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叔仲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叔仲小
君主
子嗣叔仲志
諡號
父親叔仲帶

叔仲小(?—?),即叔仲穆子,諡號,名叔孫氏的別支叔仲氏,叔仲帶之子[1]

叔仲小想要離間季孫氏叔孫氏兩家,叔孫婼受三命。叔仲小對季孫意如說:「三命超過了父兄,這是不合於禮的。」季孫意如就讓叔孫婼自己辭謝。叔孫婼說若是因禍亂而討伐,我聽從命令。若不廢棄國君的命令,那麼本來就有我的位次。想和季氏打官司。季孫意如於是歸罪於叔仲小。季孫意如繼立後,對南蒯不加禮遇,南蒯與子仲、叔仲穆子合謀,打算驅逐季孫意如,把他的家產充公,讓子仲取代他的地位,南蒯則占據費地成為公臣。[2]前530年,南蒯、子仲後來失敗逃亡到齊國,季孫意如想要讓叔孫婼趕走叔仲小。叔仲小得知,不敢朝見。叔孫婼命令官吏告訴叔仲小在朝廷上等待辦公,說:「我不充當怨恨聚集的角色。」[3]

參考資料[編輯]

  1. ^ 春秋經傳集解》:穆子,叔仲帶之子叔仲小也。
  2. ^ 左傳·昭公十二年》:季平子立,而不禮於南蒯。南蒯謂子仲:「吾出季氏,而歸其室於公。子更其位。我以費為公臣。」子仲許之。南蒯語叔仲穆子,且告之故。……季悼子之卒也,叔孫昭子以再命為卿。及平子伐莒,克之,更受三命。叔仲子欲構二家,謂平子曰:「三命逾父兄,非禮也。」平子曰:「然。」故使昭子。昭子曰:「叔孫氏有家禍,殺適立庶,故婼也及此。若因禍以斃之,則聞命矣。若不廢君命,則固有著矣。」昭子朝,而命吏曰:「婼將與季氏訟,書辭無頗。」季孫懼,而歸罪於叔仲子。故叔仲小、南蒯、公子憖謀季氏。
  3. ^ 《左傳·昭公十二年》:平子欲使昭子逐叔仲小。小聞之,不敢朝。昭子命吏謂小待政於朝,曰:「吾不為怨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