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
孔雀屬 | |
---|---|
野生藍孔雀,攝於斯里蘭卡維勒珀杜國家公園 | |
野生綠孔雀,攝於越南河內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鳥綱 Aves |
目: | 雞形目 Galliformes |
科: | 雉科 Phasianidae |
亞科: | 孔雀亞科 Pavoninae |
族: | 孔雀族 Pavonini |
屬: | 孔雀屬 Pavo Linnaeus, 1758 |
模式種 | |
藍孔雀 Pavo cristatus Linnaeus, 1758
| |
現存物種 | |
孔雀是雞形目、雉科的一類鳥的通稱,一般特指孔雀屬(屬名:Pavo)的綠孔雀和藍孔雀,廣義的孔雀則還包含單獨成屬的剛果孔雀。藍孔雀雄鳥羽毛為深藍色,富有金屬光澤,分布於印度和斯里蘭卡。綠孔雀羽色則為翠綠色,分布於東南亞和中國雲南省。此外,藍孔雀還有白孔雀和黑孔雀兩種變異色型。
圖片集
[編輯]下屬物種
[編輯]本屬包括以下物種:[1]
- 藍孔雀 Pavo cristatus Linnaeus, 1758
- † Pavo moldavicus Bocheński & Kuročkin, 1987
- 綠孔雀 Pavo muticus Linnaeus, 1766
- † Pavo bravardi Gervais, 1849
尾羽
[編輯]孔雀有明顯的雌雄兩性的不同性徵,雄鳥有會開屏的長的尾上覆羽,雌鳥沒有。
雄鳥著名的孔雀開屏動作,原因並不單是為了求偶吸引異性,在自然環境中,雄孔雀遇敵而沒機會逃走時,也會忽然轉向敵人開屏,其尾上覆羽上有狀似大眼的部份,這在自然界中含有警告和威嚇的意義。所以求偶時開屏動作,這是雄鳥向雌鳥展示自己羽毛豐沛完整可以嚇退敵人,擁有強壯健康的基因。
飛行能力
[編輯]有別於一般大眾的認知,孔雀是能飛行的鳥類,尤其以整體體型而言,孔雀是最大的能飛鳥類。兩種孔雀屬鳥類都有樹棲的習性,尤喜歇於離地頗高的樹上,在覓食、選擇棲木或察覺到威脅時常可見其飛行[2][3],亦有文獻指出孔雀擁有強健的肌肉,加上甚大的翼展,因此更能做長距離的飛行[4]。
文化意義
[編輯]古代中國
[編輯]孔雀一詞最早見於《山海經》的《海內經》:「有孔雀」,「孔」是大的意思。東漢楊孚所著的《異物志》記載了嶺南的孔雀:「孔雀,其大如大雁而足高,毛皆有斑紋彩,捕而蓄之,拍手即舞。」在古漢語中,孔雀又寫作「孔爵」(「爵」同「雀」),或稱為「孔鳥」、「越鳥」、「南客」。孔雀被認為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鳥鳳凰的原型之一。
《孔雀東南飛》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創作時間大致是南北朝時期,敘述了東漢末年焦仲卿與劉蘭芝之間的愛情悲劇。該詩原題《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後人常以該詩首句「孔雀東南飛」為題。
明朝官員穿戴的官常服在胸前和後背綴有一方補子,纖紋樣文官用飛禽,武官用走獸,其中三品文官使用的飛禽圖案即為孔雀。[5]清沿用明制,官常服也有了補服的名稱。而清朝官員頭頂佩戴的頂戴花翎可彰顯官員的等級,其中花翎是指帶有「目暈」的孔雀翎,「目暈」又稱為「眼」,在翎的尾端,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分,翎眼越多說明功勳越高。
印度、印度教與佛教
[編輯]印度教中,孔雀是天兵統帥室建陀的坐騎。在和阿修羅的戰爭中,室建陀將魔王一分兩半。出於對對手的尊重,室建陀將魔王的一半化為孔雀成為自己的坐騎,另一邊化為公雞裝飾自己的旗幟,成為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另外,奎師那在畫像和雕塑中也戴着孔雀羽毛的頭飾。
孔雀王朝的開創者旃陀羅笈多相傳是一名由飼養孔雀的家庭撫養長大的孤兒,在征服難陀王朝和擊潰塞琉古帝國後,孔雀王朝盛極一時。王室的徽章即為孔雀,直至旃陀羅笈多之孫阿育王在位時更改為獅子。但孔雀在印度仍是優雅和王權的象徵,比如蒙兀兒帝國的王座即被稱為「孔雀寶座」。
自然界中有毒的動物和植物通常顏色鮮艷,因此孔雀被認為故意服食這些毒物,通過增強對毒物的免疫使得自己的羽毛更加艷麗。在此說法的基礎上,佛教認為人可以像孔雀一樣,通過苦難鍛煉自己從而獲得智慧甘露或圓滿。[6]佛教畫像或雕塑中,孔雀明王常由孔雀馱着出現,阿彌陀佛的寶座亦由孔雀抬着。
1963年印度將孔雀定為國鳥,成為印度的國家象徵之一。[7]
緬甸
[編輯]貢榜王朝時孔雀作為王權的象徵出現在了緬甸的國旗和國徽上,之後英屬殖民地時期和日本鼓動下建國的緬甸國的旗幟也採用了孔雀的圖案。[8]
昂山素季等人創建的全國民主聯盟的黨旗上繪有一隻處於戰鬥狀態的孔雀,代表着該國民眾與軍事獨裁長達數十年的民主鬥爭。全國民主聯盟的孔雀圖案繼承自緬甸全國學生聯合會的旗幟,該聯合會以推翻英國對緬甸的殖民統治為目標,獨立前已在緬甸政壇舉足輕重,昂山素季的父親昂山也曾當選該聯合會的主席。[9]
古代希臘
[編輯]在亞歷山大征服希臘前,孔雀這種鳥類並不為希臘人所知,[10]亞歷山大的導師亞里士多德稱這種鳥類為「波斯鳥」。亞歷山大在印度初識孔雀時被孔雀的美折服,甚至下令任何殺死孔雀的人都將受到嚴懲。[11]埃里亞努斯在書中記載到,印度孔雀的體型超過在其他地區棲息的孔雀。[12]古希臘人認為,孔雀在死後肉身不會腐爛,因此將孔雀視為不朽的象徵。
希臘神話中,孔雀是女神赫拉的聖鳥,她的戰車亦由孔雀驅動。百眼巨人阿耳戈斯曾奉赫拉之命看管宙斯的情人伊俄,此時伊俄已變成一頭母牛。赫耳墨斯在宙斯的命令下設計殺死阿耳戈斯,並放走了伊俄。據奧維德說,赫拉為了表彰阿耳戈斯的忠誠,將他的百隻眼睛點綴在自己的聖鳥孔雀的尾巴上,遂使孔雀的尾巴有了眼狀的圖案。[10]
基督教
[編輯]孔雀的象徵意義被早期基督教採用,因此許多早期基督教繪畫和鑲嵌畫都出現了孔雀的圖案。尤其是在東方教會地區,孔雀作為復活節的象徵物仍在使用。[13]孔雀尾羽的「眼睛」象徵無所不見的上帝,有時也代表教會。孔雀啜飲花瓶里的水的意象也被認為是信徒在飲用永生之水。孔雀也被視為宇宙的象徵,尾羽上的「眼睛」被認為是點綴着太陽、月亮和星星的天穹。早期基督教繼承了波斯和巴比倫賦予孔雀與生命樹關聯的象徵意義,孔雀再次和不朽聯繫起來,在繪畫作品中孔雀常出現在生命樹的旁邊。
猶太教
[編輯]阿什肯納茲猶太人認為金孔雀象徵快樂和創造力,用孔雀尾羽製成的羽毛筆是作家靈感的象徵。[14]
其他用途
[編輯]美國三大廣播電視網之一的國家廣播公司(NBC)以孔雀圖案為台徽,因此該台也有「孔雀台」的暱稱,NBC的母公司NBC環球於2020年推出的線上影音流服務也取名為「Peacock」。1956年約翰·J·格雷厄姆為NBC創作了有11條尾羽的孔雀的台徽草圖,以展現豐富的色彩。隨着彩色電視節目播出時長的增加,經過多次修改的孔雀台徽於1956年5月22日首次以彩色的靜態畫面亮相。[15]如今NBC六羽孔雀版本的台徽於1986年5月12日啟用。[16]
英語中對於「一群孔雀」的說法,使用「ostentation」或「muster」作為量詞。[17]
現代英語中「Peacock」一詞可形容一個人,尤其是男性的傲慢態度或喜歡通過盛裝打扮或言行舉止吸引別人眼球。[18][19]曾出演電視劇《妙警賊探》的美國演員馬特·波莫因其在劇中扮演風流倜儻的雅賊形象,被中國大陸粉絲冠以「孔雀」的暱稱。[20]
以椎名林檎為核心的日本樂隊東京事變自2005年9月使用孔雀作為樂隊的標誌。[21]該樂隊2021年發行的專輯《音樂》收錄的第一首歌亦命名為《孔雀》。
在泰國神話中,宋干節七位女神之一的瑪霍通公主(代表星期六)坐騎為孔雀。
相關條目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Pavo Linnaeus, 1758. GBIF. [2022-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8).
- ^ Madge, S.; McGowan, P. Pheasants, Partridges and Grouse Including Buttonquails, Sandgrouse and Allies. Helm. 2002: 341–343. ISBN 978-0-7136-3966-7.
- ^ Hernowo, J. B.; Mardiastuti, A.; Alikodra, H. S.; Kusmana, C. Behavior Ecology of the Javan Green Peafowl (Pavo muticus muticus Linnaeus 1758) in Baluran and Alas Purwo National Park, East Java. HAYATI Journal of Biosciences. 2011, 18 (4): 164–176 [2020-06-19]. ISSN 1978-3019. doi:10.4308/hjb.18.4.16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9).
- ^ Erickson, K. W. Feather Craft: The Amazing Birds and Feathers Used in Classic Salmon Flies. Stackpole Books. 2017: 65–67. ISBN 978-0-8117-1779-3.
- ^ 《明史》「文武官公服:其制,盤領右衽袍,用紵絲或紗羅絹,袖寬三尺...公服花樣,一品,大獨科花,徑五寸;二品,小獨科花,徑三寸;三品,散答花,無枝葉,徑二寸;四品、五品,小雜花紋,徑一寸五分;六品、七品,小 雜花,徑一寸;八品以下無紋。...公、侯、駙馬、伯服,繡麒麟、白澤。文官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
- ^ 【愛的關鍵字】孔雀的微笑. 人間福報. 2022-04-21 [202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4).
- ^ Indian Peacock: A Symbol of Grace, Joy, Beauty and Love. [2023-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6).
- ^ Burma flag and emblems. Myanmars.net. [2012-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06).
- ^ 战斗孔雀重现江湖:缅甸学运的发展. 風傳媒. 2015-03-28 [2023-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1).
- ^ 10.0 10.1 Ovid I, 625. The peacock is an Eastern bird, unknown to Greeks before the time of Alexander.
- ^ Aelian, De Natura Animalium, book 5, chapter 21. www.perseus.tufts.edu. [2023-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4).
- ^ Aelian, De Natura Animalium, book 16, chapter 2. www.perseus.tufts.edu. [2023-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6).
- ^ "Birds, symbolic". Peter and Linda Murray, Oxford Dictionary of Christian Art (2004).
- ^ The Golden Peacock. Jewish Folk Songs. [2017-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9) (英語).
- ^ Brown, Les. The New York Times Encyclopedia of Television. Times Books. 1977: 328. ISBN 978-0-8129-0721-6.
- ^ Cheryl Dangel Cullen. Then is Now: Sampling from the Past for Today's Graphics. Gloucester, Massachusetts: Rockport Publishers. 2001: 82–3. ISBN 978-1-56496-766-4.
- ^ Lipton, James. An Exaltation of Larks. Viking. 1991. ISBN 978-0-670-30044-0 (英語).
- ^ Peacock definition and meaning. collinsdictionary.com. 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 [2023-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3) (英語).
If you describe someone, especially a man, as a peacock, you mean that they are arrogant or like dressing or behaving in a way that draws attention to themselves.
- ^ Urban Dictionary: Peacock. urbandictionary.com. Urban Dictionary. 2010-02-03 [2023-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3) (英語).
- ^ 孔雀演《美恐》第5季与Gaga谈情 兰姨退出. 新浪娛樂. 2015-03-17 [2023-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9).
- ^ 東京事変 オールタイムベストアルバム「総合」発売記念特集|東京事変を愛する8名選曲のプレイリスト. natalie.mu. 2021-12-17 [2023-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15) (日語).
延伸閱讀
[編輯][在維基數據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