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坳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北坳
珠穆朗瑪峰的北坳位於圖中雪嶺的最低點(正中)。
海拔7,020公尺(23,030英尺)
穿過喬治·馬洛里愛德華·奧利佛·惠勒英語Edward Oliver Wheeler
蓋伊·布洛克英語Guy Bullock(1921年)
位置中國(西藏自治區)
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坐標28°00′57″N 86°55′30″E / 28.01583°N 86.92500°E / 28.01583; 86.92500
北坳在西藏的位置
北坳
北坳

北坳(英語:North Col藏語Chang La)位於西藏,指的是連接章子峰珠穆朗瑪峰山脊中一處由冰川蝕刻而成,具有鋒利邊緣的山坳。該處為東絨布冰川的起始點。

當攀登者嘗試經由西藏側的北脊攀登珠穆朗瑪峰時,會在此處建立開始攀登該峰以來的第一個營地(傳統的第四營,現代的第一營)。從大約海拔7,020公尺(23,030英尺)的北坳往上,攀登者會攀上珠穆朗瑪峰的北脊,抵達一系列位於北壁英語North Face (Everest)的較高營地。最終攀登者會從海拔8,230公尺(27,000英尺)的第四營進行最後攻頂[1]

喬治·馬洛里愛德華·奧利佛·惠勒英語Edward Oliver Wheeler蓋伊·布洛克英語Guy Bullock於1921年9月23日的英國勘查遠征英語1921 British Mount Everest reconnaissance expedition當中,首次抵達北坳;這也是首次有西方探險家涉足珠穆朗瑪峰。雖然此次發現大多歸功於馬洛里,但事實上北坳是由惠勒最先發現,一週以後馬洛里才確認該處為攀登珠穆朗瑪峰的可行路徑。隨後於1920至30年代的遠征都是藉由北坳登頂珠穆朗瑪峰[2]

1950年以前,絕大多數珠穆朗瑪峰遠征都是從西藏方向的北坳進行攀登,如今則大多轉成由尼泊爾方向的南坳進行攀登。1951年,兩名英國卓奧友峰遠征英語1952 British Cho Oyu expedition成員艾德蒙·希拉里喬治·洛威英語George Lowe (mountaineer)越過囊帕拉山口,「像幾個調皮的小學男生一樣」深入了中國領土直抵絨布,並繞入位於北坳底下的戰前舊第三營[3]

總覽[編輯]

靠近珠穆朗瑪峰的衛星照片,圖正中央為北坳。
珠穆朗瑪峰區域的手繪草圖
本圖南在上、北在下。北坳比南坳低,且離珠穆朗瑪峰頂甚遠。
北坳的立體地勢圖。
各種攀登路徑,圖中標示9是北坳,標示13是卓窮冰川英語Kangshung_Glacier,標示14是東絨布冰川,標示15是西絨布冰川,標示16是凌川峰,標示17是普莫里峰,標示18是坤布崎峰,標示20是中絨布冰川,標示24是熱補拉山坳(Raphu La, Rapiu La),標示28是(Chumbu Peak)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North Col of Mount Everest. NASA. [2020-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17). 
  2. ^ Peter Gillman (編). Everest - The Best Writing and Pictures from Seventy Years of Human Endeavour.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93: 24–25. ISBN 0-316-90489-9. 
  3. ^ George Lowe英語George Lowe (mountaineer) and Huw Lewis-Jones, The Conquest of Everest: Original Photographs from the Legendary First Ascent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2013) (pages 23,212) ISBN 978-0-500-54423-5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