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国库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帝国国库券德文Reichskassenscheine)是德国帝国国库局(Reichsschuldenverwaltung)所发行的纸币。这并不是正式的法定货币,并且不为私人所接受。然而,他的面值却为许多国家机构所接受,在柏林,帝国国库券被担保与黄金同价。

沿革[编辑]

1904年的德意志帝国国库券五马克

直到1906年帝国银行(Reichsbank)还只发行一百马克或以上面额的纸币。所以帝国国库券得以发行5马克、20马克与50马克,以满足市场流通货币。1906年之后,帝国银行开始发行20马克与50马克,帝国国库券只剩下5马克与10马克可发行。最初,帝国国库券的发行额限定于1亿2000万马克。在1871年德国统一的当下,全国通货分裂于22个国家银行手中,帝国内充斥著各式地方通货,包括塔勒(Taler)、黄金券(Gulden)等,这些将来均需统一于新式的德国马克之中。这些旧钞的回收,让德国马克发行增至1亿7500万马克。在1890年,透过政府盈馀,开始可以处理这些溢额外的发行。 1913年,为著军事财政支出的需要,帝国国库券再度被允许增倍发行。1915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行限制上涨至3亿6000万马克。最后两款的帝国国库券即是1904年版的5马克与1906年版的10马克,这两款钞券一直使用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1904年帝国国库券五马克[编辑]

  • 正面文字:德文:Reichskassenschein, Gesetz vom 30. April, 1874. Fünf mark, Berlin, den 31, Oktober 1904. Reichsschuldenverwaltung.(中文:帝国财政券,按1874年颁布的法律,五马克,柏林,十月三十一日,1904年,国家财政管理处)
  • 钞券背面:与钞券正面图案十分不搭配的,是一条守护宝藏的恶,左上方有伪造警语:Wer Reichskassenscheine nachmacht oder versauscht oder nachgemachte oder versauschte sich verschass und im Verkehr bringt , wird mit Zuchthaus nicht unter zwei Jahren bestrast.中文:不论变造或伪造,或试图伪造,或协助流通伪造此帝国国库券者,均处最少二年以上有期徒刑。背面下方为帝国国库局的关防印。
  • 仿伪介绍:钞券正面网状底纹有浅白色隐藏字母“MARK”与“5”。钞券背面底纹有连续调隐藏字“F”与“5”,周围有内外两圈连续文字环绕,内圈为“FÜNF MARK”,外圈为“REICHSKASSENSCHEIN”。

退场[编辑]

1923年五月,在大通货膨胀(hype-inflation)的年代,纸币面额随便一张都是百万马克,这两款钞券均彻底失去了他们的价值。随著金马克的作废,帝国国库券在1925年的六月六日正式被官方废除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