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张远 (维基人)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源不可靠部分[编辑]

维基个人用户页当第一手来源使用,我也是取历史版本,不可能有修改问题。你所谓的T客邦是部落格,只是你自己的想法,更别说这篇还有在杂志上发表。--KOKUYO留言2018年2月17日 (六) 04:03 (UTC)[回复]
那请你改放杂志文,而非T客邦。--Outlookxp留言2018年2月17日 (六) 04:07 (UTC)[回复]
有必要吗?把这个当成部落格,是你自己一厢情愿。但实际情况是,它本来就是pchome经营的网站。--KOKUYO留言2018年2月17日 (六) 04:13 (UTC)[回复]

能给我该杂志让我待劳放吗?另外,该人的用户页上并没写出出于台北市,而是”来自”这字眼。你这样写出生地妥当当吗?像我是来自内湖,可是我出生是在松山的空军眷村。我重视查证,就像之前你写的AddisWang,他出生地就你引自他的个人页而有错。Outlookxp留言2018年2月17日 (六) 05:58 (UTC)[回复]

劳放?还有要举例先查证好,那个是所有来源都说他是上海人,但他的用户页写别的。--KOKUYO留言2018年2月17日 (六) 06:06 (UTC)[回复]
另外如果没有其他来源问题,我就删除模板了。因为实情就是,你把一个内容网站,自己设想成像痞客邦等部落格平台,然后再说那是不可靠来源。--KOKUYO留言2018年2月17日 (六) 06:13 (UTC)[回复]

)

我是说让我 待劳 放,谢谢。有杂志不是更好吗?另外抱歉,我不该提起其他话题如AddisWang。还有我的问题还有该人的用户页上并没写出出于台北市,而是”来自”这字眼。Outlookxp留言2018年2月17日 (六) 06:14 (UTC)[回复]

你要用“来自”,那就改,我没意见。而特意去找杂志几页几页,我觉得没有必要。就算给了,本来就是你误解这个网站的定位,它本来就跟pchome杂志同样是电脑家庭集团的出版物,因此即便是其他文章没有刊载在杂志上,也应当视为可靠来源。--KOKUYO留言2018年2月17日 (六) 06:21 (UTC)[回复]

是说刊登在pchome杂志吗?谢谢,我去找。另外,这条目是我第一次见用个人页当引用的,但方针没写清楚,我与他人皆有疑虑。我是觉得甘脆张远先生把一些资料直接投稿到维基月刊上较好。—Outlookxp留言2018年2月17日 (六) 06:36 (UTC)[回复]

只要真正理解方针的目的为何,根本就没有疑虑问题。在维基百科的用户页,它牵涉到wiki与个人出版物两项规则。前者牵涉到wiki撰写者身份与随时变动的问题,然而该页面是当事人用户页,编辑者和管理者便是当事人;而来源采用用户页的历史版本,也就无关后续修改变动的问题。而关于后者,则是依循“作者自己出版的材料,不管是印刷品或在网际网路上,只要有明确的作者和出版社,都可以用来作为下列条目中的信息来源。关于作者本人的。如果是被某个组织或社团出版的,也可以用于关于这个组织或社团的条目。”其实就如同把Facebook当成第一手来源般,有限制的使用。这些都是能从方针得到支持与推论的。--KOKUYO留言2018年2月17日 (六) 06:48 (UTC)[回复]

新条目推荐讨论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
  1. 我在Google搜索“张远”,前3页都没有相关新闻,第4页只出现了“《PTT乡民大百科》/作者张远Ffaarr导读”(这个还是博客),之后几页都没有张远的新闻。而且这种网络语言的书,请问一下,这和把一个写减肥书的作者写进维基百科有什么差别?
  2. 更重要的,此人的关注度完全不够。除了其父张建是诗人。也没办法提升该人物的关注度。看了条目,大部份都是在描述从小学习多认真,长大以后贡献维基百科。在网络的影响力有夸大的嫌疑,而且PTT乡民能够立项么?也就是说除了维基百科,基本没有可写的事迹。

主编之前还创建AddisWamg被速删。现在我查找张远,也找不到可信的媒体信息,收录他进维基百科令人困惑。投下反对票,请楼上的用户详细检阅。--贝塔洛曼留言2018年2月16日 (五) 18:02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