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补书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补书条[1](日语:売上スリップうりあげすりっぷ)是日本市面上出售的书籍中夹有的对折长纸条,可作单据用。又名短册日语短冊[2]

未对折的补书条

概要[编辑]

补书条分两面,其中一面称为销售卡売上げカード),另一面是现在印有条码补书用单据。由于书店结账时会将补书条抽出,故一般而言普通读者只能在店铺内见到它。如果选择直接向出版社买书,亦不会获得补书条。而如果在线上书店日语オンライン書店买书,发货时很多时候不会特意抽出补书条,而是将其连书籍一起发出[3]。如果一本书只有出版社直售或线上书店日语オンライン書店购买方式,不在书店发售的话,则不需要插入补书条。

即便是经书店贩卖的书籍,近年来亦有越来越多的出版商及系列选择不再使用补书条,2017年~2018年间便已有20家出版社决定停止使用。有出版社表示由于POS等系统愈发普及,已可在线管理书籍的进出货及流通、需求动向,故补书条不再重要;亦有出版社表示取消是受出版业市况不好影响,需要削减开支(一张补书条开支约2日元)[4]

书店用途[编辑]

有多家分店的中型书店一般会透过扫描书籍上的条码,使用POS系统管理销售,故销售卡用途并不显著[5]。尽管如此,由于一些出版社规定收集补书条并送回可获得销售奨金[2]书店一般还是会抽出补书条集中存放。有的书店会要求委托该店销售的自费出版书籍同样要夹上补书条。

出版社用途[编辑]

  • 用于标记总价及税率:近年来,出版社多选择将定价(含税)总额表示日语消費税法#総額表示化消费税率印在补书条上。理论上,总价日语消費税法#総額表示化消费税率最好是印在封面或书腰上,但如果这样做,万一消费税率调整,就需要重新印刷、装配或贴上新价格标签覆盖,既麻烦又产生大笔开支,故现时封面只会印上本体价格及“不含税”字样[6]。补书条双面均印有定价(含税)总额表示及税率、本体价格,从书上露出来的半圆形部分[2](俗称和尚头ぼうず)等)有时亦会印上含税价格(总价)及消费税率,让消费者“看得见”[7]
  • 向书店及中间商传递讯息:对于书店中间商日语出版取次而言,不同的纸张颜色蕴含的讯息或有不同。不同出版社各有各的定义,以小学馆为例,“红色”代表不可退货的责任贩卖制日语責任販売制,“蓝色”代表一般可退货的委托贩卖制[8]。此外,“绿色”的补书条被认为代表任何时候均可退货[2][9]

规格[编辑]

  • 尺寸:一般宽4.5cm,对折后长13cm[2]
  • 对折方式:并非从正中间对折,对折后销售卡一面较短,较难脱落,抽出时亦更方便[2]
  • 纸张颜色:多用浅色,便于辨识文字。

记载内容及设计[编辑]

销售卡面可自由设计,另一面补书卡的印刷内容由日本图书号码管理中心的《实施指引》规定[10]

  • 补书卡面補充注文カード面):印有书籍用条码(ISBN条码,有时亦会印上JAN条码)、文字版ISBN、C号码、定价(含税)总额表示及税率、本体价格、发行商、作者名及书名。另设有空白栏位,供填写请求补书的书店名、日期及补书数量;其中书店名栏(贵店名栏)须有足够空白,以便盖上书店的“番线印日语番線印”印章[2]。从书上露出来的半圆形“和尚头”即是连在这一面上。此面有时还会印上出版社Logo。
  • 销售卡面売上げカード面):由于版面狭小,通常只印刷文字版ISBN、C号码、定价(含税)总额表示及税率、本体价格、发行商、作者名及书名。

插入方法[编辑]

大型出版社一般委托业者插入补书条,经由地方、小出版流通中心日语地方・小出版流通センター的小型出版社则是由员工在每批货发出之前插入补书条。插入补书条时一般会夹住数页,如果只夹1页,抽出时有机会损坏夹住的书页。

印刷方法[编辑]

出版社一般会先检查补书条的基本记载内容,然后联络印刷补书条的印刷厂。出版社未必一定要先制作好印刷用数据,一般而言,只要告知印刷厂基本项目,印刷厂即会制作印刷用数据并提供校对用数据予出版社[11]。出版社无需准备条码软件,印刷厂会自动生成条码及放置至规定印刷位置。印刷厂通常会留存印刷完的数据,稍加修改即可用于别的书籍补书条印刷。

扩展阅读[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書店經營》讓奇蹟發生的書店職人:日劇與小說中的書店店員. Openbook阅读志. [2019-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1) (中文(繁体)).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出版業界の専門用語 スリップとは 日本著者販促センター[[Category:含有日語的條目]]. [2019-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1).  网址-维基内链冲突 (帮助)
  3. ^ ネットで買った本によく“あの紙”が挟まってますが (2008年4月15日). エキサイトニュース. [2019年12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2月21日) (日语). 
  4. ^ 日経MJ日语日経MJ』2018年9月3日ライフスタイル面記事「消え始めた短冊状伝票/出版不況でコスト削減/この1年で20社が廃止 業務効率化、POS普及で」。文中案例包括角川文库岩崎书店日语岩崎書店金の星社日语金の星社フレーベル館日语フレーベル館一迅社竹书房等。
  5. ^ 消え始めた短冊状伝票 1年で20社が廃止、出版不況で. 日本経済新聞 電子版. [2019-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1) (日语). 
  6. ^ 書籍が総額表示にできない3つの理由 (太郎次郎社エディタス 須田 正晴) | 版元ドットコム. 版元ドットコム. [2019-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1) (日语). 
  7. ^ 【出版時評】枠組みの変化と新しいこと. 文化通信社. [2019-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1). 
  8. ^ 小学館、責任・委託販売第2弾/RFTID普及の狙いも 出版業界紙 新文化 -2009年3月19日号[[Category:含有日語的條目]]. [2019-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网址-维基内链冲突 (帮助)
  9. ^ スリップの紙の色 沢辺均 2002年8月7日 ポットの日誌 スタジオ・ポット/ポット出版[[Category:含有日語的條目]]. [2019-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网址-维基内链冲突 (帮助)
  10. ^ ISBNコード/日本図書コード/書籍JANコード利用の手引き (PDF) ホームページ版(2019年1月改訂版). 日本図書コード管理センター. 2019-01: 20 [2019-12-21]. ISBN 978-4-949999-15-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2-20). 
  11. ^ {{lang|ja|書籍用スリップ(売上カード)発注システム スリップロボ}}. [2019-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参见[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