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原位雜交技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RNA原位雜交 - KRT5和管家基因在人黑色素瘤FFPE組織切片中明視野和熒光顯微鏡下的可視化圖片
使用ViewRNA FISH Assays在細胞中進行多重RNA可視化
野生型果蠅胚胎在不同發育階段的原位雜交(使用駝背基因的RNA)

原位雜交化學技術(英語:In situ hybridization縮寫ISH),簡稱原位雜交,是核酸雜交技術的一種方式。其使用標記的互補DNA,RNA或修飾的核酸鏈(即探針)定位組織的一部分或部分中的特定DNA或RNA序列(即原位)。如果組織足夠小(例如植物種子,果蠅胚胎),也可以定位整個組織,細胞和循環腫瘤細胞。這與免疫組織化學不同,免疫組織化學通常是定位組織切片中的蛋白質。

原位雜交用於揭示特定核酸序列在染色體或組織中的位置,這是理解基因的組織,調節和功能的關鍵步驟。

目前使用的關鍵技術包括:用寡核苷酸和RNA探針(放射性標記和半抗原標記)與 mRNA 原位雜交;用光學和電子顯微鏡進行分析; 整體原位雜交;和熒光原位雜交檢測染色體序列等。

原位雜交技術由Mary-Lou Pardue和約瑟夫·G·加爾發明。[1][2][3]

基本原理[編輯]

兩條核苷酸單鏈片段在適宜的條件下,能形成 DNA-DNA 或 RNA-RNA 雙鏈分子,用帶有標記的 DNA 或 RNA 片段作為核酸探針,與組織或細胞內待測核酸(RNA) 片段進行雜交,然後通過放射自顯影、熒光顯微鏡觀察或酶促底物顯色的方法予以顯示,確定目的基因的 mRNA 的存在與定位情況。

參考文獻[編輯]

  1. ^ O'Connor, Clare.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Nature Education. [2018-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04). 
  2. ^ Gall, JG; Pardue, ML. Formation and detection of RNA-DNA hybrid molecules in cytological preparation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June 1969, 63 (2): 378–83. PMC 223575可免費查閱. PMID 4895535. doi:10.1073/pnas.63.2.378. 
  3. ^ Gall, Joe. Albert Lasker Award for Special Achievement in Medical Science. Lasker Foundation. [2018-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