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便当领取者/中华民国国军师番号溯源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现今中华民国陆军旅级以上单位番号列表[编辑]

陆军第六军团[编辑]

陆军第六军团指挥部本部“前锋部队[编辑]

1950年6月1日成军
指挥机构:淞沪防卫司令部、舟山防卫司令部、第十三军司令部、第九兵团司令部组合成“北部防守区司令部”。
实兵部队:99军、54军组合成“东部防守区司令部”

  • 战斗序列
    • 国民革命军第13师(1950年10月进驻马祖)
    • 国民革命军第92师(1950年6月进驻马祖)

1953年8月1日,东部防守区司令部变更驻地为台中成功岭,并更名为预备兵团司令部
1954年5月1日,北部防守区司令部、预备兵团司令部 组合成 陆军第一军团司令部,并于同年6月将办公处自台北公馆移至桃园中坜龙冈;7月1日正式成军。
1976年元旦变更番号为“陆军第三军团”。同年8月16日,变更番号为“陆军第六军团司令部”;2005年精进案生效后更衔为现名。

陆军第六军团直属部队

  • 炮兵第21指挥部“金鹰部队
  • 化学兵第33群
  • 工兵第53群
  • 资电兵第73群
    • 2017年7月1日因应第四军种资通电军成立,现今隶属于资通电军资通支援第一大队

关渡地区指挥部虎啸部队[编辑]

  • 国民革命军陆军警卫第一师、警卫第二师
  • 当时下辖:106旅、108旅
  • 参与淞沪会战,配属在中央作战军第九集团军第78军底下,军长由师长宋希濂兼任。
  • 参与南京保卫战,受唐生智节制,主要防守下关地区。
  • 抗战后期改隶第20集团军第54军,主要参与芒友会师前中国方面的西南方向作战序列。
  • 参与龙陵战役战绩卓著,获颁荣誉虎旗乙面。
  • 1946年,因裁军协议下整编为“整编第36旅”,隶属于整编第54师,并投入华东战场,作为进攻胶东的主力部队。
  • 1947年9月,参与平度战役。
  • 1947年12月,参与莱阳战役,整编106团全部以及整编108团第一营遭到歼灭,106团团长胡翼烜率部死守十数日,最后仅17人突围,以一团之孤军独拒共军3个纵队的围攻,其精神堪为国军之表率。
    • 莱阳一役后重建106团,因整编第54师主力北调,故转隶整编第45师,守备青岛。
  • 1948年11月,恢复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六师之番号,隶属于由整编第45师恢复番号后的国民革命军第五十军
  • 1949年6月,参与青岛大撤退,撤退至广东。
  • 1949年10月下旬,参与广东战役并遭到共军第43军重创,师长李成忠被俘,残部随第50军撤退至海南岛。
  • 1950年海南岛易手后,第50军撤退来台湾。
  • 1951年因番号整编迭次,番号历史衔接困难。
  • 1952年,以国民革命军第50军军部合并陆军147师的一个团,合并后重整成为陆军步兵第二十六师
  • 1959年4月,执行“前瞻计画”改编为陆军前瞻步兵师。
  • 1969年12月,执行“嘉禾一号专案”改编为陆军野战重装步兵师。
  • 1972年7月,执行“龙平演习”与陆军步兵第二九二师进行师对抗。
  • 1976年1月,改番号为“陆军步兵第三十五师”。
  • 1976年8月,改番号为“陆军步兵第二二六师”。
  • 1979年11月,执行“汉阳演习”全国实兵防卫作战演训。
  • 1979年12月,执行“顺风演习”与陆军步兵第二八四师进行防务交接,自台北关渡移防金门南雄。
  • 1980年6月,执行“开平演习”与陆军步兵第二九二师进行师对抗。
  • 1981年1月,执行“黄海演习”与陆军步兵第二八四师进行防务交接,由台北关渡移防金门南雄。
  • 1983年1月,执行“武德演习”与陆军步兵第二八四师进行防务交接,由金门南雄移防台北并进驻关渡,担任中枢外围防卫任务(关渡师)。
  • 1984年1月,执行“长荣演习”与陆军步兵第三三三师进行师对抗。
  • 1984年5月,执行“永固专案”纳编台湾警备总司令部第一总队。
  • 1987年,执行“长胜演习”与陆军步兵第三三三师进行师对抗。
  • 1988年10月10日,参加“光武演习”双十节国庆阅兵大典。
  • 1989年5月,执行“长泰二号演习”与海军陆战队陆战第六六师进行师对抗。
  • 1991年10月10日,参加“华统演习”双十节国庆阅兵大典。
  • 1998年10月1日,因应精实案,于台北关渡改编为“陆军第二六师指挥机构”。
  • 2007年1月1日,因应精进案,将下辖陆军步兵第一七八旅(淡海旅)、陆军步兵第一七六旅(基隆旅)合并后缩编为“陆军关渡地区指挥部”。

陆军兰阳地区指挥部黄龙部队[编辑]

尚未修改完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