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都、成都之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廣都、成都之戰東漢建武十一年(35年)十二月至建武十二年(36年)十一月,東漢滅蜀之戰時,大司馬吳漢率軍在廣都(今四川成都市南岷江東北岸)、成都擊敗公孫述建立的成家政權主力的戰役。

建武十一年(35年)十二月,吳漢率三萬軍隊逆長江而上進入巴蜀。在魚涪津擊敗公孫述屬下的魏黨、公孫永。圍攻武陽,斬殺成家將領史興,殲滅所部。進入犍為,攻克廣都,輕騎攻入成都市橋。成家將兵多有叛逃。漢軍急於求勝,沒有聽漢光武帝「堅據廣都,待敵來攻」的戰略,吳漢親率步騎二萬攻打成都。在錦江北岸紮營,距城十餘里。再派劉尚率萬餘士兵駐屯在錦江南岸[1]。建武十二年(36年)九月,公孫述派大司徒謝非、執金吾袁吉率軍十餘萬反擊吳漢,派其他將領率軍一萬餘人牽制劉尚。吳漢敗退回營,謝非率軍包圍吳漢,吳漢在營中三日不出,多豎旗幟,施放煙火,迷惑敵軍,乘夜逃走,在錦江之南和劉尚軍會合。天亮後謝非分兵監視錦江之北,親率主力攻錦江之南。漢軍集中主力迎擊,成家軍大敗,謝豐、袁吉戰死。吳漢留下劉尚抵禦成家軍,自己回到廣都,在廣都、成都之間作戰,兵臨成都城下。此時,馮駿攻下江州,俘獲田戎臧宮在沅水擊敗延岑,萬餘成家軍溺死或者被漢軍斬首。延岑敗回成都,余者投降。臧宮乘勝追擊,降者十餘萬投降,平陽(今四川省三台縣)守將王元率軍投降,臧宮率軍從北面逼近成都。公孫述招募五千餘敢死士交給延岑進攻吳漢。延岑在成都市橋布起旗幟,鳴鼓挑戰,暗調奇兵襲擊吳漢之後,吳漢大敗。吳漢把精銳藏起來示弱,誘使公孫述出擊。公孫述派延岑攻打臧宮,親自率領數萬軍隊攻打吳漢。公孫述率軍從早上打到中午沒有吃飯,吳漢知道他們疲憊,派數萬精銳突擊,成家軍大亂,公孫述傷死。延岑在次日舉城投降[2]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資治通鑑》卷42 漢紀34
  2. ^ 《資治通鑑》卷43 漢紀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