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元子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元子均
安昌王
國家北魏西魏
時代南北朝
族裔鮮卑
出生不詳
逝世不詳
諡號宣王

元子均(?—?),河南郡洛陽縣(今河南省洛陽市東)人,追尊魏景穆帝拓跋晃曾孫,北魏宗室、官員。

生平[編輯]

元子均是元脩義之子,在北魏時期官至給事黃門侍郎永熙三年(535年),魏孝武帝元脩西奔長安,元子均在西魏都督李延孫的幫助護衛下抵達關中[1][2]。元子均在西魏封安昌王,位開府儀同三司。元子均去世後,朝廷贈予司空,諡號[3][4]

家庭[編輯]

父母[編輯]

  • 元修義,北魏使持節、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尚書左僕射、雍州刺史、司空公、始平文貞公[4]
  • 盧蘭,北魏范陽郡太守盧興宗孫女,幽州主簿盧延集之女[4]

子女[編輯]

  • 元則,北周大將軍、大司徒、安昌郡公
  • 元孝矩,隋朝柱國、涇州刺史、洵陽簡公
  • 元雅,隋朝領左右將軍、集沁二州刺史、順陽良公
  • 元褒,隋朝柱國、齊郡太守、河間郡公
  • 元氏,嫁北周使持節、太師、都督中外諸軍事、柱國大將軍、大冢宰、晉盪公宇文護

參考資料[編輯]

  1. ^ 《周書·卷四十三·列傳第三十五》:自魏孝武西遷之後,朝士流亡。廣陵王欣、錄尚書長孫稚、潁川王斌之、安昌王子均及建寧、江夏、隴東諸王並百官等攜持妻子來投延孫者,延孫即率眾衛送,並贈以珍玩,咸達關中。
  2. ^ 《北史·卷六十六·列傳第五十四》:自孝武西遷後,朝士流亡。廣陵王欣、錄尚書長孫承業、潁川王斌之、安昌王子均及建寧、江夏、隴東諸王並百官等攜持妻子來投延孫者,即率眾衛送,並贈以珍玩,咸達關中。
  3. ^ 《北史·卷十七·列傳第五》:子均,位給事黃門侍郎。後入西魏,封安昌王,位開府儀同三司。薨,贈司空,諡曰平。
  4. ^ 4.0 4.1 4.2 《漢魏南北朝墓誌匯編·大周故盧太妃墓誌銘》:魏故使持節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尚書左僕射雍州刺史司空公始平」文貞公國太妃盧氏墓誌銘」太妃諱蘭,幽州范陽涿縣人也。燕王盧綰,漢祖共書;侍中盧毓,魏君同乘。」挺稱英彥,既與張華鄉里;諶有文詞,乃是劉琨中外。祖興宗,范陽太守。父」延集,幽州主簿。戶牖陳平之邑,即以建侯;淮陰韓信之家,仍為開國。衣錦\」舊鄉,此之榮矣。太妃令淑夙聞,珪璋早茂,就學女史,觀圖內則,箴管線纊,」早習其儀,絺?紘綖,有聞其禮。年十有七,歸於文貞府君。文貞羽儀宗室,」棟梁蕃屏。太妃輔佐君子,虔恭中匱,外言不入,內言不出,閫德既宣,閨儀」乃正。思其親也,則寒木生庭;孝其姑也,則江流入室。七德是備,足以事夫,」三徙既成,尤能訓子。既而魏室多故,喪亂弘多,文貞殉節元戎,忠臣天下,」封墳式墓,宛在芒山。子安昌宣王,避東陵之酷,奉西遷之駕,又以明略佐」時,乘軺服袞。而關河阻隔,卅餘年,鋒鏑交橫,死生離別,朝哭穆伯,墓哭文」伯,季氏之妻,可謂知禮。日月不居,風霜奄至,薨於長安,春秋六十有七。魏」大統十七年十月權瘞同州武鄉郡之北原。有孫孝矩,宦成名立,自魏讓」其德,周新其命,雖隔邢茅,猶為滕薛。緬尋逮事,追戀剪髮之慈;言念抱孫,」無忘誦書之訓。今關塞既同,文軌已一,仰惟魂氣,無所不之。謹以大周大象二年歲次庚子十一月癸未朔廿日壬寅奉送靈合柩,葬於洛陽芒山」之舊陵。松檟彫零,丘陵遠道,哀榮並極,存沒俱悲。乃為銘曰:」渤河西枕,常山北崎,鍾鼎相襲,公侯復始。帷彼鵲巢,惟斯麟趾,必齊之姜,」必宋之子。迓之百兩,於以言歸,辭親內傅,侍姆中闈。言容在禮,榆秋隨衣,」桑津蠶路,錦\室鴛機。貞節小君,懃勞內政,下氣怡聲,溫恭詞令。霜露哀感,」春秋虔敬,惟俎惟罍,為深為盛。其事夫也,齊眉舉食,其教子也,移機斷織。節義恭儉,勞謙謹敕,大懼滿盈,深譏抗極。在昔流寓,自魏之秦,提攜關隴,」有尊有親。歲月悠遠,為故為新,百憂俱至,唯未亡人。孫曰孝矩,唯名與器,」上將克舉,天官有貳。以此歲德,在今星次,仰惟桑梓,遷歸舊地。飄颻哥挽,」悽愴脩途,東望吾子,西望吾夫。銀蠶永臥,金棗長枯,親賓掩泣,奠送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