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张子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张子泾(1921年—2010年3月),是一位出身台湾台中岸里社张家台籍大日本帝国海军通译官及客运公司职员。 [1]

生平[编辑]

1921年,张子泾出生于日治台湾台中州丰原街。年少时,他曾就读于台中州翁子公学校(战后改称“翁子国小”)、丰原公学校高等科(战后改称“丰原国小”)、台湾总督府工业技术练习生养成所(台北州立台北工业学校夜校[2])。

太平洋战争时,他参与于大日本帝国海军并被派至海南岛,自1941年10月起担任海南警备府佐世保镇守府第八特别陆战队通译官。

终战时,他与1,300馀名台籍日本兵在海南岛嘉积市,并在国民革命军前来解除其武装后被收容在当地市区的集中营。三个后,他们被要求徒步搬迁至位在距当地200馀公里琼山市集中营。终战将近一年后,他们仍未能等到返乡机会,并因而更加坚定自力返乡的决心;随后,他在与战友集资找到当地船只后于1946年7月搭乘帆船航向台湾,并在途中遭遇海盗台风侵袭。[3]

二二八事件发生时,他正在高雄六龟乡兴产制材厂工作。

1966年,他搬回家乡,并开始在当地客运企业任职至1986年退休为止。1984年,他出版日文回忆录台籍・元日本海軍陸戦隊軍人軍属いずこに:台籍日本兵苦闘の結末》。[1]

家庭[编辑]

他在1950年结婚后育有二男三女。[1]

相关条目[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1.2 张子泾;天江喜久;林子淳;谢明谕. 再見海南島:臺籍日本兵張子涇太平洋終戰回憶錄. 远足文化. 2017: 200. ISBN 9789578630055. 
  2. ^ 北科大校史館--校史編年. www.cc.ntut.edu.tw. [201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30). 
  3. ^ 陈宛频. 通譯的國族認同之探討: 以皇民化時代戰場通譯為例. 2013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