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8年12月16日) |
汉语音韵学 |
---|
Portal:汉字文化圈 |
平仄,是文言韵文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分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馀三种声调有高低变化,故统称为仄声。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
元朝中原汉语语音大变,根据周德清所著《中原音韵》,入声消失,平声分为阳平、阴平。现代标准官话没有入声,第一、第二声称为阴平、阳平,是由中古汉语的平声演变而来。第三上声、第四声去声则为仄声。但阳平声本身的音调并非平直,是从中音滑向高音的声调,而古时的入声字已经变为平声、上声或去声。现存汉语中,如南方的汉语分支、吴语、江淮官话、闽南语及客语以及北方的晋语则保留了入声,绝句一可押韵也可不押韵,三句不可押韵,二、四句要押韵。就四声与平仄的关系来说,通常以“上”、“去”、“入”为仄声,“阴平”、“阳平”为平声。
“平”分“阴平”和“阳平”,“阴平”是现在官话的第一声,“阳平”是第二声;“仄”分“上”、“去”和“入”:“上”的读音是ㄕㄤˇ,是现在的第三声。也有少数是第四声,例如“是”、“跪”、“去”等,就是现在官话中的第四声;“入”最特别,是急促的,像英语中,k, t, p音后接母音的音节(例如 let, back, keep 等),但不念出后面的音。它已在现在的官话中消失,第一声至第四声都有可能,但在不少汉语方言中仍有保留,如粤语、闽南语、客家语等。入声字的例子有:的、不、竹、菊、白、石、一、屋、玉、月、烛、德、福等。轻声方面,因为古人没有这个声调,所以它不算在内。
由于要完全平仄协调,可能会因为用词而曲解了原作者的含意(以词害意),因此有依照律诗“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变通方法。
声调
[编辑]因此平仄又常被分为四声:分别是平、上、去、入四种声调。中国古籍中有不少说明。其中日本遣唐僧人空海《s:文镜秘府论#文笔十病得失》有言:“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明朝僧人释真空在《玉钥匙歌诀》提到:“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而清朝文学家顾炎武在《音论》一书中简短的说明为:“平声轻迟,上、去、入之声重疾。”[1]
现代不少汉语语系的上声从低音滑至高音,去声从高音滑至低音,但古时具体调值,现已难于确考。[2]
近体诗中的平仄
[编辑]平仄的组合在近体诗中有固定的格式,称为格律。例如诗中的第一句为“仄仄平平仄”,如此第二句就应该是“平平仄仄平”。
例:杜甫《春望》
由于现代标准官话里没有入声,因此用现代标准官话念诗,可能会出现“平仄不调”的情况。在以上例子中,虽然“国”字属于入声,但在现代标准官话里却是阳平声(第二声)。若以普通话念出上述两句,则为“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对比各种汉语,粤语、客语及闽南语等汉语分支仍保留中古汉语里平上去入的对立。有些在四声的基础上,根据声母的清浊进一步分化出阴阳二调(甚至更多)。例如,粤语九声中有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高阴入、低阴入及阳入声九声。
参见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书籍
[编辑]- 王, 力. 詩詞格律. 北京: 中华书局. 1977. ISBN 9787101022643.
- 王力. 汉语诗律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2018-12-16]. ISBN 978753208325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3) (中文).
文献
[编辑]- ^ 竺, 家宁. 中古的聲調. 聲韻學.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992: 353–355 [2018-12-16]. ISBN 9789571105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6) (中文(台湾)).
- ^ 张群显. 從中古四聲到現代粵語六調 (PDF). 香港理工大学. 2016 [2019-04-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