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安世房中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安世房中歌汉朝初年郊庙祭祀时所演奏的乐曲[1]

名称[编辑]

该乐曲最初名为房中祠乐,又名房中乐房中之乐汉惠帝二年时更名为安世乐汉武帝时更名为安世房中歌[1]

房中之义,学者多认为是宫中之祠堂或宗庙,也有人认为是后妃的闺房或女性。张永鑫认为房中为宗庙陈主之所,萧亢达认为房中指祠堂。许云和认为房中是宗庙中某一宫室的专有名称。张哲俊认为“房中”一词在西汉末期才有闺房之意,所以房中在汉初指的是宗庙、朝堂的厢房。王福利认为周朝时就以“房中”代指女性,所以房中乐可以解释为主持者及歌乐者主要为妇人,或是主持者为国君或诸侯,歌乐仍旧主要为妇人。赵维平认为“房中”指的是女性,演奏房中乐时以宫廷中的女性为主体[1]

安世之义,岳洋峰认为是汉家天下长治久安[1]

性质[编辑]

有学者认为,安世房中歌可能为后妃房中乐、宗庙祭祀乐、燕乐、祭祀杂神。张永鑫、萧亢达等认为安世房中歌为宗庙祭祀乐。鲁立智认为房中祠乐最初为汉高祖和宫人的杂祭祀之乐,后来成为成为宴飨音乐,东汉时安世房中歌才成为宗庙祭祀音乐。张哲俊认为房中祠乐是宗庙食举乐和燕乐(侍宴之乐)。漆明镜认为房中乐不用于后妃侍宴之乐,也没有限定仅用于女性或只能由女性演奏,房中乐实际上是宗庙祭祖之乐的一部乐章。黎国韬、黄竞娴认为房中乐不完全等同于燕乐[1]

作者[编辑]

班固在《汉书·礼乐志》中提到房中祠乐的作者为汉高祖的唐山夫人。黄纪华推测房中祠乐主要为汉武帝的李夫人及李延年所作,姚大业认为安世房中歌中的《休成》、《永志》两组歌词为叔孙通所作,唐山夫人则是谱曲者。许云和认为房中祠乐与安世房中歌是两首内容不同的曲子,安世房中歌与唐山夫人无关。张树国认为安世房中歌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是唐山夫人所作的4首房中燕乐,另一部分是叔孙通所作的13首房中祠乐[1]

创作时间[编辑]

学者大多认为安世房中歌创作于刘邦担任汉朝皇帝期间。郑文认为安世房中歌创作于汉高帝六年到十年七月之间。王福利认为是在汉高帝六年或之前所作。黄纪华认为是汉武帝时作品。许云和认为安世房中歌是汉惠帝二年所作。张树国认为安世房中歌中的唐山夫人的四首杂言作品写成于刘邦生前,叔孙通的作品可能是汉惠帝初年高庙落成后创作[1]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近四十年来汉郊庙乐研究综述. 乐府学(第22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