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印級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印級茶,是指1956年至1972年期間中國雲南生產的一類普洱茶總稱。其特點為普洱茶包裝上的「茶」字以不同顏色的手工蓋印為標誌,而隨着生產單位與茶品性質不同,其口感與市場價格也有明顯差異。其中包括中國茶葉公司雲南省公司生產的第一批八中茶商標茶餅(紅印、甲乙級藍印等);勐海茶廠在1957年後生產的印級茶;以及1970年代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公司雲南省分公司生產的七子黃印中茶簡體字73青餅(小綠印)、雪印等茶品[1][2]

1972年,中國茶葉公司雲南省公司更為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公司雲南省茶葉公司,「中茶牌園茶」更名為「雲南七子餅」,正宗的印級茶停止生產。

品種[編輯]

紅印[編輯]

紅印,是指中國茶葉公司雲南省公司生產的八中茶,其「茶」字為紅色印刷,整個外包裝均為紅色,為印級茶中市場價格最高的茶品[3]。其使用勐海大葉種為主的古樹茶青,香味口感厚重[4]。其包裝應為1950年代後期的薄油紙包裝,而無光粗面錦紙包裝則為1970年代後期重新包裝(或是後期茶品)[5]

其中有一類無紙紅印,是指紅印八中茶銷售到香港後,受到香港早年倉儲與銷售習慣影響,將包裝紙剝除以儲存銷售。

甲級藍印、乙級藍印[編輯]

1950年代末期,中國茶葉公司雲南省公司生產出一批茶品,外包裝「八中茶」中的「茶」字為綠色印刷,下端有印刷「甲級」、「乙級」字樣,之後人工蓋印藍色方印,稱為「甲級藍印」、「乙級藍印」。其使用的茶青仍以勐海大葉茶為主,但較紅印比較細,口感不如紅印、價格也相對便宜[5]

大字綠印[編輯]

大字綠印,是與甲乙藍印包裝相同,但沒有印刷上甲級乙級,也沒有人工藍印。其口感與藍印、綠印接近[6]

藍印鐵餅\綠印鐵餅[編輯]

有一批普洱茶鐵餅外包裝與內飛茶字均為藍色印刷,被稱為「藍印鐵餅」;又因包裝印刷版本與「小字綠印」相同,也被稱為「綠印鐵餅」。其市場版本有十餘種,口感差異明顯,也受到較大爭議[5]

紅散[編輯]

1990年後,台灣普洱茶文化興起,許多普洱茶茶商到香港購買老茶。介於香港回歸因素,一些香港倉儲急於出清手中普洱,很多台灣商人將散裝成袋的普洱運至台灣,其茶葉以古董茶(號字茶)、印級茶與早期七子餅拼裝,坊間稱為「紅散」[5]

參考[編輯]

  1. ^ 許岸高,許運興著. 涤除玄鉴普洱茶. 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 2015.06: 62–63. ISBN 978-7-5171-0585-5. 
  2. ^ 吳家榮著. 壶韵茶香西关情. 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2013.11: 240–241. ISBN 978-7-218-09083-2. 
  3. ^ 木霽弘,胡皓明,胡波主筆. 普洱茶. 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05.07: 112–113. ISBN 7-5019-4963-8. 
  4. ^ 蔣文中,張明春編著. 中华普洱茶文化百科. 昆明:雲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6.03: 91–92. ISBN 7-5416-2311-3. 
  5. ^ 5.0 5.1 5.2 5.3 石昆牧著. 经典普洱 名词释义. 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2013.12: 117–119. ISBN 978-7-5117-1777-1. 
  6. ^ 張順高,蘇芳華主編;《書報文摘·普洱茶周刊》社,雲南省普洱茶協會,昆明民族茶文化促進會編著. 中国普洱茶百科全书 产业卷. 昆明:雲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7.03: 299–300. ISBN 7-5416-2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