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崇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赖崇光
捕手
出生: (1963-10-17) 1963年10月17日60岁)
台湾屏东县
打击: 投球:
首秀
1990年3月18日,代表统一狮
生涯成绩
(2001年止)
打击率0.225
全垒打1
打点67
球队
  • 统一狮(1990年~1995年、1997年~2001年)

赖崇光(1963年10月17日),为台湾棒球选手,曾经效力于中华职棒统一狮队,守备位置为捕手

背号[编辑]

  • 2(1990年-1995年)
  • 28(1997年-2001年)

个人年表[编辑]

  • 1981年 -- 第一届IBA世界青棒锦标赛中华青棒代表队
  • 1982年 -- 第十五届罗德岱堡青棒赛中华青棒代表队
  • 1995年 -- 亚洲太平洋超级棒球赛统一狮职棒代表队

经历[编辑]

  • 屏东县竹田国小少棒队
  • 屏东县美和中学青少棒队
  • 屏东县美和中学青棒队(大武)
  • 陆光棒球队
  • 台电棒球队
  • 统一棒球队
  • 中华职棒统一狮队(1990年~2001年)
  • 新竹信念垒球队教练
  • 新竹崇光棒垒专卖店负责人

生涯历程[编辑]

求学时期[编辑]

赖崇光最早开始接触棒球是在国小时期,当时就读屏东县竹田国小的他,因为喜欢运动,在国小三年级时被选入竹田国小少棒队,但球队在他国小四年级时解散了。赖崇光并没有因此放弃棒球,国小六年级时,他转学到了屏东县内埔国小,当时内埔国小的少棒队教练就是前时报鹰总教练李瑞麟。

国中顺利进入了传统名校美和中学国中部,并继续在李瑞麟教练的指导下慢慢成长。当时美和中学国中部棒球队内相当竞争,国一选进七十二名学生开始训练,但最后到了国三时,只剩下十四名的球员能够当选主力,而赖崇光就是那十四人之一。

接著进入了美和中学高中部,当时美和中学高中部棒球队教练,就是兄弟象队前总教练曾纪恩。在美和中学高中部棒球队时期,赖崇光便入选了中华代表队国手,并参与了多次国际赛事如佛罗里达国际邀请赛、威廉波特等,与他同期的国手还有汪俊良(前统一狮球员)、陈义信(前兄弟象球员)、陈金茂(前味全龙球员)及黄煚隆(前味全龙球员)等优异好手,这样的阵容在当时可说是一时之选。

当记者问到李总教练和曾总教练的教球、带队风格有什么不同时,赖崇光说李瑞麟教练比较像是美式风格的棒球,较注重力量部份;而曾纪恩教练是以日式风格的棒球教学,也就是注重战术层面。此外,赖崇光也提到,他当时相当感谢李瑞麟教练,因为当时他家境并不好,而李教练当时便伸出援手,帮助他学费问题及不断给予他希望,鼓励他继续练球。

职业时期[编辑]

待过陆光、台电、统一等业馀球队,在1990年时,他加入了统一狮职业棒球队,成为中华职棒联盟的开朝元老之一。反观今日的光彩,当年职棒联盟初起步之时,并不受到外界看好,因此当赖崇光决定加入统一狮队时,曾受到家人不小的反对。虽然在职业球队的薪水较业馀球队多,但原本待在台电队的赖崇光已属于台电员工,家庭生计并不成问题,因此家人并不希望他作太大的改变或冒险。“我那时候只是想,脚步一定要前人踏进,后人才能跟进”,赖崇光认为,环顾邻近国家如日本、韩国,当时都已对职业棒球有一定投入,棒球既然称之为台湾的国球,职业制度必定要有所发展,因此他毅然决然投入其中,就是希望作为推手,替台湾棒球界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淡出时期[编辑]

然而,家人对赖崇光而言,始终都有著无可磨灭的地位。在职棒七年时,赖崇光就因为女儿生病的缘故,而放下过最爱的棒球。赖崇光回忆当时在屏东渔市辛苦贩鱼的妻子,不但必须出外赚钱,又得照顾孩子,不忍心之馀,他便做出了淡出职棒圈的决定。统一球团的领队郭俊男甚至前往赖崇光家中,温言问候有何需要帮助之处,让他大受感动。于是当赖崇光决定再度复出时,虽有其他球队与之接洽,并开出更好的价码,他仍坚持在第一时间询问老东家的意愿,当得到的答案是“不管什么时候,统一都需要你”时,赖崇光便再度披上绿色战袍,持续又在统一狮队多拼战了五年,且担任教练至2003年才宣布退休。

后期生活[编辑]

离开职棒圈后,他前往兄姐所居住的新竹,开设棒垒球专卖店,赖崇光表示:“到新竹定居,就是希望能和家人多多相处。”。新竹众所皆知的地方特色便是充满著生活忙碌、工作量繁重的科技人才,然而赖崇光却在因缘际会下,以另一种型式延续了他的梦想。由于在新竹开设棒垒球专卖店的数量并不多,能以真正的职业水准给与意见的赖崇光,便开始接到不少学校与公司行号垒球队的邀约,希望能给予用具、技术上的指导。2005年某天,一群每个几乎都重达一百公斤,却对垒球有著无比热情的“壮汉”直接找上门来,希望赖崇光能够担任球队教练一职。在赖崇光希望能传承运动家精神、基础动作,并考虑到“或许可以带动生意”的情况下,便答应了。

垒球队以“信念”为名,赖崇光表示:“信念是一种坚持,技术、体能都可以再练,最重要的是一颗受教的心。”他以半专业的方式训练球员,并持续灌输著养成运动家精神的概念,辛苦自不在话下,因此练习期间有人离开,也有人放弃。不过球队仍持续补进新人,因为信念垒球队标榜著旨在吸收“真正想打球”的同好,一起“挥洒汗水,找回健康”。赖崇光提到,前来参加垒球队的人大多都是具有高知识背景的硕、博士生,他们想要找回学生时代的梦想,那份在当年因念书而荒废的永恒初心,因此总是努力学习,不会因为无关乎职业而随便敷衍了事。这也是赖崇光最强调的态度,他认为:“展现一步一脚印的热诚,事情才能做好!”目前信念垒球队已成立三年,从起初球员以为自己已练习足够,却在乙组垒球联赛惨遭九连败,到达现在晋升至甲组联赛水准,信念垒球队真正做到球员如队名,他们仍持续拥抱梦想,积极向前。

个人态度[编辑]

即使赖崇光已离开职棒圈数年,但对台湾棒球生态的关心与了解,他仍不亚于线上球员。一连串球员签赌、球团解散等负面事件,使得职棒蒙上一层阴影,赖崇光站在球员生涯逾三十年的角度来看,他指出一个受到完整训练的棒球选手,经过十多年的苦练才有幸踏上职业的殿堂,然而身为运动选手的职业生命却很短暂,又由于过去所受的训练都是球技层面,一般社会上的工作教育并不完整,一旦退休却无法获得教练职位时,多半都只能在家待业、无所适从;球团无法做到让球员无后顾之忧,签赌、放水情事自然而然就会迸出。赖崇光认为:“球员不是用完就丢,退休球员没有工作保障的普遍现象,便表示球团忽视永续经营的概念。”

另外,赖崇光也表示政府应该要介入管理。他回想起高中时某次参加国际赛事不幸落败,回国时一抵达机场,每个球员只被给与五百元作为车马费后便就地解散。“输了就每个人发五百块,赢了就是总统召见”,赖崇光感叹道:“其实棒球不是台湾的国球,要赢球才算。”政府能做的不仅只是锦上添花,硬体设备的更新与保养、扶持小企业球团的经营、减税、推动风气等都是亟欲推动与考量的加强方式,才能让“棒球是国球”不再只是虚泛的口号,而是真正能凝聚向心力、触动心弦的美好。

对于球员本身,赖崇光依旧是给与“坚持”此二字忠言。即使自己已离开职棒圈,赖崇光认为他仍不断的在学习与复习身为一个球员的态度:“想然后做,接著持续训练便成为习惯动作,最后养成正确力学。”他将相同的概念套用到每个角色──无论是作为信念垒球队的总教练,抑或是崇光棒垒球专卖店的老板,并且抱持著“永不轻言放弃”的精神。店里的墙上贴著友人赠与的书法随笔,“坚持──是引人向善、向上以及利人利己之伟大力量。古今中外杰出人士皆具备此特质。成功之运动家更是。”

崇光棒垒专卖店座落于新竹市大学路上,没有太大的店面,没有华丽的摆设,橱窗边的模特儿身著职棒球队统一狮的球衣,背后绣著偌大的名字──赖崇光;柜台后裱框的球员卡、签名球,以及挂在墙上的奖牌,都是赖崇光往日功绩的最有力证明。在他的人生中,棒球始终是他的重心、骄傲、与永恒的梦想。


职棒生涯打击成绩[编辑]

年度 球队 出赛 打席 打数 得分 安打 二垒安打 三垒安打 全垒打 打点 盗垒 四死 三振 打击率 上垒率 长打率
1990 统一狮队 46 128 119 11 27 5 0 0 2 0 6 19 .227 .270 .269
1991 统一狮队 28 42 33 4 7 0 0 0 1 0 5 5 .212 .333 .212
1992 统一狮队 58 127 114 17 31 4 0 0 10 1 4 11 .272 .294 .307
1993 统一狮队 33 64 53 6 6 1 0 1 3 1 10 8 .113 .250 .189
1994 统一狮队 40 72 63 11 16 3 0 0 9 2 4 5 .254 .310 .302
1995 统一狮队 20 29 27 3 7 1 0 0 2 1 2 3 .259 .310 .296
1997 统一狮队 36 51 48 5 6 2 0 0 2 1 1 13 .125 .143 .167
1998 统一狮队 54 115 103 14 18 6 0 0 9 3 5 12 .175 .216 .233
1999 统一狮队 53 138 118 8 33 4 0 0 13 1 9 20 .280 .323 .314
2000 统一狮队 38 76 65 2 19 2 0 0 2 2 5 7 .292 .352 .323
2001 统一狮队 61 137 116 14 23 4 0 0 14 3 9 20 .198 .260 .233
合计 11年 467 979 859 95 193 32 0 1 67 15 60 123 .225 .278 .265

职棒生涯投球成绩[编辑]

年度 球队 防御率 投球局数 胜场 败场 救援成功 出场数 夺三振 四死 完投 完封 被安打 被全垒打 WHIP
2000 统一狮队 0.00 0.1 0 0 0 1 0 0 0 0 0 0 0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