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秒激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飞秒雷射(femtosecond laser)是指时域脉冲宽度飞秒(10-15秒)量级的激光,在时间解析度上属于超快雷射(ultra-fast laser)。

有别于连续波雷射(CW Laser),飞秒雷射属于脉冲雷射(pulsed laser),由于此类型的雷射并非只涵盖单一波长的雷射光,因次会使用中心波长来描述它的雷射光频率。飞秒脉冲雷射通常利用锁模技术来实现,其中最常用的增益介质(gain medium)为谱线很宽的宝石晶体,例如:钛蓝宝石雷射(Ti-sapphire laser)[1]

应用[编辑]

飞秒激光可以用在聚合物加工、医学成像及外科医疗上。飞秒激光现已是目前21世纪最先进的眼科手术,例如:雷射视力矫正的 LASIK,可利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辅助白内障手术(FLACS)透过飞秒激光进行晶状体前囊膜环形切开及预劈核。除此之外,也可被应用在固态物理的研究上,例如:透过飞秒雷射激发探测技术(pump-probe technique)可以根据时间解析光谱(time-resolved spectroscopy)分析晶体被激发后数个皮秒内能量转移过程,另外亦可以分析其绕射或者萤光光谱图。

参考[编辑]

  1. ^ 存档副本 (PDF). [2023-06-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6-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相关条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