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爾什維克主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布爾什維克主義(俄語:Большевизм;英語:Bolshevism;得名於「布爾什維克」),也譯作布爾什維主義,是與蘇聯列寧主義和後來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政治思想和政權相關聯的一個革命社會主義流派,其特點是形成了一個嚴密的中央集權、團結一致和紀律嚴明的社會革命黨,專注於推翻現有的資本主義國家體系,奪取權力並建立「無產階級專政[1][2]

布爾什維克主義起源於20世紀初的俄羅斯,與由弗拉基米爾·列寧領導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內的布爾什維克派的活動相關。布爾什維克主義的主要理論家包括列夫·托洛茨基尼古拉·布哈林葉夫根尼·普列奧布拉任斯基約瑟夫·斯大林[2]。雖然布爾什維克主義建基於馬克思主義哲學,但也吸收了19世紀下半葉的社會主義革命者(謝爾蓋·涅恰耶夫彼得·特加喬夫、尼古拉·切爾尼雪夫斯基)的意識形態和實踐,並受到了俄羅斯民粹派農業社會主義運動的影響[3][4]

1917年10月,布爾什維克黨在俄羅斯各地形成的革命工人委員會(蘇維埃)中贏得了多數席位。隨後,它組織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臨時政府,取而代之的是由蘇維埃控制的國家政權,由布爾什維克及其他左翼社會主義者領導。

一些研究者[5]將約瑟夫·斯大林的做法歸因於布爾什維克主義理論。然而,其他人(包括斯大林的同時代人和後來的人)並未混淆「布爾什維克主義」和「斯大林主義」,而是認為它們是多向現象(比如法國大革命熱月黨[6]

「布爾什維克主義」這個表述,後來的「共產主義」,在西方史學中已經被賦予了蘇聯政權在一定政治時期的某些特徵的含義。目前,「布爾什維克」這個名稱仍被各種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和托洛茨基主義者積極使用。

參考文獻[編輯]

  1. ^ Conference of the Russian Social Democratic Labor Party in 1912. Documents and Materials – Moscow: Russian Political Encyclopedia, 2008 – 1120 Pages – (Series "Political Parties of Russia. Late 19th – First Third of the 20th Century. Documentary Heritage") – ISBN 5-8243-0390-8, ISBN 978-5-8243-0954-6
  2. ^ 2.0 2.1 Alexander Tarasov. The Sacred Function of the Revolutionary Subject
  3. ^ Osipov, Yury. Bolsheviks. Great Russian Encyclopedia: In 35 Volumes. Moscow: Great Russian Encyclopedia. 2004–2017 [August 23,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October 6, 2021). 
  4. ^ Zevelev, Alexander; Sviridenko, Yuri; Shelokhaev, Valentin. Chapter 12. Bolsheviks. Political Parties of Russia: History and Modernity. Moscow: Russian Political Encyclopedia. 2000. ISBN 5-8243-0068-2. 
  5. ^ Vladik Nersesyants. History of Political and Legal Doctrines
  6. ^ See various works by Trotsky, Martemyan Ryutin (Stalin and the Crisis of the Proletarian Dictatorship), Fyodor Raskolnikov (An Open Letter to Stalin), Boris Kagarlitsky, Alexander Taras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