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胡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胡好
出生1919年
 英属印度缅甸
逝世1951年2月18日
职业企业家

胡好Aw Hoe,1919年—1951年),南洋富商“万金油大王”胡文虎的第三子,出生于英属印度缅甸香港老牌中文报章《星岛日报》及星岛体育会创办人,1951年因飞机失事逝世。

生平[编辑]

1919年,胡好于英属印度缅甸出生,是南洋富商胡文虎的第三子。1923年,胡文虎将永安堂总行离开缅甸,迁到南洋,年仅四岁的胡好随父迁居新加坡,就读于新加坡启发学校,中学毕业后,到入读岭南大学华侨班为华侨班学生会会长。

1937年,胡好原拟在广州筹办《星粤日报》(报馆位于广州永安堂),惟不久后发生“七七事变”,国内局势不稳,胡好奉父命到香港筹办《星岛日报》,1938年8月1日正式出版,胡好亲自担任社长。由于反应甚佳,稍后增办《星岛晚报》、《星岛晨报》、及《星岛周报》。

1940年,在香港创办星岛体育会,以雄厚财力向班霸南华高薪挖角,组成巨型班参赛,[1],1940-41年度球季,首次参加香港甲组足球联赛便获得季军。翌季,即1941-42年度球季,星岛更是开季便一直领先,可惜由于日军于12月8日开始空袭香港,球季被迫中途终止。

二次大战期间,胡好照顾了很多球员,战后又为球员争取福利,协助筹建子弟学校,以及成立球员组织,与建立密切关系,又有份担任1948年伦敦奥运中华民国足球队的选拔委员会成员。

战后第二届联赛,星岛体育会于1946-47年度重新加入香港甲组足球联赛,便赢得甲组联赛、士丹利木盾赛、高级组银牌赛、乙组联赛四项冠军,并于1947年夏天远征欧洲,成为中国足球史上第一支远征欧洲的球会。胡好于1947-48年度及1949-50年度,两度资助另一支华人球队杰志,获得甲组联赛冠军。1948-49年度球季,胡好担任南华足球部主任,带领南华赢得该会战后首个联赛锦标。

胡好被誉为1940年代香港球坛教父,人称“胡波士”,对当年香港球坛影响巨大,惟亦有人认为他自恃财雄势大,网罗大部份优质球员,垄断了香港球坛,对他大肆攻击,令胡好意兴阑珊退出球坛,返回新加坡经商。

1951年农历正月十三日(2月18日),胡好乘搭报社专机飞往马来亚视察业务,于马边境失事坠毁,他与机上其他八名人员全部罹难,终年仅32岁。

胡好杯[编辑]

为纪念胡好对足球的贡献,香港足球总会新加坡足球总会共同创办“胡好杯港星埠际赛”,每年轮流于香港与新加坡两地举行[2],首届赛事于1952年4月底在新加坡举行。

香港足球总会于1988年复办胡好杯足球赛,比赛形式改为于每年球季展开之前,由上届香港甲组足球联赛冠军对香港联赛选手队,赛事一共举行十届,于1998年停办。

参考资料[编辑]

  1. ^ 《星岛日报》,1940-09-20
  2. ^ 《球国春秋》黄啬名著,1951,页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