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车
外观
此条目论述以部分区域为主,未必有普世通用的观点。 |
扇车,又称 风扇车、风鼓(车)[1]、飏车、扬榖机、旋转式风扇车,(亦有“风车”这种简称),是用来分离收割稻谷里掺混杂物的机械。源自中国的用气流的传统农业机械,发明于汉朝[2]。
使用扇车前,要先经过打谷机使稻穗上的谷粒脱落,再将稻谷放入其漏斗状的入口,摇动风鼓箱,吹出茎、叶、虫、尘土等杂物,通过产生的风力来筛选出完整干净而较重的稻谷。(此时,一般谷壳仍在其上,还要经过砻谷机的工序。)
历史
[编辑]在很早的时候人们就会在有风的时候通过将谷物抛至空中对谷物进行筛选,但这种方法受制于天气情况。在公元前2世纪左右,[3] 人们发明了风扇车。
最早记载见于西汉扬雄的《急就篇》,汉墓中也有陶风车的出土。扇车以后被广泛使用,成为谷物加工中最重要的工具[4]。
《武经总要前集》绘有一个以轴上曲柄转动的风扇车。
王祯《农书》和宋应星《天工开物》绘有用于去除稻麦壳的风扇车。《天工开物》则绘有闭合式的风扇车,机械内部扇叶装于轮轴,轮轴上亦装曲柄连杆,在装有轮轴、扇叶板和曲柄摇手的右边,是一个特制的圆形风腔。曲柄摇手的周围圆形空洞为进风口,左边有长方形风道为出风口。人以脚踏连杆或手摇使轮轴转动,可产生强气流,旋转鼓风四面流动,使来自漏斗的稻谷通过斗阀穿过风道,饱满结实的谷粒落入出粮口,而糠杂物则沿风道随风一起飘出风口。这种闭合式的风车,一直沿用至今日的偏僻农村之中。台湾农村依然可见到。
李约瑟博士认为,中国旋转式风扇车的一个惊人特点,是进气口总是位于风腔中央,因而它是所有离心式压缩机的祖先[5]。
这种技术在1700年至1720年间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到了欧洲,并有欧洲的工程师对原来的风扇车做出了一些改进,对欧洲的筛谷方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3]
参见
[编辑]外部链接
[编辑]- 客家传统榖风机(注:并无 “榖”风机 这种称呼,可能误用名词,而与 “鼓”风机 混淆)
参考资料
[编辑]- ^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o=dcbdic&searchid=Z00000037053
- ^ 风扇车. 中国数字科技馆. [2013-10-03].[永久失效链接]
- ^ 3.0 3.1 旋转式风扇车. 渭南市人民政府网. 2010-05-10 [2013-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5).
- ^ 扇車. 中国文化研究院. [2013-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4).
- ^ 風扇車. 中国古代机械工程. 中国文化研究院. [2013-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