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延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馮延魯
叔文
出生不詳
新安
逝世972年以後
南唐金陵
別名馮謐
職業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官員

馮延魯(?—?),又名馮謐叔文,是中國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官員。

早年[編輯]

馮延魯[1]祖先來自彭城末南渡,家住新安[2],雖然馮延巳是馮延魯的同父異母的哥哥,但他們之間關係一般。

馮延魯年輕時以其文學才華而聞名。南唐開國皇帝李昪統治期間,他和馮延巳均在李昪長子李瑤的元帥府任職。[1]他們在元帥府任職時要求廢除禁止人民販賣兒女的禁令,但李昪同意官員蕭儼的建議,反對窮人賣子為奴。同時常夢錫經常在李昪面前指責馮延巳、陳覺魏岑。李昪曾考慮將其調離李瑤身邊,但直到943年仍未行動。不久李昪重病而死。馮延巳和馮延魯負責代替李昪起草遺詔,並在其中插入了有關允許販賣兒女為奴的詔令。蕭儼向李瑤上書,指出李昪曾反對販兒女為奴。李瑤了解到實際情況確實如蕭儼所說,但決定不從遺詔中刪除該詔令。[3]

李璟時期[編輯]

福州包圍戰[編輯]

李瑤正式登基後改名李璟,將大部分權力交給了陳覺。馮延巳、馮延魯、魏岑和查文徽都與陳有密切聯繫,並在決策方面具有影響力,被時人稱為「五鬼」。馮延魯也從禮部員外郎升爲中書舍人勤政殿學士。當杜昌業聽到此消息時,他感嘆:「國家設立官位和榮譽來鼓勵其臣民。但如果一個人能夠僅靠受到皇帝的青睞而達到高位,那麼又該如何這些獎勵有才華的人呢?」[3]不過由於李璟欣賞馮延魯的才華橫溢,所以他並不認為馮延魯的升遷很快。馮延魯經常提議對外進攻。馮延巳質問他:「如果您勤奮認真,您的工作一定會得到皇帝的讚賞。您為什麼主張危險的舉動以獲取自己的利益呢?」馮延魯回答說:「我不能碌碌無為僅僅通過資歷來當上宰相!」[1]

945年,查文徽指揮軍隊進攻國都城建州[4]查最終得以占領建州,並迫使國的最後一個皇帝王延政投降。然而,國的福州仍然在軍閥李仁達手中,他只是名義上臣服於南唐,並且與後晉也有聯繫。陳覺自告奮勇願意去說服李仁達放棄對福州的控制,但最終失敗。陳隨後偽造李璟的命令,讓馮延魯率領汀州撫州信州劍州的軍隊進攻李仁達。馮延魯擊敗了李仁達的將領楊崇保,並將福州圍困。李璟又以永安節度使王崇文為東南面都招討使,指揮全部軍隊,以漳泉安撫使、諫議大夫魏岑為東面監軍使,馮延魯為南面監軍使,與陳覺一同進攻福州。但是陳、馮和魏以及其他將領留從效王建封都不服彼此。[5]李仁達隨後向吳越尋求幫助,後者派出了一支由余安指揮的水師前來支援,試圖解除南唐包圍。吳越水師抵達時,由於南唐軍在海岸守衛,吳越士兵最初無法登陸,但馮卻以為可以擊敗敵軍,允許吳越水師登陸。但是,吳越軍登陸後猛烈地向南唐軍隊進攻,以至於馮無法抵抗他們,不得不逃跑。馮逃離後,整個南唐軍遭到李仁達和吳越軍夾擊而潰敗。馮試圖用劍自殺,但被他的侍從阻止。 [6]

鑑於此次作戰失敗,李璟將失敗的原因歸咎於陳覺和馮延魯的偽造命令,並下令將陳覺和馮延魯押往金陵。李璟還寬恕了其他將領,並考慮將陳和馮延魯處死。馮延魯被押往金陵時,馮延巳對他感嘆:「你不是說不願碌碌無為地當上宰相嗎,這就是下場啊!」這句話導致了兄弟關係的惡化。不過針對福州包圍戰戰敗責任,江文蔚上書,不僅嚴厲批評了陳和馮延魯,還嚴厲批評了馮延巳和魏岑。李璟認為江在誇大其詞,一氣之下將江貶職。由於最初是宋齊丘推薦陳覺去說服李仁達,宋要求懲罰自己。李璟顯然對福州包圍戰之敗怒氣已消,因此下令將馮延魯流放到蘄州,陳覺流放到舒州。這引起了徐鉉韓熙載的反對,他們指出陳和馮延魯應該處死,但李璟沒有聽從徐和韓的意見。[1][6]

流放結束後[編輯]

後來馮延魯又被召回朝廷擔任少府監。[1]953年,李璟要派幾名官員去調查和安撫地方,馮就是李打算外派的人之一。不過徐鍇又上書,希望李璟不要外派馮延魯,並說馮在過去犯過重罪,而且缺乏才華。李璟大怒,並將徐鍇貶職。[7]馮完成安撫地方任務返回朝廷後,被任命中書舍人。後來他被任命為工部侍郎以及東都副留守。

956年,後周將領韓令坤突然襲擊南唐東都江都,並將其攻占。馮延魯為試圖免於被捕,於是剃了頭髮,穿和尚袍,躲藏在佛教寺廟防止被後周軍隊發現,但後來還是被後周士兵俘虜。[8]後周皇帝郭榮釋放了他,並任命他為給事中[1]太常卿[2]

958年,南唐將長江以北土地割讓給後周。後來郭將馮放回南唐。[9]李璟任命馮為戶部尚書[1]

960年,後周將領趙匡胤通過黃袍加身建立了宋朝。郭榮的表兄李重進揚州造反,但很快被趙匡胤擊敗。李重進尋求南唐援助,但被李璟拒絕。很快李重進在宋軍圍攻下自殺,此時趙匡胤還想渡過長江,進攻南唐。李璟先後派妹夫嚴續和馮延魯等人前往宋朝。趙匡胤指責李璟勾結叛亂分子,馮否認。不過趙匡胤最終沒有進攻南唐,馮也順利回到南唐[10]

李煜時期[編輯]

李璟去世於961年,由其子李煜繼位。李煜派遣馮延魯(此時已更名為馮謐)攜帶金、銀、絲綢和彩色紡織品前往宋朝,並宋朝匯報南唐更換新君的消息。[11]回國後,馮認為自己外交有功。李煜在宮殿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宴會,不僅親自為馮謐倒酒,還為他念詩歌和彈奏樂器。[1]

962年,馮再次前往宋朝,這一次,他希望趙匡胤能賜給他舒州田宅。趙匡胤同意了。[1]

971年,李煜派遣其弟弟李從善前往宋朝。趙匡胤在授予李從善許多榮譽的同時,將其扣留在宋都開封,不允許他返回南唐。[12]972年,李煜派馮出使開封,希望趙匡胤能釋放李從善回國。然而,馮到達開封時中風了,嚴重得無法與趙匡胤見面。趙匡胤派醫生前去看望他,並將他送回南唐。[1][2][13]馮謐返回金陵後不久就去世了[2]

注釋和參考[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十國春秋》卷二十六
  2. ^ 2.0 2.1 2.2 2.3 《宋史》卷478
  3. ^ 3.0 3.1 《資治通鑑》卷283
  4. ^ 《資治通鑑》卷284
  5. ^ 《資治通鑑》卷285
  6. ^ 6.0 6.1 《資治通鑑》卷286
  7. ^ 《資治通鑑》卷291
  8. ^ 《資治通鑑》卷292
  9. ^ 《資治通鑑》卷294
  10. ^ 《續資治通鑑》卷1
  11. ^ 《續資治通鑑》卷2
  12. ^ 《續資治通鑑》卷7
  13. ^ 《十國春秋》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