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Pbdragonwang/台湾宗教设施拆迁列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湾宗教设施拆迁列表主要收录在台湾各地因外来因素[注 1],而遭到拆除(包括部分拆除)或另地重建的宗教设施。此外因为冲突事件等外来因素而遭到刻意拆毁破坏者也收录在此列表。

清单[编辑]

全拆[编辑]

名称 所在地 拆除年代 重建年代 说明
艋舺清水岩 台北市万华区 1853年(咸丰三年) 1867年(同治六年) 顶下郊拼中,三邑人对安溪人施压,要求同意烧毁祖师庙以便其攻打同安人,但事后三邑人毁弃协助重修庙宇的约定。该庙在同治六年(1867年)开始重修,到了光绪元年(1875年)才完工。
台北大天后宫 台北市中正区 1912年(大正元年) 台风破坏难以修复而拆除。原址后来成为儿玉后藤纪念馆(今日国立台湾博物馆)。据说天后宫大妈神像被唐景崧带离台湾,二妈神像则被带到三芝福成宫供奉[1]:19
大埔福德祠
台南市中西区 1914年(大正三年) 1948年(民国37年) 因改建开山神社而被拆除。也有说法是昭和十六年(1941年)开辟道路时拆除。此外也有大正时是拆庙,昭和时是拆寄祀神像的民宅的说法。
台南西来庵 台南市中西区 西来庵事件
安平开台天后宫
台南市安平区 1918、1919年(大正七、八年) 1962年(民国51年) 明治年间被日本政府充作宪兵宿舍与校舍,安平居民曾试图索回庙宇但未成[2]:101。民国51年(1962年)于现址重建,民国55年(1966年)落成[2]:101
龙泉井庙
台南市东区 1930年(昭和五年) 1931年(昭和六年) 旧庙在市区改正时遭到拆除
三甲三爷宫
台南市仁德区 1934年(昭和九年) 1935年(昭和十年) 因道路开辟而拆迁。原址在仁德区农会仓库附近[3]:967[4]:181
桃园十五街庄福德宫 桃园市桃园区 1936年(昭和十一年) 1951年(民国40年) 因道路拓宽而拆迁[5]:48
冈山寿天宫
高雄市冈山区 1937年(昭和十二年) 1947年后(民国36年后) 以整治阿公店溪、整修街道为由拆除。原址在冈山区维仁路与平和路交叉口,二次大战后于冈山神社原址上重建[6][7]
善化庆安宫
台南市善化区 1942年(昭和十七年) 1947年(民国36年) 因要将“湾里御舍营所”周边整建成“北白川宫能久亲王湾里街御遗迹所”而拆庙[8]:164[9]:229[2]:218[10]:188
艋舺新兴宫 台北市万华区 1943年(昭和十八年) 1948年(民国37年)[1]:33 因开辟防空道路被拆除后,神像等文物被信众安奉到龙山寺后殿[1]:25。二次大战后,于1948年迁入弘法寺[1]:33
茑松脚开农宫
台南市仁德区 昭和年间 1959年(民国48年) 庙中神农大帝与中坛元帅神像被藏于信徒家中[3]:965
白河福安宫
台南市白河区 昭和年间 1946年(民国35年) 皇民化运动期间福安宫被拆毁后改建成白河警察派出所底下的“联合保甲事务所”,神像被收到新营郡役所警察课[2]:169
富冈海神庙
台东县台东市 1970年(民国59年) 1970年(民国59年) 兴建空军志航基地而拆迁。由中华民国空军协助重建[11][12]
总禄境下土地庙
台南市北区 1983年(民国72年) 1984年(民国73年) 开辟道路(忠义路三段)而拆迁

部分拆除[编辑]

注释[编辑]

  1. ^ 非信徒自发性的拆除、迁移。

参考来源[编辑]

  1. ^ 1.0 1.1 1.2 1.3 王美文 编著. 《閱讀台北天后宮》 第二版第二刷. 台北天后宫管理委员会. 2010-06. ISBN 978-986-81193-1-4. 
  2. ^ 2.0 2.1 2.2 2.3 张耘书. 《臺南媽祖信仰研究》.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3-12. ISBN 978-986-03-9415-3. 
  3. ^ 3.0 3.1 宋义祥 主修. 《仁德鄉志》. 仁德乡公所. 1994. 
  4. ^ 范胜雄 等著. 《東都垂萬年:臺南市南疆文化特展圖錄》. 台南市: 台南市文化资产保护协会. 2015-01. ISBN 978-986-91701-0-9. 
  5. ^ 王雅慧、许丽芩、黄进仕 撰文. 《桃氣神仙里長伯──桃園市土地公文化故事》. 桃园市公所. 2009-07. ISBN 978-986-01-8503-4. 
  6. ^ 罗秀春. 兩岸神明聯誼10/岡山壽天宮媽祖廟 神佛多元. 人间通讯社. 2013-12-25 [2016-06-30] (中文(台湾)). 
  7. ^ 陆琼娟. 岡山壽天宮 廟埕文化搞很大. 《中华日报》. 2014-08-19 [2016-06-30] (中文(台湾)). 
  8. ^ 凃顺从. 《南瀛古廟誌》. 台南县立文化中心. 1994-04. ISBN 957-00-3357-6. 
  9. ^ 张溪南. 《南瀛老街誌》. 台南县政府. 2007-08. ISBN 978-986-00-9689-7. 
  10. ^ 张耘书. 《貫古通今臺19甲:從太子宮到龜洞》.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12. ISBN 978-986-04-3026-4. 
  11. ^ 海神廟. 教育大市集. [2017-02-10] (中文(台湾)). 
  12. ^ 郭兆伟. 媽祖 王爺多元多典故的台灣海神系統 (PDF). 台湾海洋教育中心. 2016-11-28 [2017-02-10]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