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夏商周斷代工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夏商周斷代工程是一個以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相結合的方法來研究中國歷史上西周三個歷史時期的年代學的科學研究項目,是一個多學科交叉聯合攻關的系統工程。該工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九五計劃」中的一項中國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該工程正式啟動於1996年5月16日,2000年9月15日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驗收。工程成果報告簡本發表後,其結論和方法引起國內外學術界的不少質疑,最終的報告繁本(《夏商周斷代工程報告》)在2022年出版。

工程介紹

[編輯]

背景

[編輯]

中華文明具有悠久的歷史,然而真正有文獻記載年代的「信史」卻開始於西周共和元年(西元前841年),此前的歷史年代都是模糊不清的。司馬遷在《史記》裡說過,他看過有關黃帝以來的許多文獻,雖然其中也有年代記載,但這些年代都十分模糊而又不一致,所以他便棄而不用,在《史記·三代世表》中僅記錄了夏商周各王的世系而無具體在位年代。因此共和元年以前的中國歷史,事實上一直沒有一個公認的年表。第一個對共和元年以前中國歷史的年代學作系統研究工作的學者是西漢晚期的劉歆。劉歆的推算和研究結果體現在他撰寫的《世經》中,《世經》的主要內容後被收錄於《漢書·律曆志》。從劉歆以後一直到清代中葉,又有許多學者對共和元年以前中國歷史的年代進行了推算和研究。這些工作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為所用的文獻,基本上不超過司馬遷在西元前2世紀所見到的文獻,所以很難有所突破。晚清以後情況有些變化,學者開始根據青銅器銘文作年代學研究,這就擴大了資料的來源。1899年甲骨文的發現又為年代學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來源。進入20世紀後,中國考古學的發展又為研究夏商周年代學積累了大量的材料。

立項過程

[編輯]

1995年秋,國家科委(今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部)主任宋健邀請在北京的部分學者召開座談會,會上宋健提出並與大家討論建立夏商周斷代工程這一設想。1995年底國務院召開會議,成立了夏商周斷代工程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由國家科委、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科學院社科院國家教委(今教育部)、國家文物局中國科協共七個單位的領導組成,會議聘請了歷史學家李學勤碳-14專家仇士華考古學家李伯謙、天文學家席澤宗作為工程的首席科學家。1996年春,夏商周斷代工程組織了一個由不同學科的21位專家形成的專家組,並擬定了夏商周斷代工程可行性論證報告。可行性論證報告在1996年5月得到了通過。1996年5月16日國務院召開了會議正式宣布夏商周斷代工程開始啟動。這一科研項目,涉及歷史學考古學天文學、科技測年等學科,共分9個課題,44個專題,直接參與的專家學者達200人。

工程目標

[編輯]
  • 以半信史時代(夏朝西周共和元年前)的年代考據為目標:
  • 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以前西周諸王,提出較準確的在位年代。
  • 商代後期武丁以下各王,提出較準確的在位年代。
  • 商代前期,提出較基本的年代框架。
  • 夏代提出基本的年代框架。

研究課題

[編輯]
  1. 有關夏商周年代、天象、都城文獻的整理及可信性研究
  2. 夏商周天文年代學綜合性問題研究
  3. 夏代年代學研究
  4. 商代前期年代學研究
  5. 商代後期年代學研究
  6. 武王伐紂年代的研究
  7. 西周列王的年代學研究
  8. 碳-14測年技術的改進與研究
  9. 夏商周年代研究的綜合與總結

研究方法

[編輯]

夏商周斷代工程對傳世的古代文獻和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等材料進行了搜集、整理、鑑定和研究;對其中有關的天文現象和曆法記錄通過現代天文學給予計算從而推定其年代;同時對有典型意義的考古遺址墓葬材料進行了整理和分期研究,並進行了必要的發掘,獲取樣品後進行碳-14測年

結論與意義

[編輯]

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斷代工程正式公布了《夏商周斷代工程1996—2000年階段成果報告:簡本》,其中包括《夏商周年表》。《夏商周年表》定夏朝約開始於前2070年,夏商分界大約在公元前1600年(有學者列出更具體年代為公元前1556年,但仍有爭議);盤庚遷都約在公元前1300年,商周分界(武王伐紂之年)定為公元前1046年。依據武王伐紂之年和懿王的元年的確立,建立了商王武丁以來的年表和西周諸王年表。如果該工程結論順利為學術界接納的話,將為研究中國古代文明的起源和發展提出一個全新的歷史新年表

然而,在2003年8月底召開的討論《繁本》的專家會議上,不少與會學者採取了慎重的態度,他們要求對每個學術上有爭論的問題都應列出各種不同之意見,由於學者們的這一主張,已大致寫好的《繁本》未能獲得通過。不過以考古學的研究態度來說,學者們這樣的態度是合理而負責的要求,符合學術規範。今後會有更多的文物出現,支持或否定夏商周斷代工程的結論。[來源請求]

《繁本》原稿在2005—2016年階段經過持續補充修訂,2017年交給出版社。[1]2022年6月,《夏商周斷代工程報告》由科學出版社出版。[2]據出版簡介,《夏商周斷代工程報告》是對「夏商周斷代工程」9大課題、44個專題研究的綜合與總結,是在《簡本》的框架和結論的基礎上編寫修訂而成,較為全面系統地反映了「夏商周斷代工程」的實施和研究過程、取得的成果和結題後的重要新進展。

學術爭論

[編輯]

Douglas J. Keenan在《東亞歷史》(East Asian History)上發表文章質疑周懿王元年天再旦是西元前899年[3]。張立東在《面對面的對話—「夏商周斷代工程」的美國之旅》中記載在美國親耳聽到仇士華承認國內的碳-14年代鑑定結果有疑問,但是仇士華否認這一觀點。[4]

夏含夷指出夏商周斷代工程《簡本》對夏代和商代前期只提供一種概括的框架,對商代後期則提供絕對年代」,但承認這些年代不一定精確。對於「西周時代卻完全不同,從武王克商至幽王卒於驪山之下,對西周十二個國王在位年代都提供了絕對年代」,他指出新出土西周青銅器證明該年表含有許多問題,並且以成王、穆王、厲王和宣王諸王在位年代證據論證年表的具體錯誤,並稱「《簡本》的年代體系完全站不住腳,不但不能體現當時的水準,也不能做將來再進一步研究的基礎」。[5]

參見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韓寒. 探索中国上古时期的年表 《夏商周断代工程报告》发布. cul.china.com.cn. 光明日報. 2022-08 [2023-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3). 李伯謙回憶,根據簡本寫就的繁本報告初稿其實出來得很快,但將初稿交付給專家組,根據專家組意見對工程的9大課題、44個專題研究成果進行全面補充,「時間就漫長了,大約從2005年進行到了2016年底。」擬出版的報告交給出版社時,時間已是2017年。經過對內容進行全面且精心的核實與校對,科學出版社才小心翼翼地將這本書交給大眾。 
  2. ^ 中古史研究:私家书020 斥巨资,经年累月磨一剑:来了就好. [2022-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6). 
  3. ^ Keenan, Douglas. Astro-historiographic chronologies of early China are unfounded. East Asian History. 2002, 23: 61–68 [2018-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9) (英語). 
  4. ^ 荒唐科研不只为套经费. 網易新聞. [2020-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31). 
  5. ^ 夏含夷. 夏商周斷代工程十年後之批判:以西周諸王在位年代為例證. [2022-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7).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