緬軍圍城七個月,最終可供孟拱,殺死土司。[10]

腳註[編輯]

  1. ^ 《明神宗萬曆實錄》卷178,萬曆十四年九月壬子。
  2. ^ 2.0 2.1 2.2 瞿九思:《萬曆武功錄》卷六《緬甸列傳》。
  3. ^ 瞿九思:《萬曆武功錄》卷六《緬甸列傳》:「思氏物故,思遠遂自立為宣慰。」
  4. ^ 《明神宗萬曆實錄》卷204,萬曆十六年十月乙未。
  5. ^ 《明神宗萬曆實錄》卷221,萬曆十八年三月丙午。
  6. ^ 6.0 6.1 包見捷:《緬甸始末》。
  7. ^ 《琉璃宮史》,第843頁。
  8. ^ 《明神宗萬曆實錄》卷232,萬曆十九年二月丙戌:「兵部題:猛廣孤懸,實為三宣門戶,今據鎮守雲南黔國公沐昌祚及撫臣吳定等疏稱,叛夷思個勾引緬賊擁眾犯侵迤西,其猛養土官思遠節經報急,先遣把總劉朝前去聲援,勢大不敵,緬賊進攻猛廣等處,諸夷力不能支,紛紛求救,永騰震動,為惡匪淺,宜令鎮撫臣許以便宜從事,移駐有警近地,督率催調,鎮臣不得以被論退托致誤邊計。」
  9. ^ 瞿九思:《萬曆武功錄》卷六《緬甸列傳下》:「是後,猛養思個亦叛。先是,芒應里追個急,個窮來歸降,受我長官使,賜冠帶稱臣。亡何,個復歸莽,乃引眾阻夕波以為險,是時庚寅(1590)五月也。」但是孟養長官司是萬曆十三年設置的,當時孟養酋長是思威
  10. ^ 《琉璃宮史》,第845-846頁。

參考文獻[編輯]

  • 李謀等譯:《琉璃宮史》,商務印書館,2005年。
  • 張廷玉等:《明史》。
  • 瞿九思:《萬曆武功錄》。
  • 包見捷:《緬甸始末》。
前任:
思威
孟養君主
1586年—1591年
繼任:
思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