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盧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盧偃(4世紀—?),范陽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晉司空從事中郎盧諶的兒子,後燕官員,范陽盧氏北祖始祖[1][2]

生平[編輯]

盧偃在慕容氏後燕擔任營丘郡太守,與兒子盧邈都以儒雅著稱[3][4]。當初盧偃的祖父盧志學習鍾繇的書法,父親盧諶又學習索靖的草書,范陽盧氏從此世世代代傳習下去,每一代都有善於書法的名聲,世代不改變專業[5][6][7][8]

多年以後,盧偃的七世孫盧思道崔儦喝酒後互相調侃,崔儦說:「盧偃和盧邈沒有名聲。」盧思道反唇相譏說:「你高祖崔靈和與曾祖崔宗伯官位低下[9]。」

家族[編輯]

兄弟[編輯]

兒子[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元和姓纂·卷三·十一模·2》:諶二子,勗、偃。勗號南祖,偃號北祖。
  2. ^ 2.0 2.1 2.2 2.3 2.4 2.5 《新唐書·卷七十三·表第十三》:五子:勗、凝、融、偃、徵。勗居巷南,號「南祖」。偃居北,號「北祖」。偃仕慕容氏,營丘太守。二子:邈、闡。
  3. ^ 《魏書·卷四十七·列傳第三十五》:祖偃,父邈,並仕慕容氏為郡太守,皆以儒雅稱。
  4. ^ 《北史·卷三十·列傳第十八》:祖偃、父邈,並仕慕容氏。偃為營丘太守,邈為范陽太守,皆以儒雅稱。
  5. ^ 《魏書·卷四十七·列傳第三十五》:初,諶父志法鍾繇書,傳業累世,世有能名。至邈以上,兼善草跡。
  6. ^ 《北史·卷三十·列傳第十八》:初,諶父志,法鍾繇書,子孫傳業,累世有能名。至邈以上,兼善草跡。
  7. ^ 《魏書·卷二十四·列傳第十二》:玄伯祖悅與范陽盧諶,並以博藝著名。諶法鍾繇,悅法衛瓘而俱習索靖之草,皆盡其妙。諶傳子偃,偃傳子邈。悅傳子潛,潛傳玄伯。世不替業。故魏初重崔盧之書。
  8. ^ 《北史·卷二十一·列傳第九》:宏祖悅,與范陽盧諶並以博藝齊名。諶法鍾繇,悅法衛瓘,而俱習索靖之草,皆盡其妙。諶傳子偃,偃傳子邈。悅傳子潛,潛傳子宏。世不替業,故魏初重崔、盧之書。
  9. ^ 《北史·卷二十四·列傳第十二》:思道與儦嘗酒後相調,儦曰:「偃邈無聞。」思道譏儦云:「高曾官薄。」
  10. ^ 《元和姓纂·卷三·十一模·2》:偃中子昭,昭元孫辯、景裕、景先,為魏、周、齊三國帝師。
  11. ^ 《太平御覽·卷一百二十七·偏霸部十一》:弘遣使賜死。命宗正馮哲、黃門盧昭典葬事於東宮。
  12. ^ 吳鋼主編. 《全唐文补遗 千唐志斋新藏专辑》.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06: 125–126. ISBN 7-80736-085-2 (中文(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