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Shangkuanlc/中文棒球维基好用性研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图书资讯学期刊资料库[编辑]

台湾棒球维基网站推展成效探讨[编辑]

  • 作者:林信成;林瑜娴
  • 出处:教育资料与图书馆学
  • 文件类型:期刊文献
  • 语文:中文
  • 出版日期:2007冬
  •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台湾棒球维基馆成立两年馀之发展成效。首先,本研究分析2005/4/14至2007/8/19期间之相关数据,发现:(一)网站浏览量共3600多万次,其中74%来自前20%的高流量页面;浏览量月成长率平均值约15%;(二)注册使用者月成长率平均值约33%,虽已有880馀位,但编写10次以上者仅163人,只占18.43%,却完成了高达91%的内容,而使用者中1.9%的17位核心使用者更贡献了80.8%的主要内容;(三)页面月成长率平均值约6.06%,在一万多个内容页面中,每日平均被浏览10次以上的仅有915页。其次,本研究针对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一)受访者以年轻球迷居多,平均年龄24.8岁;(二)受访者有64%未注册帐号,多数原因为只做短暂的查询;(三)受访者仅有34%曾参与写作,其动机以增进内容丰富性占多数。此外,本文综合多项指标,提出一个客观的核心页面评定准则,并建议台湾棒球维基馆在进一步掌握使用者特性后,应加强内容品质之提升,并积极推展具历史传承、知识深化等价值之内容,以平衡目前较偏重于当代职棒明星之走向。

Wiki资讯架构之可用性评估:以台湾棒球维基馆为例[编辑]

  • 作者:官欣莹
  • 文件类型:学位论文
  • 语文:中文
  • 出版日期:2008
  • 出版地:台北县淡水镇
  • 毕业学校系所:淡江大学资讯与图书馆学系暨研究所
  • 学位类别:硕士
  • 指导教授:林信成
  • 摘要:本研究主要探讨台湾棒球维基馆的资讯架构之可用性,借由不同wiki网站的内容分析,综观其网站的资讯架构建构概况,并采用网路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台湾棒球维基馆的社群对于网站的可用性满意度,并且运用放声思考法深度探讨使用者在操作上的实际行为。以量化与质化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确实探讨其资讯架构的可用性情形。 本研究结果如下: 一、网站资讯架构的可用性仍有改进的空间。 二、应加强搜寻功能提高网站资讯的能见度。 三、他站资讯架构与首页设计颇具参考学习之价值。 四、资讯架构的功能会产生相互影响之作用。 五、社群共识为建立wiki网站资讯架构之基础。根据研究结果,本研究另提出下列三项建议: 一、透过系统的升级改善以符合使用者需求。 二、定期检视网站搜寻记录档(search logs)以辅助搜寻系统的不完善。 三、透过教育训练提升社群资讯架构素养。 四、持续进行检测维持网站优良品质。

从使用者角度探讨中文wiki网站成功因素之研究[编辑]

  • 作者:陈俊佑
  • 文件类型:学位论文
  • 语文:中文
  • 出版日期:2009
  • 出版者:淡江大学资讯与图书馆学系硕士班
  • 出版地:台北县淡水镇
  • 毕业学校系所:淡江大学资讯与图书馆学系硕士班
  • 学位类别:硕士
  • 指导教授:林信成
  • 摘要:部份中文wiki网站经常会面临一个严重问题:在建立一段时间之后,使用者不再前来编辑,使得内容发展呈现停滞状态。为减少上述情形的发生,本研究一方面对具规模的中文wiki网站进行内容分析,以了解其共同特征;另一方面,再对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对使用者而言,中文wiki网站的成功因素为何。最后,本研究得出以下结果:
    1. 大部份具规模的中文wiki网站在“wiki软体”、“建站日期”、“版权”与“编辑模式”上有共同点存在:wiki软体多数采用MediaWiki、建站日期在2005年之后、版权为公用授权与编辑模式可提高使用者编辑意愿。
    2. 中文wiki网站成功因素为“内容的可用性”、“社群的维持与成长”与“系统的亲和力”。
    3. 使用者的性别与使用经历的不同会影响到对中文wiki网站成功因素的认知。

数位典藏网站成立非营利组织之行动研究─以台湾棒球维基馆为例[编辑]

  • 作者:谢斐帆
  • 文件类型:学位论文
  • 语文:中文
  • 出版日期:2011
  • 出版者:淡江大学资讯与图书馆学系硕士班
  • 出版地:新北市
  • 毕业学校系所:淡江大学资讯与图书馆学系硕士班
  • 学位类别:硕士
  • 指导教授:林信成
  • 摘要:由于国科会推动之“数位典藏与数位学习国家型科技计画”即将进入尾声,身为该计画典藏单位之一且付出心血建置的数位典藏网站─“台湾棒球维基馆”,为避免在不久的将来失去主要的经费补助来源后会造成无法继续维运,故本研究主要目的为透过行动研究来严谨且有系统地为“台湾棒球维基馆”申请成立一个非营利组织,一方面从中学习非营利组织之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以求继续将“>台湾棒球维基馆”营运下去。本研究结论如下:
    1. 非营利组织运作中组织之精神面、组织之策略面、组织之架构面与组织之资源面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2. 申请成立非营利组织需注意五项要点与至少经十个步骤
    3. 依我国法律体制,“台湾棒球维基馆”较适合成立“社团法人”
    4. “台湾棒球维基馆”于申请成立非营利组织时遇到三个状况,且未来成立时,可能遭遇三方面问题而本研究提出之建议有四点:
      1. 借由订定清楚明确之使命目标以建立成员之共同感并透过集体合作执行任务以达组织承诺与社群期待
      2. 积极参与外界举办之相关活动或自行举办活动以寻得曝光之机会
      3. “台湾棒球维基馆”未来依组织规模建立所需之成员
      4. 借由与各界合作以进一步取得各种资源

Wiki网站作者生产力与其引用关系之研究:台湾棒球维基馆为例[编辑]

  • 作者:洪铭禅
  • 文件类型:学位论文
  • 语文:中文
  • 出版日期:2010
  • 出版者:淡江大学资讯与图书馆学系硕士班
  • 出版地:台北县
  • 毕业学校系所:淡江大学资讯与图书馆学系暨研究所
  • 学位类别:硕士
  • 指导教授:林信成
  • 摘要:本研究旨在利用资讯计量学的方法探讨“台湾棒球维基馆”网站自2005年4月14日至2010年4月31日期间,网站编辑者与内容页面生产力的分布情形,并进一步探讨高产量编辑者和页面生产力与被连引的次数是否呈现正相关。研究的内容包括内容页面的分布情形、编辑者生产力的分布情形、编辑者共同协作之情形以及生产力与被连引的关系。 研究结果归纳如下:
    1. “台湾棒球维基馆”网站内容页面的分布,近似符合布莱德福分区原则。经由布莱德福定律界定之核心页面共计382页,以人物类别居多,其次是赛事类别。
    2. 以洛卡定律、普莱斯平方根定律以及80/20法则检验编辑者生产力分布之情形,研究结果发现皆不符合定律。
    3. “台湾棒球维基馆”网站协同创作的情形以2至3位最为普遍,由2位编辑者共同编写的页面数约占19.3%;由3位编辑者共同编写的页面数约占16.4%;单一编辑者的页面数则约占13.7%。 *#利用皮尔森相关系数和史匹尔曼等级相关系数检测高产量页面与被连引的关系,结果显示页面生产力与被连引的次数不具相关性。
    4. 采用皮尔森相关系数和史匹尔曼等级相关系数检测高编辑者生产力与被连引的关系,结果显示编辑者生产力与被连引的次数具有高度正相关。

Wiki协作系统之可用性研究:以台湾棒球维基馆为例[编辑]

  • 作者:陈莹洁
  • 文件类型:学位论文
  • 语文:中文
  • 出版日期:2009
  • 出版地:台北县
  • 毕业学校系所:淡江大学资讯与图书馆学系暨研究所
  • 学位类别:硕士
  • 指导教授:林信成
  • 摘要:本研究主要探讨以Wiki协作系统建置的台湾棒球维基馆之可用性研究,依Wiki金三角模式作为建站基础,以系统实作法、启发式评估法、焦点团体法及查询过程记录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上述各式可用性评估法作为建置本站前、中、后期之评估方式,并借此探讨Wiki协作环境运作模式下,建置网站时需考虑的面向为何,并依此评估结果作为改善资讯架构之设计。根据研究及可用性评估结果,提出相关具体建议,综合规划与设计问题,提出“台湾棒球维基馆”网站企划、架构及规划原则,并给予Wiki协作系统网站规划与经营发展之参考原则。本研究结果综述如下:
    1. 台湾棒球维基馆之网站资讯架构设计、网页检索设计、网页介面设计、网页视觉设计架构与规划原则。
    2. 网站呈现应妥善规划且随时代趋势修正。
    3. 持续进行网站的可用性评估是网站长期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
    4. 内容专家的重要性且内容与知识组织上之质与量间的平衡点应兼具。
    5. 人与管理是Wiki协作系统成功与否之核心要素。
    6. 检索记录档发现,检索词以棒球人物最热门(占65.44%)、检索语言日趋多元化、检索者输入有误为检索不到资讯的最大主因。
    7. 进阶搜寻引擎的重要性。

Wiki扩充模组之开发与应用:以台湾棒球维基馆为例[编辑]

  • 作者:詹凯博
  • 文件类型:学位论文
  • 语文:中文
  • 出版日期:2009
  • 出版地:台北县
  • 毕业学校系所:淡江大学资讯与图书馆学系暨研究所
  • 学位类别:硕士
  • 指导教授:林信成
  • 摘要:随著自由软体日渐盛行,采用其建置资讯系统的网站越来越多,但自由软体并无法完全满足系统与使用者需求,尚须倚赖客制化服务来弥补其不足之处。基于上述动机,本研究主要针对以自由软体建置的台湾棒球维基馆为对象,采用雏型法与套装软体应用法进行Wiki扩充模组之开发与应用,盼借此改善系统功能使得网站维运更为完善。 本研究由观察法、焦点团体法及系统管理者角度等三个面向进行Wiki系统需求分析,接著进行扩充模组之选择与评估,最后则进行系统实作并让使用者实际操作以获得回馈意见。经由系统实作以及与使用者互动经验,本研究结论如下:
    1. 确实能针对现阶段系统需求与不足之处作改善
    2. MediaWiki提供的扩充模组确实可省去自行开发的成本三、自行开发扩充模组使得网站更易于管理四、事先进行扩充模组之选择与评估有利于系统发展依据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1. 焦点团体对象可扩展至社群
      2. 考虑升级MediaWiki软体之前可先以扩充模组改善系统功能
    3. 积极提供使用者新的系统功能四、自行开发扩充模组考虑以MediaWiki提供的扩充模组形式开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