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門橋

座標39°54′21″N 116°21′01″E / 39.905755°N 116.350322°E / 39.905755; 116.350322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復興門橋
拍攝自西二環主路
座標39°54′21″N 116°21′01″E / 39.905755°N 116.350322°E / 39.905755; 116.350322
承載復興門外大街復興門內大街
跨越西二環復興門北大街復興門南大街
地點北京市西城區月壇街道/金融街街道
命名自復興門
上游橋梁月壇南橋
下游橋梁西便門橋
設計參數
全長43.35米
寬度51.5米
歷史
完工日1974年9月
地圖
地圖

復興門橋,位於中國北京市西城區,是北京二環路的第一座立交橋

簡介[編輯]

復興門橋位於原復興門處,長安街延長線上的復興門外大街復興門內大街東西向從橋上通過,而屬於二環路復興門北大街復興門南大街南北向穿過立交橋。橋長43.35米,寬51.5米,橋梁面積2233平方米,有4條圓形匝道。復興門橋同地鐵二期同期施工,於1972年3月開工,1974年9月竣工,次年12月正式竣工驗收[1]

1997年6月,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在復興門橋東側、建國門橋西側,分別建立一座彩虹門。2017年,這兩座彩虹門的主體結構大部分杆件已有鏽蝕,內部線路老化,經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將兩座彩虹門拆除重建。重建的彩虹門位置、外形均不變,基礎是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主體結構是鋼桁架結構,燈具由霓虹燈改為LED燈。2017年11月25日凌晨開始拆除工作,2018年1月31日前重建竣工[2][3]

1999年,由首都綠化委員會建議,經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開展了林木綠地認養活動。張國立鄧婕夫婦與北京園林局綠化處聯繫後,認養了復興門橋匝道內的4塊合計10000平方米的綠地,雙方簽訂了綠地認養協議,夫婦每年為此繳納4萬元人民幣的養護、維護費用。園林綠化部門在四塊綠地中樹立了認養宣傳牌,牌上寫有張國立、鄧婕的名字。到2011年,夫婦已連續認養這4塊綠地13年,此後他們每年仍繼續認養這4塊綠地[4]

雕塑[編輯]

復興門橋四角匝道之外不遠處各有一座雕塑:

  • 和平少女》:位於復興門橋西北方向綠地內,復興門外大街北側。為大型漢白玉雕像,由潘鶴王克慶郭其祥程允賢合作[5]。1983年11月,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訪問日本, 答應以國家名義贈送一尊塑像給長崎和平公園永久陳列。潘鶴設計的《和平少女》初稿中選。但日方要求雕像基座不高於2米[6]。1985年初,潘鶴在日本工作半年,完成了日本長崎《和平少女》的創作[7]。1985年,中國政府將一對相同的《和平少女》雕塑中的一座贈送給日本長崎平和公園,以表達中國人民熱愛和平、期待中日友好的願望[8]。同年,這對《和平少女》雕塑中的另一座被安放在復興門橋西北角[9]。1986年中國發行的《國際和平年》金銀紀念幣圖案便採用了《和平少女》[10]。2004年4月,一位日本老人捐款清洗了該少女像,以紀念已去世的和該少女像很相像的女兒。2005年1月,該少女像的右手食指前端斷裂掉落,隨後被修復[9]。2006年4月8日,北京城市雕塑建設管理辦公室開始清洗長安街、王府井、二環等沿線的雕塑,清洗工作從《和平少女》開始。自2006年起,4月第二個星期六定為北京市的「雕塑清洗日」,城市雕塑將每年清洗一次[11]
  • 海豚與人》:位於復興門橋西南方向綠地內,復興門外大街南側,電教大樓(中國教育電視台所在地)正北。為大型雕塑。由崔玉琴孫賢陵王引家趙文煜合作[12]寶雞有色金屬加工廠製作。198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前夕落成。高6米,寬4.5米,造型複雜,線條流暢,表達了人與自然親密和諧的情感。這座雕塑開創了中國城市鈦景觀製作的先河[13]
  • 》:又稱《生命樹》,位於復興門橋東南方向綠地內,復興門內大街南側。1998年12月,由首都城市雕塑藝術委員會、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全國城市雕塑建設指導委員會共同組織的「新世紀的希望」城市雕塑設計方案競賽開始向全國徵稿,徵得稿件750多件,邀請入選的120多件做成立體方案,並於1999年4月2日起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新世紀的希望」城市雕塑方案展覽,由建築、規劃、園林、雕塑專家及長安街沿線單位討論。經評審及優選,推薦其中8件作品在長安街設置,1999年9月中旬全部建成,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周年。其中之一是《樹》,為大型不鏽鋼雕塑,由魯迅美術學院雕塑系霍波洋屈東群張沈洪濤等人設計,北京市貴龍雕塑有限責任公司製作。《樹》由四根穩定的樹幹支撐248隻鴿子組成的樹冠,高6米,象徵着和平和教育事業枝繁葉茂、祖國繁榮昌盛[14]
  • 馬踏飛燕》:位於復興門橋東北方向綠地內,復興門內大街北側,北京百盛購物中心(原為中國工藝美術館)正南。1999年建成。高2.5米,鑄銅材質。是1969年出土於甘肅武威雷台、被郭沫若定名為《馬踏飛燕》的青銅雕塑的大型複製品[15]

參見[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北京地方志·市政卷·道桥志. 北京出版社. 2001. ISBN 7-200-04454-7. 
  2. ^ 北京长安街彩虹门拆除重建. 新華網. 2017-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2). 
  3. ^ 长安街彩虹门拆除重建 2018年1月31日前竣工. 搜狐. 2017-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0). 
  4. ^ 张国立邓婕勤于公益 认养复兴门绿地达13年. 新浪. 2011-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5). 
  5. ^ 和平少女. 中雕網. [2018-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0). 
  6. ^ 潘鹤作品背后的秘密——访雕塑家潘鹤. 中國作家網. 2016-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0). 
  7. ^ 一尊“母亲”铜像 落户闽粤三地. 網易. 2011-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18). 
  8. ^ 兩言,日本長崎平和公園雕塑,神州學人2006(2):43-43
  9. ^ 9.0 9.1 北京著名塑像遭破坏 “和平少女”成断指. 騰訊. 2005-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17). 
  10. ^ 我國發行國際和平年紀念幣,中國金融1986(10)
  11. ^ 长安街蒙尘雕塑洗刷刷. 網易. 2006-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17). 
  12. ^ 全國城市雕塑建設指導委員會 編. 中国城市雕塑50年. 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 1999年. 
  13. ^ 鈦雕塑「海豚與人」,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1992(6):53
  14. ^ 六、城市雕塑. 北京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委員會(城鄉規劃). 2002-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17). 
  15. ^ 四、绿化美化(上). 北京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委員會(城鄉規劃). 2002-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