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皇家香港军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oyal Hong Kong Regiment
皇家香港军团
纹章上的拉丁语意为“冠绝东方”
存在时期1854年至1995年
国家或地区 英属香港
种类后备军
直属香港政府
驻军/总部香港香港岛跑马地
别称义勇军
格言"Nulli Secundus in Oriente"拉丁文
“冠绝东方”
专用颜色 红、 黄、 
   
进行曲The Leather Bottle
参与战役香港保卫战
标识
军旗
团徽

皇家香港军团(英语:Royal Hong Kong Regiment简称RHKR),亦称皇家香港军团(义勇军)(英语:Royal Hong Kong Regiment (The Volunteers)简称RHKR (V)),又称香港义勇军(英语:Hong Kong Volunteers),或简称义勇军,是英属香港政府成立的香港本地军事单位,组建历史可追溯至1854年[1]。军团隶属于英属香港政府,并由香港政府自行调动;而在战时则由驻港英军司令指挥。军团成立之初为自愿参与的“香港义勇军”,当时是为因应驻港英军被调派参与克里米亚战争而成立,以填补香港的防务空缺,成员大部分是居住在香港的英国人;至1878年成为常设的香港本地后备军,1917年港府规定在香港居住的英国适龄男性必须服兵役,当时的义勇军主要由被征召入伍的居民组成。到1920年代改组为“香港义勇防卫军团”[2]征兵制解除,同时招募香港华人居民参加,本地华人参军人数从此渐渐增加。1939年因应二战爆发,再次规定英国居港男性参军。1941年12月因日军入侵香港而引发香港保卫战[3],军团在历时18日的战斗中有172名成员为港捐躯。1951年,英王佐治六世为表彰军团在战时的贡献,授予“皇家”称号[1],并重组为“皇家香港防卫军”[4][5]。1950年代因香港周边局势紧张而规定英籍居民参与,至1961年恢复自愿参加。防卫军于1970年改组,当中的空军成为皇家香港辅助空军;陆军单位成为“皇家香港军团”[6][7],并将义勇军之名并入成为“皇家香港军团(义勇军)”[8],而后成为第48啹喀步兵旅下辖的单位,至1995年9月3日解散[9]

历史

[编辑]

香港义勇军成立

[编辑]

由于克里米亚战争驻港皇家海军需要短暂离开香港,令香港的防卫兵力减少,无暇兼顾活跃于大鹏湾伶仃洋南中国海一带的海盗。是故香港政府征召香港志愿人士组织一支军队,于1854年5月成立香港义勇军(英语:Hong Kong Volunteers,缩写:HKV)[注 1],当时有99名欧洲裔香港人应征入伍[10]。虽然参加义勇军属自愿性质,但当时有不少志愿者在香港具有显赫身份[1],如连卡佛百货创办人汤马仕(Thomas A. Lane),商人兄弟佐治.都爹利(George Duddell)与法兰.都爹利(Frederick Duddell),中环都爹利街即以两人为名,以及钟表商人德忌利士·林柏英语Douglas Lapraik,中环德忌利士街英语Douglas Street, Hong Kong便是以他命名。1868年,因为欧洲局势回复稳定,香港义勇军解散[11]

改组及兵役法

[编辑]

1878年,香港炮兵来福枪义勇军(英语:Hong Kong Artillery and Rifle Volunteer Corps,缩写:HKARVC) [注 2]成立,于1899年参与进驻新界,虽然当时的义勇军是志愿性质,但由于英国商人在香港从事洋行业务,亦招聘不少英国人到香港工作,所以兵员充足,而且部分志愿者曾于英国从军,使义勇军有足够领导人才,港督弥敦卢吉也很支持义勇军的运作,故此义勇军虽属后备军,但在香港防务也担当重要角色[11]

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驻港英军因欧洲战事而减少,虽然港府没有派义勇军到海外支援英军作战,但是义勇军也有不少兵员决定离开香港前赴欧洲参战,义勇军的人数锐减。1917年,香港炮兵及来福枪义勇军改组为香港防卫军团(英语:Hong Kong Defence Corps)。同年,香港政府通过《兵役条例》实施征兵制,规定在香港居住的英国适龄男子必须服役[11],大部分在香港被征召参军的英国人都选择加入香港防卫军团。

防卫军与二次大战

[编辑]
1938年,香港义勇防卫军队员在新界操练维克斯机枪
香港义勇防卫军士官在防卫军的两辆装甲车前合照

1920年,因为一次大战已经结束,兵员需求减少,参军改为自愿性,后备军改组为香港义勇防卫军[12](英语:Hong Kong Volunteer Defence Corps,缩写:HKVDC)[注 3],及新增《志愿军法例》,除了包括一般抵御外敌的条文外,亦加入了协助香港警察队和正规军事部队应付内乱的一项。防卫军招募香港人加入,又开始招募女性人员参与医疗工作。防卫军于1920年代开始配备武装车辆,最初装备的是由遮打爵士出资捐赠的一个福特货车底盘改装而成[13],车身上加装两支维克斯机枪成为一辆武装卡车,使用经验证明配备武装车辆将可提升防卫军的作战机动性,因此总督便在年度预算中提供经费供防卫军购置装甲车。防卫军在1925年装备第一辆装甲车,是黄埔船坞使用丹尼士车厂出品的两轴货车底盘改造而成,车身改用钢板制造,顶部可加装一支机枪[3]。在1930年代初,防卫军将两个三轴的Thornycroft英语Thornycroft货车底盘同样交由黄埔船坞打造成装甲车,但第一辆使用Thornycroft底盘造出的装甲车和之前以丹尼士底盘制作的装甲车都有装甲过重的问题,导致操纵性能不佳,所以使用第二个Thornycroft底盘制造装甲车时进行改善。1940及1941年有四个百福汽车出品的两轴货车底盘被交由九广铁路制造装甲车,至于早期的一辆使用丹尼士底盘及其中一辆Thornycroft底盘制作的装甲车则被汰换,所以防卫军在香港保卫战爆发时共装备5辆装甲车[14]

1939年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在1940年6月击败法国后[15],德国空军开始大规模空袭英国,意大利也趁机入侵埃及企图控制苏伊士运河,而日本亦与德国和意大利结盟组成轴心国,同时日本开始规划入侵东南亚,令东亚局势日益紧张。在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入侵香港前,当时在西欧只剩下英国单独对抗纳粹德国及意大利,英国已无暇顾及远东地区,驻港英军只有4个正规步兵营,虽然在1941年11月有两营加拿大军抵港增援香港守军,但连同相当于一个步兵营的香港义勇防卫军、一连刚成立的香港华人军团,以及一队晓士兵团民兵,香港守军的总人数也仅有万馀人,而日军投入侵略香港的兵力却达4万人[16],所以防卫军虽为后备军,但在香港的整体防务具有重要位置。

防卫军在战前的编组有炮兵连、高射炮连、装甲车排、工兵排及重机枪连等[17]。港督罗富国在1939年决定重启征兵制,同年7月香港立法局通过《战斗人员义务法令》,规定在香港居住的适龄英国男性服兵役,由于该批英国人在香港都各有职业,所以大部分都参加属于香港后备军的香港义勇防卫军[18],平时无须常驻于军营,但要定期入营接受军训及被召集时参与演练。由于征兵制的实施,因此防卫军的兵员主要由居港的英国人组成。另一方面,加入防卫军的华人居民越来越多[19],所以香港华人在防卫军也占一定比例[20],防卫军第3连有117人,大部分士兵是欧亚混血儿[21],因此被称为“欧亚部队”[22],而在1937年10月编成的第4连全是由香港华人组成[9]

香港义勇防卫军第3连在香港保卫战爆发前的一幅合照,该连于战时驻守在渣甸山黄泥涌峡的防线,于1941年12月19日奋力抗击入侵香港岛的日军,造成日军严重伤亡,然而该连也有多人在作战中阵亡

1941年12月5日,由于英国取得的情报显示日本即将向英国开战,香港防卫军因此召集2,200名各级成员准备抗击日军。12月8日清晨,日军入侵香港触发香港保卫战,防卫军在战争首天便在新界协助皇家工兵执行破坏和堵路的任务,拖延日军推进[3]。日军于12月18日登陆香港岛,据守渣甸山黄泥涌峡寿臣山的防卫军与日军发生激战,防卫军在渣甸山的机枪堡、黄泥涌峡及寿臣山的防线,都力战到最后一刻,其中第3连的队员在渣甸山和黄泥涌峡的战斗中几乎全数阵亡[3],而在赤柱的防卫军也竭力而战[23]。香港总督杨慕琦在孤立无援及无力扭转败局下,于12月25日下午向兵力及装备都明显占优的日军投降,不过在赤柱由华里士准将指挥的东旅部队,因未能确认消息而未有投降,在赤柱的防卫军一直坚守至12月26日接到英军投降手令才投降。在历时18天的战斗中,防卫军有172人阵亡,39人失踪,另有78人在战俘营中身亡。当中部分成员辗转前往缅甸组成香港志愿连(英文:The Hong Kong Volunteer Company,缩写:HKVC)参加缅甸远征军特种部队英语Chindits(英语:Chindits[24],在东南亚继续对日军作战;另有一些成员潜入中国参与英军服务团,协助中国政府及英国军方对抗日本[11],任务包括为盟军收集情报、营救战俘及救助飞行员等工作。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皇家海军太平洋分遣舰队在夏悫少将率领下于8月30日抵达香港,香港重光[25],英国官方于同年9月16日主持接受日军投降仪式。

皇家香港防卫军

[编辑]
皇家香港防卫军(Royal Hong Kong Defence Force)的军徽

1948年,香港义勇防卫军进行重组[26],在1949年设立香港防卫军(英语:Hong Kong Defence Force,缩写:HKDF),香港义勇防卫军改组为香港军团(英语:Hong Kong Regiment,缩写:HKR)并成为香港防卫军的辖下单位,而香港防卫军辖下还设有空军海军单位。

1950年代,因发生韩战国泰航空客机被中国解放军击落事件及持续的台湾海峡武装冲突,导致东亚及香港周边地区的局势再度紧张,香港政府为了应付防卫及保安上的需要,于1951年立法局通过第246章《强制服役条例》,在香港的英国籍适龄人士包括华人,可被征召参加防卫军或其他治安及民防部队[27],故此防卫军在当时除了志愿役人员,也有市民是因强制服役而入伍。1950年,防卫军于跑马地设立总部。

英皇佐治六世在1951年为表彰香港义勇防卫军在二次大战的贡献,决定授予防卫军“皇家”称号[5],并由港督葛量洪代表英国君主颁授新军旗[1],成为皇家香港防卫军(英语:Royal Hong Kong Defence Force,缩写:RHKDF)。1957年,皇家香港防卫军与正规部队同样获颁香港保卫战的荣衔,包括19枚勋章和18次传令嘉奖,而代表香港保卫战的荣衔亦被缝绣在军旗上。

1959年,筹建于1933年的香港皇家海军志愿后备队,因为被并入皇家香港防卫军而更名为香港皇家海军后备队(英语:Hong Kong Royal Naval Reserve缩写HKRNR),成为皇家香港防卫军的属下海军部队[28]。1961年6月第246章《强制服役条例》被撤销[29][30],参加防卫军全面恢复为自愿性质。

改组香港军团

[编辑]
1953年5月15日《工商晚报》报导皇家香港防卫军派出21名成员,将于下周前往英国伦敦参加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加冕大典的巡游活动

1963年,香港军团改组为轻装侦察团,协助驻港英军执行侦察任务,获配发6辆雪貂装甲车[13]

1967年3月,皇家香港防卫军撤销海军部队,香港皇家海军后备队解散。同年年初,受中国政府支持的斗委会在香港策动六七暴动,至1967年7月8日中国军队入侵香港沙头角警岗引发沙头角枪战,斗委会又于港九市区发动炸弹袭击浪潮,香港军团奉召执行内部保安工作,与驻港英军协助香港警察平息历时达6个月及多达51人死亡的左派暴动[31]

皇家香港防卫军分拆重组

[编辑]

1970年,皇家香港防卫军进行重组,属下的陆军及空军部队分别独立成为香港军团及香港辅助空军,与此同时,英女皇伊莉莎白二世分别授予“皇家”名衔,成为皇家香港军团(英语:The Royal Hong Kong Regiment,缩写:RHKR)及皇家香港辅助空军(英语:The Royal Hong Kong Auxiliary Air Force,缩写:RHKAAF),使这两个分拆出来的军事单位仍可继承皇家香港防卫军的荣誉。此外,“义勇军”之名亦并入皇家香港军团,成为皇家香港军团(义勇军)(英语:Royal Hong Kong Regiment (The Volunteers),缩写:RHKR (V))。另外,由于香港军团自1963年起便成为轻装侦察团,相当于英军骑兵单位,而军团原有的旗帜,则因为皇家香港防卫军的解散而需作变更;因此,英女皇颁授军团一面英军骑兵燕尾式军旗,并于1971年5月8日举行的授旗礼上,由港督戴麟趾爵士代表英女皇向军团颁授军旗[32]

1979年6月16日,军团奉召维护边境安全,在香港边境禁区派驻130人并维持最少3天,协助香港政府应付从中国涌入香港的非法入境者。港督麦理浩于1980年10月24日宣布取消抵垒政策,实施即捕即解政策,军团受命总动员,在宽限期内协助驻港英军及警察堵截非法入境者,军团单在10月便截获555个非法入境者。

1983年,军团成立一支由女性团员所组成的女兵部队,以支援第48啹喀步兵旅,工作包括提供传译、通讯和救护人员,并且担任搜索任务[11]

1991年6月至10月,军团在石鼓洲越南船民收容中心执行保安工作,成功平息一场严重的船民暴动。

皇家香港军团(义勇军)解散

[编辑]

随著《中英联合声明》在1984年12月19日的签署,香港进入后过渡期。香港政府于1992年宣布于3年后解散皇家香港军团,此举刺激大量人士投考。1993年6月6日,最后一批175名新兵完成训练,军团最后一次举行结业礼。

1995年6月,军团进行最后一次野战训练。同年9月2日下午,军团列队步操经过湾仔北部向香港市民道别。同日晚上,军团在粉岭新围军营举行会操。9月3日,军团成员在港督府站岗,在午夜时分最后一次降下皇家军旗,军团正式解散[11]

军队架构

[编辑]

总部

[编辑]

皇家香港军团(义勇军)总部位于香港岛跑马地体育路1号,原址建筑于1994年拆卸,地皮以象征式租金交予香港赛马会纪利华木球会使用[33]

职责

[编辑]

编制

[编辑]

皇家香港军团(义勇军)约有团员950名,逾50名文职人员。而军团中校司令官、少校训练官、少校军需官、上尉副官、一级准尉军团士官长和5名二级准尉中队教官,全部均由英国军队调派出任。

皇家香港军团(义勇军)下辖一个团总部及多个中队:

  • 1个军团总部,设有多个不同功能队伍,包括:行政分队、通讯分队、情报小队、医疗小队及军团警察。
  • 1个总部中队,设有多个不同功能分队,包括:突击队,配备无线电吉普车及突击快艇,另外设有女兵队及支援队。
  • 4个侦察中队,分别为A、B、C、D中队,配备无线电及吉普车
  • 1个本土警卫中队,由41至55岁团员组成。
  • 1个训练中队,负责新兵训练事务。
  • 1个军乐队。

另外,设有1个由14至16岁青少年组成的皇家香港军团(义勇军)少年领袖团,教官概由义勇军成员出任,团员需要接受纪律、步操、急救、无缐电通讯、枪械射击、攀石游绳、拯溺、地图阅读及领袖训练。

训练

[编辑]

皇家香港军团(义勇军)团员每月需要接受为期两个晚上及一个周末的中队集合训练。每年4月及11月,团员均会举行入营集合训练,每次为期9日。义勇军亦会举行其他训练课程,包括讯号、使用武器领导才能等训练。此外,军团每年均会调派见习军官前住英国森赫斯军官学校英国本土防卫军见习军官一同接受为期两周的毕业考试训练课程。此外,军团经常参加驻港英军所举行的军事演习。

军团的大部分成员都有本身的职业,又因团员来自不同专业,也使军团的成员各具不同的专业技能。团员在当值或接受训练皆可获发薪酬。徜若团员的出勤记录良好,又能够通过每年举行的个人武器使用测验、作战体能测验及急救测验,更可以获得年度奖金。

装备

[编辑]

车辆

[编辑]

皇家香港军团主要采用英国设计的车辆,不过最早装备及在香港保卫战使用的轮式装甲车,却是香港本地制造[13]

下列是二战后装备的主要车辆[34]

武器

[编辑]

皇家香港军团曾经装备多种武器,在一战至二战时期主要装备李-恩菲尔德步枪维克斯机枪路易士机枪布伦轻机枪

下列是1970年代至1990年代使用的主要轻武器[35]

著名团员

[编辑]

参见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在香港,所有自愿加入的兼职后备军都常被称为义勇军,故往,包括在香港保卫战前自愿组建的晓士兵团民兵,以至在1995年解散的皇家香港军团亦被称为义勇军,惟义勇军的兵员不一定全部是自愿,香港在1939年征召适龄的居港英国男性在香港义勇防卫军服役。
  2. ^ Hong Kong Artillery and Rifle Volunteer Corps,HKARVC,香港炮兵及来福枪义勇军,亦称:香港炮兵及来福枪志愿军,亦常简称:炮兵义勇军,或是:炮兵志愿军。
  3. ^ Hong Kong Volunteer Defence Corps,HKVDC,香港义勇防卫军,亦称:香港志愿防卫军,亦常简称:香港防卫军。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回望昔日香港義勇軍. 香港海防博物馆. [2020-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6). 
  2. ^ The Royal Hong Kong Regiment - History. The Royal Hong Kong Regiment (The Volunteers) Association. [2021-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12-15). 
  3. ^ 3.0 3.1 3.2 3.3 【香港保衛戰】保護家園至最後 — 香港防衛軍. 港识多史. [2020-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28). 
  4. ^ The Editor, Hong Kong General Chamber of Commerce. John Black (Jock) Kite, Obituaries. 工商月刊, The Bulletin. 2000, 7 (2000年7月号): 51. 
  5. ^ 5.0 5.1 50,60年代香港防衛軍:百周年誌慶、榮譽與轉型. Watershed Hong Kong. 2020-11-04 [2021-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6. ^ ROYAL HONG KONG REGIMENT ORDINANCE. oelawhk.lib.hku.hk. HKU. [2024-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19). 
  7. ^ 香港法例第199章《皇家香港軍團條例》 (PDF). [2020-04-06]. 
  8. ^ 《香港便覽:皇家香港軍團》, 政府新闻处, 1987 
  9. ^ 9.0 9.1 1995年9月3日:皇家香港軍團(義勇軍)解散,服務香港141載. Watershed Hong Kong. 2020-09-01 [2022-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6). 
  10. ^ 義勇軍展覽回顧忠勇群英. 香港政府新闻网. 2004-11-11 [2021-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9-01).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海防博物館展示義勇軍百年歷史. 香港政府新闻公报. [2020-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7). 
  12. ^ Hong Kong Volunteer Defence Corps Memorial. www.iwm.org.uk. Imperial War Museums. [2021-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9). 
  13. ^ 13.0 13.1 13.2 Why Walk to War? Volunteer Armoured Vehicles 1925-1965. RHKR The Volunteers Association Ltd. February 2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2). 
  14. ^ 防衛軍裝甲車. 1941年香港战役空间史研究计划. [2022-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4). 
  15. ^ 【保衞戰78年】90後傳承歷史尋士兵後人 軍事史學者:英國沒有放棄香港,戰至最後一刻. 苹果日报. 2019-11-09 [2021-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7). 
  16. ^ 香港保衛戰 ── 被遺忘的歷史?. BBC. 2015-09-02 [2020-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17. ^ Hong Kong Volunteer Defence Corps. www.hongkongwardiary.com. Hong Kong War Diary. [2020-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4). 
  18. ^ Mark Rylance: the Japanese put grandad through hell … but I can’t share his hatred. The Guardian. 2019-11-24 [2021-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3). 
  19. ^ 邝智文; 张少强、陈嘉铭、梁启智. 二次大戰期間的香港華籍英兵 (PDF). 香港. 2016: 17–18 [2021-11-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11-07). 
  20. ^ 揭秘:華人在英軍服役的百年滄桑. BBC. 2017-07-06 [2020-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4). 
  21. ^ 街知巷聞﹕黃泥涌峽徑 走過香港保衛戰最長一天. 明报. 2017-01-01 [2020-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7). 
  22. ^ 老兵不死:香港華籍英兵(1857-1997). 香港. 2018年07月: p.84 [2020-04-07]. ISBN 978962044358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4). 
  23. ^ Their decadent expat lives in Hong Kong ended overnight with Japan's unspeakably savage invasion. Now, 75 years on, the survivors relive the horror. Daily Mail. 2016-12-08 [2021-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3). 
  24. ^ Cheng, Maximo Anthony (Oral history). Imperial War Museums. [2021-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0). 
  25. ^ 【香港重光】夏慤道背後的意義. 港识多史. [2020-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4). 
  26. ^ 重建香港防衛軍-應對香港重光後的動盪局勢. Watershed Hong Kong. 2020-10-08 [2022-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8). 
  27. ^ 今日開始徵集 首批一千八百人 華人佔半數. 工商日报 (p.5). 1951-09-14 [2024-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19). 
  28. ^ 香港海軍志願後備軍與禾花號-義律族徽、何東捐贈與戰後重建. Watershed Hong Kong. 2021-10-09 [2024-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15). 
  29. ^ COMPULSORY SERVICE ORDINANCE. Historical Laws of Hong Kong Online. [2024-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11). 
  30. ^ 強制服役條例(已廢除). legco.gov.hk. [2024-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09). 
  31. ^ 【六七暴動】港英時期的《緊急法》. 港识多史. [2020-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4). 
  32. ^ 1971年皇家香港軍團授旗禮-專訪當年旗手杜炳德. 立场新闻. 2020-11-23 [2021-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33. ^ 紀利華木球會或須繳逾億元地租:負擔不起就解散. 香港01. 2019-03-29 [2020-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7). 
  34. ^ RHKR Equipment - Vehicle. www.rhkr.org. The Royal Hong Kong Regiment (The Volunteers) Association. [2021-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9). 
  35. ^ RHKR Equipment - Weapons. The Royal Hong Kong Regiment (The Volunteers) Association. [2021-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6).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