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肥後二见站

坐标32°25′12.4″N 130°33′0.08″E / 32.420111°N 130.5500222°E / 32.420111; 130.5500222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肥后二见站
日语名称
肥後二見 – ひごふたみ – Higo-Futami
车站概览
位置 日本熊本县八代市二见洲口町
地理坐标32°24′54″N 130°33′12″E / 32.41500°N 130.55333°E / 32.41500; 130.55333
车站构造
站体类型地面车站
站台2面2线
其他信息
电报码オレフタ
历史
启用日期1925年(大正14年)4月15日
上车人次
统计年度
平均每日46人次(不含下车乘客)
2017
邻近车站
上一站 肥萨橙铁道 下一站
日奈久温泉
OR03
3.6km
OR 肥萨橙铁道线
OR04
距离门司港246.0km
距离八代13.7km
上田浦
OR05
4.3km
备注

肥后二见站(日语:肥後二見駅ひごふたみえき Higo-Futami eki */?)是位于熊本县八代市二见洲口町,肥萨橙铁道线车站。车站编号为OR04

在车站启用当时,由于参宫线二见浦站和歌山线大和二见站已经存在,因此站站名为肥后二见站。

历史[编辑]

  • 1925年(大正14年)4月15日 - 铁道省肥萨线(第一代)车站启用。
  • 1927年(昭和2年)10月17日 - 路线改名,成为鹿儿岛本线车站。
  • 1970年(昭和45年)9月1日 - 随著引入CTC,成为无人车站。
  • 1978年(昭和53年)10月 - 木造车站大楼拆毁,现时车站大楼竣工。
  • 1987年(昭和62年)4月1日 - 伴随国铁分割民营化,车站由九州旅客铁道(JR九州)营运。
  • 2004年(平成16年)3月13日 - 九州新干线鹿儿岛中央站(当日由西鹿儿岛站改名而成)至新八代站之间开业,使鹿儿岛本线八代站川内站之间的铁路业务由肥萨橙铁道继承。
  • 2019年(令和元年)10月1日 - 随著引入车站编号,站名牌也更新。车站英文名由“Higo Futami”改为“Higo-Futami”。

车站构造[编辑]

车站是一座地面车站,设有2面2线的相对式月台。车站设有简易车站大楼。

车站是一座无人车站。在国铁时代,车站设有木造车站大楼为有人车站。现时的车站大楼是在1978年建成,使用了旧国铁熊本铁道管理局日语九州旅客鉄道熊本支社的标准,与袋站同一设计。

月台[编辑]

月台 路线 上下行 方向 备注
1 肥萨橙铁道线 下行 佐敷水俣出水方向
1、2 上行 八代新八代方向 大部分列车使用1号月台

使用状况[编辑]

以下为1日平均乘车人次和上下车人次列表[1]

年度 1日平均
乘车人员
1日平均
上下车人次
2000年 113 229
2001年 119 241
2002年 107 217
2003年 92 189
2004年 89 177
2005年 67 136
2006年 69 140
2007年 63 127
2008年 71 143
2009年 65 130
2010年 67 134
2011年 57 116
2012年 47 98
2013年 41 87
2014年 38 80
2015年 41 87
2016年 46 96
2017年 46 92

车站周边[编辑]

国道与路轨之间,与以车站南边设有村落与广宽田园。另外,国道上设有产交巴士日语九州産交バス二见站前巴士站,设有八代站方向和水俣站方向的巴士路线。

曾经在此站渡过二见川,在二见渔港附近设有二见海滩(二见海岸),与邻站上田浦站的黄金滨海滩均成为夏季的避暑胜地日语避暑地,有许多海滩客前往此处。现时海岸仍可作为潜水用途。在1970年成为无人车站,1978年车站大楼重建成现时车站大楼。在1980年代后期前于7月至8月尾的暑假期间,会有来自八代站的车站职员前往此站,为期间限定的有人车站。此站会设有优等列车临时停站,也有来自熊本站方向并于此站为终点站的临时列车行走。现时海滩客均前往邻近的御立岬公园海滩,使此海滩的使命结束。现时在海浪平静和潮汐时(即每年4至5月尾),会有由二见渔业协同组合在泥滩上举行的挖蛤活动,在岸边的挖蛤活动吸引了大量观光客和家庭客前往此处。另外,在沿岸地区也是钓鱼胜地,每年在沿岸均有钓鱼人士聚集。

巴士路线[编辑]

二见站前 - 在站前国道3号线上。

相邻车站[编辑]

肥萨橙铁道
肥萨橙铁道线
快速“超级橙”(只于星期六日运行)
通过
快速“快速海洋快车萨摩”(只限4号停站)(只于星期六日运行)、普通
日奈久温泉(OR03)-肥后二见(OR04)上田浦(OR05)

注脚[编辑]

  1. ^ 八代市统计年鉴

相关条目[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