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孔严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孔严(?—?),彭祖会稽山阴人。东晋时期官员,官至吴兴太守,任内很得人和,亦得议论者称许:领尚书时亦匡正辅助晋哀帝。《晋中兴书》言孔严封西阳侯[1],故孔严亦有孔西阳之名。

生平[编辑]

孔严最初在州郡任职,也当过司徒掾、尚书殿中郎。殷浩出任扬州刺史,以孔严为别驾,后孔严转尚书左丞。当时朝廷以殷浩抗衡荆州刺史桓温,这令桓温有所不快,而殷浩亦图立功于塞外,于是引接北方流人。孔严就对殷浩表示“深思屈申之道,相和之义”,提议朝廷应该改善授任官员之法,明内外之任,各有职责,意即停止桓温与朝廷之争;另又指那些新降流人是“人面兽心,贪以无亲,难以义感”。殷浩虽然接纳,但最终北伐失败,亦为桓温趁机所废。

升平五年(361年),晋穆帝死,因其无子,以晋成帝长子晋哀帝继位。不过,当时就因为晋哀帝该继承谁的问题而有很多讨论,孔严就以“顺本居正,亲亲不可夺”,建议继承生父晋成帝。最终一众儒者都议为孔严的议论最好,最终用他的建议。

孔严后获授扬州大中正,但他不上任,故被有关部们奏免,哀帝下诏让他以侯领尚书。其时哀帝弟东海王司马奕请求获得海盐钱塘二县以水牛牵船过之税收,哀帝最初答应但在孔严劝谏下转为拒绝。孔严又建议哀帝减省赏赐耗费以及厨膳开支,任内对哀帝多有匡益。

晋废帝在位期间,孔严任吴兴太守,秩中二千石。孔严在位甚得人和,当时馀杭县有妇人因该年敛收而卖亲子以养浩丈夫的侄儿;武康县有两兄弟的妻子都一同怀孕产子,但其年敛收,弟弟亦远行未返,兄长无法同时养育两个婴孩,就放弃自己儿子而养侄儿。孔严都褒扬并举荐他们。另外他又甄赏有才能之士,都得议论者称许。太和五年(370年),孔严因疾离职,后在家去世。

家庭[编辑]

祖父[编辑]

[编辑]

  • 孔伦,黄门郎。

[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 《晋书·孔严传》
  1. ^ 何法盛《晋中兴书》:“严有才学,历丹阳尹、尚书,西阳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