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林春祈(1836年四月六日丑时—1890年四月七日卯时),字锡爵、谥穆忠,人称林部爷[1],清台湾南投厅北投堡北投埔庄(今台湾南投县草屯镇北投埔)人,林姓宗族地方领导,在戴潮春事件中协助官府对抗戴军,在北势湳一役中出力甚多[2]

宗族[编辑]

林春祈是月眉林氏宗族“鹅房”第十八世孙。月眉林氏宗族是元朝至正年间林长清的后裔,林长清生于象山东坑仔,徙至永丰里和溪墟麟埜社后,成当地林姓宗族开基祖。其八世孙林文涣,因为居于鹅墌坪而号称“鹅房”;清初,林长清的十三、十四、十五世孙共六房,自今嘉义县布袋港处登陆台湾,先在今梅山乡一带暂居,而后迁徙到月眉一带,以月眉厝龙德庙为家族的信仰中心。六房中奉祀关公观音的各半、每年轮流主祭,而“鹅房”属奉祀观音的一方[1]

林春祈诰授奉政大夫四品蓝翎知州,胞弟林春梗也侍赠五品军功,两人均为清代族中贤达。其后代地方头人有二十世林野台湾日治时期草屯街协议会议员[1]

生平[编辑]

林春祈生于1836年(清道光十六年)四月初六丑时,卒于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四月初七卯时 咸丰年间于北投堡担任职员,加入登瀛书院的玉峰社[3]

1862年(清同治元年),林春祈与林文翰、邱石庄、简荣卿、洪玉崑和南投大家族的头人聚于倚南轩,为当时有扩大之势的戴潮春事件做准备。次年4月28日,林春祈和多名彰化、北投堡、南投堡的举人、生员参与陈肇兴所组的六堡同盟,发动乡勇响应官兵,共同对抗戴潮春势力。其中多人初交战即遭陈永明、陈辉、黄丁目、萧金泉等戴党军队击败;而林春祈则是因为遭内贼连同戴党截断水道,使农作歉收,导致家中财产尽空,全部用于军火,但仍勉强守住乡里。6月16日,陈捷三与戴党杨目丁在浊水溪一带大战,获得陈贞元、陈上治合兵支援,生擒了杨目丁后斩首摘心;自此中部反戴联军开始反攻,林春祈也从北投埔引兵助攻[3][4]

1864年11月,官军丁曰健攻打在北势湳洪欉,北势湳由于道路曲折、易守难攻,官军攻势受阻,李光辉、林春甚至中伏身亡。林春祈为郑荣担任向导,挖地道深入洪欉宅底,以火药炸坍了房屋,使洪军军心动摇。后来洪欉被火炮击杀、其弟洪璠遭其妾刘氏绑缚后交给丁曰健,洪军遂平[4]。林春祈因此受封“诰授奉政大夫蓝翎知州”[3]

“刑期无刑”匾[编辑]

“刑期无刑匾”,丁曰健敬献于月眉厝龙德庙

“刑期无刑”匾是台湾南投县草屯镇月眉厝龙德庙中保存的国家重要古物,于1865年(清同治四年)由丁曰健献立[5]。该匾除了“刑期无刑”四字之外,也叙述了北势湳一役的民间传说。文中提及丁曰健行军经龙德庙时,庙内乩童以保生大帝之名拦其轿。丁只能留宿林春祈宅,次日获神明指示需驻兵在北势湳五里外候机进攻。丁曰健听旨按兵不动,并派人威胁洪欉姻亲,策动洪氏母舅毒害洪欉,待洪营内乱后进兵。平乱后,丁氏获皇帝赐“刑期无刑”四字,因此制匾献于庙中[2]

此匾所述的北势湳之役,林春祈出力甚多,但在保生大帝显灵传说中仅提供丁宿于其家中,未提及挖地道事。据学者谢贵文推论,林春祈极有可能是洪欉的姻亲,依《大清律例》,是谋反罪可诛连的亲族之一;因此林春祈加入官军对抗洪欉是“大义灭亲”的自保之举,而丁曰健则认为其功仅足以折过,所以在表功奏折中只提及挖掘地道的吕伟徕施福,未提及林锡爵[2]

相关条目[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1.0 1.1 1.2 林黄河. 南投草屯林氏家廟. 财团法人全国林姓宗庙. [2018-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30). 
  2. ^ 2.0 2.1 2.2 谢贵文. 傳說、歷史與集體意識 - 從草屯龍德廟 的「刑期無刑」匾談起 (PDF). 高雄师大学报. 2011-06-01, (30): 23–42 [2018-08-1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5-06). 
  3. ^ 3.0 3.1 3.2 张家纶. 草屯社會發展與地方菁英(1751-1945) (PDF).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 2008-06: 67–68 [2018-08-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8-11). 
  4. ^ 4.0 4.1 蔡青筠. 戴案紀略. [2018-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1). 
  5. ^ 月眉厝龍德廟. 台湾宗教文化资产. 中华民国内政部. [2018-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