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银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艺术银行( Art Bank )即参考银行的借贷,透过收购艺术品并提供长短期的租赁服务为主要业务的一种艺术机构。[1]

起源[编辑]

当代艺术市场蓬勃发展[编辑]

1950年代加拿大艺术发展受到美国艺术的感染与启发,加拿大当地的文化机构及商业画廊等纷纷开始著重当代艺术的推广,国家文化政策上积极鼓励公共艺廊、商业画廊、独立收藏家及个人艺术家的投身与参与,并赞助各项公共艺文活动与计画,活跃国内外艺术产业。1957年,加拿大政府成立加拿大国家艺术委员会(The Canada Council for the Arts),为加拿大最高文化管理机构,提供各种方案赞助艺术产业。[2][3]

1972年,加拿大国艺会成立的加拿大艺术银行(The Canada Council Art Bank)为艺术银行之先驱,以当代艺术的收藏和租赁为主要业务,对于刺激及活络加拿大当代艺术的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历史意义。[4]

而后艺术银行概念延伸到全世界,依据不同国家的政治与文化环境发展出不同经营方式。现今已经有不少国家陆续成立艺术银行,且有些国家的私人银行也开始设立,将艺术银行业务归类于私人银行业务中的私人资产管理,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艺术银行。

类型[编辑]

艺术银行在发展中形成两种不同的经营模式,可分为两种类型 : 艺术银行 Art Bank艺术银行业务 Art Banking

艺术银行(Art Bank)[编辑]

泛指以艺术品为租赁单位的委托机构,通常是指由政府出资或由非政府的文化艺术机构自费建立,透过购买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再将作品租赁给政府部门公共空间私人企业或个人顾客用于陈列、装饰、收藏等,并从而获得营运资金的艺术机构。[3] 例如: 台湾艺术银行、加拿大艺术银行、澳洲艺术银行。

艺术银行业务(Art Banking)[编辑]

私人银行商业银行专门为顶级客户所提供的艺术品投资相关银行服务,此业务源于银行高端客户对艺术品或艺术资产配置的需求,而银行为了满足这些客户的需求,提供与艺术品相关的服务,如艺术品的鉴赏、购买、收藏、规划等。[3][4] 例如: JP摩根大通银行、瑞士银行、德意志银行。

无论是提供“艺术银行业务(Art Banking)”的商业银行,或是身为艺术机构的“艺术银行(Art Bank)”,都使艺术市场的参与者大量增加,前者以服务小众顶级客户为主,在艺术家与投资者之间建立了重要的平台,也协助商业银行的客户解决艺术资产规划及管理问题,而后者的功能更为深远,不仅支援了艺术家的成长,而且增加了民众接触艺术的机会,两者皆对艺术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3][4]

台湾艺术银行[编辑]

发展[编辑]

台湾文化部于2012年10月宣布启动台湾艺术银行的艺术品租赁计画,由政府购买本国艺术家的作品,并以出租的方式租赁作品给政府部门、公私立法人团体或民间企业。

2013年文化部以“自己的环境自己创造,自己的艺术家自己疼爱”的理念出发,委托国立台湾美术馆执行艺术银行计画,能让台湾的孩子随时接触艺术,浸润在美学世界里。也能让台湾的公共空间,展示创作真迹,而不再只有复制画。[5]

2021年5月起文化部委托财团法人台湾美术基金会办理艺术银行计画业务,以“扶植潜力艺术家”及“推广全民美学”为艺术银行计画执行方向,结合文化平权、艺术近用权的概念持续推动公民美学 ,并打造全新视觉形象转型再出发。[6][7]

截至目前艺术银行购藏超过2,521件台湾当代艺术作品,提供公私立机构“只租不卖”的艺术品租赁服务,透过艺术介入空间,展现机构的价值、活力和创意。[8]

营运项目[编辑]

1. 作品购藏[编辑]

艺术银行每年常态性进行作品购入计画公开征件,受理国内艺术家投件,购入通过审查之作品。鼓励具潜力的艺术家创作,持续推动国内艺术文化的发展,发掘更多的新锐艺术家。[5][8]

2. 作品租赁[编辑]

艺术银行针对承租人的需求及空间条件,提供客制化的“全流程服务”,从作品选件、空间评估及展示设计、经费估算等量身规划; 并代为处理作品包装、运输、保险、展示空间施作及布卸展服务。流程如下:租赁申请→艺术谘询→作品选择→签约→运输及布卸展 [5][8]

3. 图像授权[编辑]

在收购艺术品时,艺术银行有义务与艺术家协商著作权的授权程度,用以提供数位图像授权服务,让各个产业、创意人以及设计师能够将艺术银行购藏之作品进一步开发成衍生商品,使艺术陪伴生活。[8][9]

4. 举办主题展[编辑]

艺术银行将收藏的作品举办不同形式的主题展开放大众参观,连结合作过的企业空间与在地社区空间,透过展示让不同客群看见,走入生活当中,也为艺术银行开拓更多产业别的合作。[10]

效益与省思[编辑]

艺术银行的营运能够活化国家的当代艺术市场,成为艺术家崭露头角的机会,许多艺术银行也与企业合作推广展览与艺文活动,使艺术能够融入生活,培养全民美学素养。[10]但艺术银行的作用与存在意义,以及应该在艺坛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每个国家与相关机构必须经常检讨与思考的重要课题。[11]

参考文献[编辑]

  1. ^ 王嘉骥. 文化部「藝術銀行」宗旨反思. ARTouch典藏网. 2019. 
  2. ^ 吴介祥. 加拿大藝術產業觀察(一). 画廊协会电子报. 2005, (050307) [2021-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7). 
  3. ^ 3.0 3.1 3.2 3.3 黄也津. 藝術銀行之行銷策略. 国立台北大学企业管理学系硕士论文. 2014. 
  4. ^ 4.0 4.1 4.2 马健. 國外藝術銀行的運作模式及其影響. 美术观察. 2010, (174): 129-131 [2021-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9). 
  5. ^ 5.0 5.1 5.2 中华民国 文化部. 藝術銀行. 2020 [2021-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8). 
  6. ^ 文化部 / 非池中艺术网. 品牌新生,文化部藝術銀行拚轉型! 馮宇設計師打造全新視覺形象. 非池中艺术网. 2021-09-01 [2021-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5). 
  7. ^ 臺灣美術基金會. [2021-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4). 
  8. ^ 8.0 8.1 8.2 8.3 台灣藝術銀行. [2021-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4). 
  9. ^ 王士源. 章忠信:留意著作權 別讓權益睡著【藝術銀行系列報導】. 非池中艺术网. 2013-01-13 [2021-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5). 
  10. ^ 10.0 10.1 白雪兰. 以全民美學為目標的藝術銀行 (PDF). 艺术银行. 2018. 
  11. ^ 王嘉骥. 藝術銀行的問題不在於議價折扣!. ARTouch典藏网. 2019.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