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供給制,是指政府軍隊實物或部分津貼的形式發放薪酬

在軍隊中,通常會實行這種制度,軍人日常過集體生活。除工資外,由軍隊後勤為軍人提供飲食制服日常生活用品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曾在政府工作人員中實行過供給制。此後,除軍隊外,運動員培訓亦使用供給制。國府遷台後,為改善「台灣公教人員、生活條件不佳」問題,中華民國政府在1952年頒布《中央文職公教人員生活必需品配給辦法》,配發公教人員日常用品,而這一制度一直沿襲至今。

由來 中國共產黨早期在農村革命根據地物資極端匱乏,由政府發給生活必需品, 保證最低生活需要, 並且大體上採取平均分配的辦法, 隨 着戰爭時間的延長,逐漸形成了制度。人們給它起了個名字叫做「供給制」。

特點

  1. 直接分配
  2. 按人分配
  3. 限額分配[1]

誤解 供給制並非共產主義社會的「各取所需」,供給制是在菲薄的物質基礎上實行的,而共產主義的各取所需, 是在社會產品極大豐富的物質 條件下實現的。

  1. ^ 許文蕙. 论供给制. 1981: 43–47 [2024-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