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萨尔 (北欧)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萨尔,是维京时代北欧社会使用的一个术语,用于定义一个人作为奴隶的社会地位,与自由人(karl,ceorl)和贵族(jarl,eorl)的地位形成鲜明对比。

词源[编辑]

萨尔来自古挪威文 þræll,意思是被锁链或束缚的人。这个词后来被引入古英语,称为þræl。

社会地位[编辑]

奴隶代表了日耳曼民族中贵族、自由人和奴隶的三层社会秩序中的最低层,他们多是受俘的欧洲人。根据北欧/日耳曼法律,奴隶不是一个人,是他的主人的财产,可以买卖,但他们也享有一定程度的法律保护。奴隶的拥有者也对后者负有责任。因此,主人必须为奴隶提供医疗援助,以防他在履行职责时受伤。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奴隶的生活条件因主人而异。作为掠夺战利品的奴隶贸易是维京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有人估计每户有多达三十个奴隶,但大多数家庭只拥有一两个奴隶。他们主要在农场中工作,也用作家庭工人和杂工。他们被委以最困难和受鄙夷的工作:清洗、烹饪、清洁、搅拌黄油、研磨谷物和盐等。有时被用作妾室,保姆,或作为私人女仆:建筑、田地施肥、放牧、开采泥炭等等。

尽管奴隶法律上不算是人,但可以体验到一定程度的社会流动性。他们可以随时被主人释放,在遗嘱中被释放,奴隶甚至自己可赎身。他必须首先支付一半的赎金,他在一个名为“自由盛宴”的仪式上支付了剩馀的赎金(有6个自由人在场见证)。在宴会开始时,羊被戴上了奴隶的项圈,通过砍下羊的头来献祭,领主从动物的脖子上取下项圈并接受了剩馀的赎金,他从此自由了。

但奴隶成为自由人后仍需服务自己的前主人,两代后才真正自由。他在社会的地位介于奴隶和自由民之间,他的薪金只有自由民的一半,他仍需支持自己的前主人,违反监护规则的人可能会因为“缺乏感激之情”而被重新变成奴隶,并归还给他们的前主人。直到两代人之后,与前主人的联系才消失,这个人的家族变得完全自由。

在11世纪后维京人袭击结束后奴隶数目逐渐减少,更多的奴仆获得了自由,要么是通过赎回自由,要么是在他们的主人、教会或世俗权威的倡议下获得自由。

参考[编辑]

Ben Raffield (2019) "The slave markets of the Viking worl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an ‘invisible archaeology’." Slavery & Abolition, 40:4, 682-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