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讨论:Ddonlien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您好,Ddonlien!欢迎加入维基百科!

感谢您对维基百科的兴趣与贡献,希望您会喜欢这里。除了欢迎辞以外,也请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权问题解答
贡献内容必须是您所著或获得授权
并同意在CC-by-sa-3.0和GFDL条款下发布
手册
手册
问号
问号
有问题?请到互助客栈询问,或在我的对话页提出。别忘记:讨论后要签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个波浪纹“ ~~~~ ”。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 留言2015年4月30日 (四) 07:53 (UTC)[回复]

2017年9月[编辑]

您好,当您在所有讨论页或开头是“Wikipedia:”的页面中参与讨论时,例如Talk:电吉他,请记得在您的留言结尾加入四个波浪号标记(~~~~,可使用按钮)来签名,使系统自动将您的用户名或IP地址以及发表评论的时间加入到页面中。这些信息在参与讨论时对其他人将很有用。谢谢您的参与。 --Suaveness留言2017年9月22日 (五) 05:41 (UTC)[回复]

请勿转换内文繁简体[编辑]

您好,感谢您在电吉他的贡献。不过注意到您在“Special:diff/46293742”转换了内文的繁简体,这个动作在维基百科是没有必要、且容易引起纷争的。维基百科会自动依读者设定显示不同字体和地区词(結他、吉他),因此,除非是为了正常转换地区词,我们通常禁止对内文作纯繁简上的更动。谢谢。—— 烈⁠羽 2017年9月23日 (六) 01:25 (UTC)[回复]

谢谢指出我的问题,事实上我还有一些问题[编辑]

本来没意识到有这个问题存在,因为几乎没有参与编辑wiki的经验,以后会注意这个问题。另外回复讨论是只能这样在讨论区进行源代码编辑吗我暂时都是这么操作。关于英文页面资料的翻译,英语页面的电吉他内容非常详细,但目前我还没有时间对类似于“吉他的故事”之类的内容逐一翻译,应该会在把基础性的东西写完以后再弥补那些文字内容。此外想知道如果我在翻译里搜索Electric Guitar并进行翻译,会对这个简体中文版的页面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谢谢。Ddonlien留言2017年9月23日 (六) 01:51 (UTC)[回复]

大部分的讨论区是这样没错,个人的讨论页可以从偏好设定改成Flow,虽然我个人目前不是很推荐(很多功能还没完善)。印象中翻译已存在页面的话,它会提示目标页面已存在,请发布到不同的标题。我不确定能否盖过原本页面,不过如果被挡掉的话,可以先发布到个人的沙盒,再手动并过去。—— 烈⁠羽 2017年9月23日 (六) 02:06 (UTC)[回复]
那我可能优先考虑翻译了复制过来直接编辑这个页面吧,另外由于介绍电吉他会涉及到很多其他周边设备的品牌、产品介绍,但本文中的达达里奥、Ernie Ball在外国页面都有了,中文页面还没有建立,我之前挂外部链接到en的wiki显示都是正常的但现在保存了都是红字,不能创立中文页面然后重定向到外语页面吗?Ddonlien留言2017年9月23日 (六) 02:13 (UTC)[回复]
别挂在外部链接、创重定向或直接连结(现在在条目空间禁用),用“Template:tsl”。不过还是教下,这样“en:English”可以直连到其他语言。en是英语版代码。—— 烈⁠羽 2017年9月23日 (六) 02:41 (UTC)[回复]

关于编辑的一些建议[编辑]

您好,我是User:西瓜玩偶,最近一直在关注您在电吉他条目的作出的编辑,并且作出了一些改进。非常感谢您对电吉他条目作出的贡献!但是有一些小问题不得不在这里指出:

  1. 请注意文章的来源。目前文章的内容大多翻译自Warmoth电吉他定制网站。然而这样的商业网站中的内容并不能保证可靠性,所以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请使用更加可靠的来源。例如:电吉他历史研究的论文、中立的介绍电吉他历史的书籍等。另外,Warmoth网站中的某些文字并不客观,大多数是吉他手主观的感觉。除非大多数人都有相同的感受,并且被可靠的来源所证实,否则百科全书中不能收录这样的内容。
  2. 请注意文章的分段。文章的每一个段落均有一个主旨,其中所有的内容均需要与段落主旨直接相关。然而在“琴颈”一段中,描述的文字即有对于“琴颈”的描述,也有对于“指板”的描述。建议在类似的情况下将其分成“琴颈”和“指板”两个段落。
  3. 请注意文章前后的逻辑关系。“琴弦”一段的第三自然段介绍了琴弦的材料,第四自然段介绍了有效弦长,然而在倒数第二自然段又介绍了琴弦的材料。建议在翻译结束之后调整段落的顺序,以便使上下文逻辑关系清晰。
  4. 请注意文章的排版。在“琴颈”这一章节中,有一些项目使用了粗体,例如:“琴颈长度”、“指扳(注意错别字,应为‘板’)”、“品格数量”;另外一些并列的项目却没有使用粗体,例如:“材料”、“琴枕宽度”、“指板曲率”等。类似的问题在其他章节中也存在。
  5. 请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尤其是英文括号与中文括号的区别。例如:“(一定程度上)”这里使用了英文括号,“(Les Paul)”这里使用了中文括号。

关于第1点,如果仅仅参考Warmoth上的信息,也有可能会犯一些知识性的错误。例如,电吉他琴弦是否有包卷与琴弦的型号有关,例如D'ad­dario EXL148的3弦有包卷,并非如同文中所述,1、2、3弦是实心钢丝。

至于电吉他组成部分的介绍图片,我已在我的讨论页面上作出了回复。如果还有问题的话,欢迎在IRC频道上讨论。

祝您编辑愉快! 西瓜玩偶留言2017年9月27日 (三) 00:32 (UTC)[回复]

感谢对我编辑错误做出的修改[编辑]

确实目前我的内容来源基于有限的经验和资源站点,有所失准能有人修改十分感谢。至于指板和琴颈的部分,由于通常在制造过程中最后是一一整个成品的形式产出,因此分在一类,但分开分类也值得考虑。排版问题是出于有时候赶工没时间修改之后又忘记,感谢修正。

请补充文件File:电吉他琴颈形状.png的版权或来源信息[编辑]

欢迎参与维基百科。您所上载的文件File:电吉他琴颈形状.png由于没有注明上载页面所要求的所有信息,将作快速删除处理。请通过编辑图片的描述页面补充所需的所有信息,包括填写上载页面的虚线框内所有栏目,以及使用了适当的版权标志。如果您仍然不清楚如何填写,建议使用文件上传向导按要求重新上传文件。维基百科严格规范图片上载手续,是为了避免侵犯版权所致,多谢您的注意和合作。--Wcam留言2018年1月31日 (三) 12:44 (UTC)[回复]

请补充文件File:电吉他琴颈形状.png的版权或来源信息[编辑]

欢迎参与维基百科。您所上载的文件File:电吉他琴颈形状.png由于没有注明上载页面所要求的所有信息,将作快速删除处理。请通过编辑图片的描述页面补充所需的所有信息,包括填写上载页面的虚线框内所有栏目,以及使用了适当的版权标志。如果您仍然不清楚如何填写,建议使用文件上传向导按要求重新上传文件。维基百科严格规范图片上载手续,是为了避免侵犯版权所致,多谢您的注意和合作。--Wcam留言2018年1月31日 (三) 12:44 (UTC)[回复]

请补充文件File:Guitar Headstock.png的版权或来源信息[编辑]

欢迎参与维基百科。您所上载的文件File:Guitar Headstock.png由于没有注明上载页面所要求的所有信息,将作快速删除处理。请通过编辑图片的描述页面补充所需的所有信息,包括填写上载页面的虚线框内所有栏目,以及使用了适当的版权标志。如果您仍然不清楚如何填写,建议使用文件上传向导按要求重新上传文件。维基百科严格规范图片上载手续,是为了避免侵犯版权所致,多谢您的注意和合作。--Wcam留言2018年1月31日 (三) 12:44 (UTC)[回复]

请补充文件File:Guitar Headstock.png的版权或来源信息[编辑]

欢迎参与维基百科。您所上载的文件File:Guitar Headstock.png由于没有注明上载页面所要求的所有信息,将作快速删除处理。请通过编辑图片的描述页面补充所需的所有信息,包括填写上载页面的虚线框内所有栏目,以及使用了适当的版权标志。如果您仍然不清楚如何填写,建议使用文件上传向导按要求重新上传文件。维基百科严格规范图片上载手续,是为了避免侵犯版权所致,多谢您的注意和合作。--Wcam留言2018年1月31日 (三) 12:44 (UTC)[回复]

请补充文件File:指板曲率.png的版权或来源信息[编辑]

欢迎参与维基百科。您所上载的文件File:指板曲率.png由于没有注明上载页面所要求的所有信息,将作快速删除处理。请通过编辑图片的描述页面补充所需的所有信息,包括填写上载页面的虚线框内所有栏目,以及使用了适当的版权标志。如果您仍然不清楚如何填写,建议使用文件上传向导按要求重新上传文件。维基百科严格规范图片上载手续,是为了避免侵犯版权所致,多谢您的注意和合作。--Wcam留言2018年1月31日 (三) 12:44 (UTC)[回复]

请补充文件File:指板曲率.png的版权或来源信息[编辑]

欢迎参与维基百科。您所上载的文件File:指板曲率.png由于没有注明上载页面所要求的所有信息,将作快速删除处理。请通过编辑图片的描述页面补充所需的所有信息,包括填写上载页面的虚线框内所有栏目,以及使用了适当的版权标志。如果您仍然不清楚如何填写,建议使用文件上传向导按要求重新上传文件。维基百科严格规范图片上载手续,是为了避免侵犯版权所致,多谢您的注意和合作。--Wcam留言2018年1月31日 (三) 12:44 (UTC)[回复]

邀请您参加中文维基百科第十六次动员令[编辑]

第十六次动员令邀请函
维基娘——第十六次动员令的吉祥物
维基娘——第十六次动员令的吉祥物

亲爱的维基百科用户Ddonlien您好:

感谢您对维基百科的贡献。第十六次动员令正在2018年7月7日至9月9日期间举行,目的为提升中文维基百科的条目品质及数量,现诚邀阁下参与,共襄盛举。

详细动员事项请参见第十六次动员令主页,您也可以从动员令说明书中了解什么是动员令。参加动员令前,请先参考主页的报名指引(用户可在即日起报名)。

本次动员令分为大、中、小动员令三类。大动员令是可以在任何主题中贡献的动员令项目。中动员令的主题包括文物遗产、体育及行政区划,而小动员令的主题则包括基础条目及传统百科全书条目、文学、工程技术及生物学。

希望各位收到本邀请函的维基人能将{{subst:动员令}}转贴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或参考查询联系),如果您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响应本次动员令、积极建立新条目,也请帮忙散发动员令,因为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历次动员令成败之关键,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维基的服务、品质及数量!非常感谢您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