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国立东华大学理工学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国立东华大学理工学院
NDHU College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国立东华大学理工二馆
创院院长夏友平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客座教授
创办时间1995年8月1日​(28年前)​(1995-08-01
学校类型理工学院
院长黄武元 特聘教授
主管张意政 副院长
张瑞宜 副院长
白益豪 能源科技中心主任
何彦鹏 毒物检验中心主任
学术主管吴韦莹 应用数学
彭文平 物理学
刘福成 化学
彭致文 生化暨分子医学科学
陈素华 材料科学与工程
陈震宇 电机工程
张意政 资讯工程
徐裕奎 光电工程
教师人数专任师资
IET Fellow 3位
客座教授 1位
讲座教授 1位
特聘教授 9位
合聘教授 16位
教授 69位
副教授 30位
助理教授 14位
学生人数2300+(2020年)
本科生人数1967(2020年)
研究生人数375 (2020年)
博士生人数88 (2020年)
校址 台湾
校区郊区(寿丰校区)
成员理学领域
应用数学系暨研究所
物理学系暨研究所
化学系暨研究所
生化暨分子医学科学系暨研究所
工学领域
电机工程学系暨研究所
资讯工程学系暨研究所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暨研究所
光电工程学系暨研究所
昵称东华理工学院
隶属国家双语重点学院(BEST)
国际工程教育学会认证(IEET)
亚马逊大数据计画联盟(AWS)
全球事务与科学发展中心(GASE)
邮政编码97401
电话号码+886 03 8903502
传真号码+886 03 8900160
网站CSAE.NDHU.edu.tw

国立东华大学理工学院(英语:NDHU College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縮寫NDHU CSAE),简称东华理工学院,一所座落于台湾花东纵谷的研究型理工学院,成立于1994年,为国立东华大学创校学院暨八大学院之一,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客座教授夏友平返国创办担任创院院长,是全台湾第二座以“理工学院”为名,横跨理学工学之科际整合学院。[注 1]

东华理工学院由一群美国华裔教授返国创办,创立以来享有高度国际性,为教育部遴选国家级双语重点学院之一,拥有多座国际硕士班、国际博士班,历任教授群有中央研究院院士1位、IEEE Fellow2位、IET Fellow6位、特聘教授9位、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10位,颁授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2]

2021年《泰晤士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东华理工学院在计算机科学世界排名301-400大,工程学世界排名601-800大,自然科学世界排名801-1000大,皆名列全国大学排名前8大。2021年《上海交大学术排名》,东华理工学院以电子电机工程获评为世界排名第401-500名,名列全国排名第4大,与国立成功大学国立中山大学并列。[3][4]

院史[编辑]

创院[编辑]

1994年,国立东华大学正式创立,旗下成立应用数学研究所,为东华理工学院前身,其延揽了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统计学教授傅权、美国休士顿大学数学系教授吴铁肩、中央研究院统计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程尔观、姜祖恕等学者担任创所教授。[5][6][7][8]

1995年,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波莫纳分校化学研究所所长夏友平自美国返台,国立东华大学理工学院(NDHU CASE)正式成立,以服务自然科学工程科学跨领域学术趋势,旗下有三座研究所:资讯工程研究所、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这些研究所由许多海外台湾学者创立,资工所由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电机与电脑工程教授郭斯彦担任创所所长,材料所则由美国西北大学材料研究中心研究科学家翁明寿担任创所所长。[6]

1996年,东华理工学院成立全台湾第一座生物技术研究所,以及化学研究所,生技所由生化工程学者曾耀铭担任创所所长,化学所由美国耶鲁大学化学客座教授夏友平、国立中山大学化学系主任黄文枢中原大学化学系主任蔡英仁等学者共同创办。[9][10] 同年,应用数学系成立,与应用数学研究所系所合一,并启用了理学院大楼(今理工一馆)。

1997年,东华理工学院成立了物理学系、生命科学系、资讯工程学系、电机工程研究所,其中物理系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物理学教授王吉祥担任创系主任,电机所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应用物理博士邱尔德担任创所所长,生科系为全台湾最古老生命科学系之一,创立时间仅次清华生科、阳明生科。[11][12][注 2][13][14]

1998年,化学系成立,与化学研究所系所合一,并开办应用数学研究所博士班。1999年,电机工程学系成立,与电机工程研究所系所合一。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成立,与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系所合一。[15][16][17][6]

2001年,东华理工学院成立了应用物理研究所,并开办两项博士课程:资讯工程研究所博士班、化学研究所博士班。[18][19][6] 2002年,开办两项博士课程:电机工程研究所博士班、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博士班。2003年,开办应用物理研究所博士班。

2005年,东华理工学院启用了工学院大楼(今理工二馆)。2006年,东华理工学院成立光电工程研究所、电子工程研究所,其中光电所延揽了美国光学学会院士(OSA Fellow)何清华、工业技术研究院电子与光电系统研究所所长祁锦云共同创办。[20][21][22]

现今[编辑]

2008年,随著国立东华大学国立花莲教育大学双边合校,东华理工学院整合花教大理学院旗下学术单位:数学系、资讯科学系、应用科学系、学习科技研究所等理工领域系所。2010年,东华理工学院成立光电工程学系,与光电工程研究所系所合一,并开办统计学硕士班。2011年,资讯工程学系开办国际学士班、国际国士班,为全台湾第一座全英语资讯工程国际班。

2012年,东华理工学院启用了理工学院三馆大楼。2012–2023年期间,东华理工学院旗下应用物理研究所、化学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所、电机工程研究所、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所,陆续成立共十座全英语国际硕士班、国际博士班。2024年,东华理工学院成立大数据科学国际学士班,为东华理工学院第一座院级国际学士班。

历任院长[编辑]

第一任院长:夏友平(1995年-2001年)

美国伊利诺理工学院Illinois Tech)化学研究所博士,曾任加州理工大学化学所教授暨所长、耶鲁大学客座教授、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客座教授[23]

第二任院长:邱尔德(2001年-2003年)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应用物理研究所博士,后任国立阳明交通大学生物医学暨工程学院院长[24]

第三任院长:翁明寿(2003年-2006年)

美国马凯大学材料科学及冶金研究所博士,曾任美国西北大学材料研究中心研究科学家

第四、五任 院长:林志彪(2006年-2012年)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化学研究所博士

第六、七任 院长:林信锋(2012年-2016年)

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电机工程研究所博士,为国际工程技术学会IET)院士

第八、九任 院长:郭永纲(2016年-2022年)

美国肯塔基大学物理学研究所博士

第十任院长:黄武元(2023年-至今)

国立清华大学资讯工程研究所博士,曾获国立中央大学网路学习科技研究所特聘教授,110年度科技部杰出研究奖得主(2021)[25]

旗下学术单位[编辑]

应用数学系暨研究所(AM)[编辑]

东华应数系,成立于1994年,前身为应用数学研究所,由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统计学教授傅权、美国休士顿大学数学系教授吴铁肩、中央研究院统计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程尔观、姜祖恕等学者共同创办,颁授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物理学系暨应用物理研究所(PHYS)[编辑]

东华物理系,成立于1997年,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物理学教授王吉祥担任创系主任,2001年,成立应用物理研究所,旗下有国际硕士班、国际博士班,现颁授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化学系暨研究所(CHEM)[编辑]

东华化学系,成立于1996年,前身为化学研究所,由美国加州理工大学波莫纳分校化学系主任夏友平、国立中山大学化学系主任黄文枢中原大学化学系主任蔡英仁等学者共同创办,旗下有国际硕士班、国际博士班,现颁授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生化暨分子医学科学系暨研究所(BMM)[编辑]

东华生医系,成立于1996年,前身全台湾第一座生物技术研究所,由生化工程学者曾耀铭创办,同时也是全台湾最古老生命科学系之一,创立时间仅次清大生科、阳明生科。 东华生医拥有一座独立系馆、国家生物安全第二等级实验室(P2),旗下有国际硕士班、国际博士班,颁授学士硕士博士学位[6]

电机工程学系暨研究所(EE)[编辑]

东华电机系,成立于1997年,前身为电机工程研究所,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应用物理博士邱尔德教授担任创所所长,尔后成立电子工程研究所,并合并成为现今学术架构,旗下有国际硕士班、国际博士班,颁授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资讯工程学系暨研究所(CSIE)[编辑]

东华资工系,成立于1995年,前身为资讯工程研究所,为全台湾历史最悠久的资讯工程系所之一,由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电机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郭斯彦担任创所所长,创立时间早于台科大资工、北科大资工,拥有国际学士班、国际硕士班、硕士在职专班,也是全国唯一与中华民国外交部国际合作发展基金会”合作,遴选世界邦交国菁英深造之资工学府,颁授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暨研究所(MSE)[编辑]

东华材料系,成立于1995年,前身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由美国西北大学材料研究中心科学家翁明寿担任创所所长,在ESI评比为全球前500大,旗下有国际硕士班、国际博士班,颁授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光电工程学系暨研究所(OEE)[编辑]

东华光电系,成立于2006年,前身为光电工程研究所,由美国光学学会院士(Optica Fellow)何清华、工业技术研究院电子与光电系统研究所所长祁锦云共同创办,颁授学士硕士学位[6]

旗下学位课程[编辑]

国立东华大学理工学院颁授以下学位:[26]

博士课程[编辑]

  • 理学博士(应用数学)PhD in Applied Mathematics (AM)
  • 理学博士(应用物理学)PhD in Applied Physics (AP)
  • 理学博士(化学)PhD in Chemistry (CHEM)
  • 理学博士(生化暨分子医学科学)PhD in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Medicine (BMM)
  • 工学博士(电机工程学)PhD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EE)
  • 工学博士(资讯工程学)PhD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SIE)
  • 工学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学)PhD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SE)

硕士课程[编辑]

  • 理学硕士(应用数学)MS in Applied Mathematics (AM)
  • 理学硕士(统计学)MS in Statistics (STATS)
  • 理学硕士(应用物理学)MS in Applied Physics (AP)
  • 理学硕士(化学)MS in Chemistry (CHEM)
  • 理学硕士(生化暨分子医学科学)MS in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Medicine (BMM)
  • 工学硕士(电机工程学)M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EE)
  • 工学硕士(资讯工程学)MS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SIE)
  • 工学硕士(人工智慧与创新应用)M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Innovative Applications (AIIA)
  • 工学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学)MS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SE)
  • 工学硕士(光电工程学)MS in Opto-Electronic Engineering (OEE)

学士课程[编辑]

  • 理学学士(数学科学)BS in Mathematical Science (MS)
  • 理学学士(统计科学)BS in Statistical Science (SS)
  • 理学学士(大数据科学)BS in Data Science (DS)
  • 理学学士(物理学)BS in Physics (PHYS)
  • 理学学士(奈米与光电科学)BS in Nano and Photoelectronic Science (NPS)
  • 理学学士(化学)BS in Chemistry (CHEM)
  • 理学学士(生化暨分子医学科学)BS in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Medicine (BMM)
  • 工学学士(电机工程学)B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EE)
  • 工学学士(资讯工程学)BS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SIE)
  • 工学学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学)BS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SE)
  • 工学学士(光电工程学)BS in Opto-Electronic Engineering (OEE)

旗下研究中心[编辑]

双语化学习暨国际事务中心[编辑]

双语化学习暨国际事务中心成立于2014年,前身为亚洲学术合作中心,创立目标为建立全球各国优秀大学之合作关系,促进与全球各国之文化与学术交流、推动双边师生教学与研究合作、达到各种资源的结合与共享,以及推动全英语教学(EMI)为成立宗旨。[27]

能源科技中心[编辑]

于2009年成立,设立之目的在于整合东华理工学院能源科技相关领域教师及研究员,从事新能源科技的研究与开发以及能源教育的推广与宣导,以提升能源科技领域的研究与教学上的创新,并促进产官学的合作关系。[28]

智慧科技中心[编辑]

于2009年成立,最早为数位内容科技中心, 2012年更名为云端计算与数位内容中心,2017年再更名为智慧科技中心,研究中心成员包括资工、电机等系所相关领域之教授,并结合AI跨领域更多不同专长的校内外研究人员。基于既有基础,以建立更具特色的卓越研究与教学团队,并结合更多不同专长的研究人员于数位相关研究领域,提升东华理工学院研究标竿。[29]

东台湾农药残留与毒物检验中心[编辑]

为推动花莲地区农产品与食品安全,因此设立“东台湾农药残留与毒物检验中心”,提供花莲等地区高品质的检验技术服务,节省检验报告时间与成本。并针对农药残留等药物与毒物进行分析,确保农药之合理使用及农产品之安全品质,同时积极协助花莲县政府相关单位推广无毒与有机农业。[30]

农业验证与服务提升中心[编辑]

为促进东部地区农业升级,实现东华大学社会责任,因此设立“农业验证与服务提升中心”,中心结合校内外各项资源,提供花莲等地区优质农业相关的验证与服务,推广友善与有机农业,确保农产品之安全品质,并兼顾农业生产环境与农民福祉。[31]

贵重仪器使用中心[编辑]

为提升奈米科技之跨领研究教学及学术创新,以及与校外合作关系,于2005年成立东台湾奈米科技研究中心,其主要的经费来源为奈米国家型计画,随著奈米国家型计画的退场,为了有效的利用奈米核心设施,于2016年成立“国立东华大学东部贵重仪器中心”,将原有奈米中心核心设施的仪器逐渐转由贵重仪器中心管理,并整合校内的贵重仪器,进一步扩充本校自有仪器共同使用服务计画的机台数目,此外,配合全校推动科研重点特色之建立,协助各单位之研究工作,更加推动东华科学研究之发展。[32]

国家型双语重点培育学院[编辑]

理工电资领域之国家级双语重点学院名单

2021年,中华民国教育部遴选全国八所大学之理工学院,列为国家级双语重点培育学院,以推动2030双语国家政策,分别为国立阳明交通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台湾科技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中兴大学国立中正大学国立东华大学国立台北科技大学

东华理工学院以高度国际化、高全英课程比例、超过50%为留洋博士,名列全台湾八所入选理工大学之一,也是全台湾唯一以理工合一之姿入选的研究型学院。[1][33]

著名人物[编辑]

历任东华理工学院有教授群有美国国家科学院(NAS)外籍院士1位、俄国普罗霍罗夫工程科学院(PAES)外籍院士1位、中央研究院院士1位、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院士2位、国际工程技术学会IET)院士5位、英国电脑学会BCS)院士1位、美国光学学会OSA)院士1位。

参考资料与注释[编辑]

注释[编辑]

  1. ^ 全国理工学院的创立时间分别为:辅仁大学理工学院(1982年)、国立东华大学理工学院(1995年)、朝阳科技大学理工学院(1997年)、国立嘉义大学理工学院(2000年)、国立台东大学理工学院(2003年)、国立联合大学理工学院(2003年)、国立台南大学理工学院(2004年)、国立金门大学理工学院(2010年)
  2. ^ 清华生科(1991)、阳明生科(1996)、东华生科(1997)、中央生科(1999)、中兴生科(2002)、师大生科(2002)、台大生科(2003)、成大生科(2004)、海洋生科(2005)

引用[编辑]

  1. ^ 1.0 1.1 教育部「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審查結果出爐. www.edu.tw. [2021-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9). 
  2. ^ 東華大學教授群晉列Elsevier世界排名前2%科學家榜單. [2022-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4). 
  3. ^ National Dong Hwa University. 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 2021-05-21 [2021-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4) (英语). 
  4. ^ ShanghaiRanking-Univiersities. www.shanghairanking.com. [2021-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2). 
  5. ^ 歷史沿革. am.ndhu.edu.tw. [2020-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9). 
  6. ^ 6.0 6.1 6.2 6.3 6.4 6.5 理工學院-111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校務會議報告.pdf (PDF). [2022-11-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1-16). 
  7. ^ 5070社會型企業. 5070. [2022-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4). 
  8. ^ 東華校刊民國99年 (PDF). [2022-12-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2-14). 
  9. ^ 系所介紹 – 國立東華大學 化學系. [2020-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2) (中文(台湾)). 
  10. ^ 月眉書訊 ─ 生活閒談 化學系 蔡英仁教授 口述;圖書館 黃雁鈴 採訪整理. www.lib.ndhu.edu.tw. [2023-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9). 
  11. ^ 系所簡介 – 國立東華大學 物理學系. [2020-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6) (中文(台湾)). 
  12. ^ 東華校刊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 (PDF). [2023-04-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4-15). 
  13. ^ 時報悅讀:大學導覽(UG0004). www.readingtimes.com.tw. [2022-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4). 
  14. ^ 東華生科 Life Science. ndhuls.ndhu.edu.tw. [2020-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2). 
  15. ^ 系主任列表 (英语). 
  16. ^ 沿革/簡史. mse.ndhu.edu.tw. [2020-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6) (中文(台湾)). 
  17. ^ 發展重點. mse.ndhu.edu.tw. [2022-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7) (中文(台湾)). 
  18. ^ 存档副本. [2020-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0). 
  19. ^ Professor Sy-Yen Kuo. homepage.ntu.edu.tw. [2022-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5). 
  20. ^ 國立中興大學電機系. www.ee.nchu.edu.tw. [2024-04-04]. 
  21. ^ Ching-Hwa Ho 何清華. sites.google.com. [2024-04-04] (中文(中国大陆)). 
  22. ^ 沿革及簡史. rc008.ndhu.edu.tw (中文(台湾)). [失效链接]
  23. ^ {{cite web last1=Chung first1=Hanching title=People 人物 To Mention Only A FEW.: 师长篇:大度山风云--我们第一届东海人的故事 1959级: 颜千鹤、曾约农校长、吴徳耀校长、 Cochran 教授、徐复观、牟宗三、伊利莎伯・董 url=http://hcpeople.blogspot.com/2019/09/1959-cochran.html website=People 人物 To Mention Only A FEW. date=2019-11-30}}
  24. ^ {{cite web title=邱尔德教授专访 阳明大学 url=https://investigator.tw/423/nymu-chiou/ website=The Investigator Taiwan language=zh-TW date=2011-01-31 access-date=2020-12-15 archive-date=2021-01-28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128213110/https://investigator.tw/423/nymu-chiou/ dead-url=no }}
  25. ^ {{cite web title=历任院长 - csae.NDHU url=https://csae.ndhu.edu.tw/p/412-1012-535.php?Lang=zh-tw website=csae.ndhu.edu.tw accessdate=2020-06-11 archive-date=2020-10-30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030020418/https://csae.ndhu.edu.tw/p/412-1012-535.php?Lang=zh-tw dead-url=no }}
  26. ^ 【註冊組】109學年度國立東華大學各系所授予中英文學位名稱統計表(1100316更新) - 國立東華大學教務處. rb004.ndhu.edu.tw. [2021-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6). 
  27. ^ 亞洲學術合作中心. csae.ndhu.edu.tw. [2020-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0). 
  28. ^ 能源科技中心. csae.ndhu.edu.tw. [2020-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0). 
  29. ^ 智慧科技中心. csae.ndhu.edu.tw. [2020-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0). 
  30. ^ 東台灣農藥殘留與毒物檢驗中心. csae.ndhu.edu.tw. [2020-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0). 
  31. ^ 【110年10月26日】110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 csae.ndhu.edu.tw. [2021-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3) (中文(台湾)). 
  32. ^ 貴重儀器使用中心. csae.ndhu.edu.tw. [2020-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0). 
  33. ^ 经济日报. 教育部「重點雙語培育學院」 東華大學獲核定補助 | 產學研訓 | 商情. 经济日报. [2021-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9) (中文(台湾)). 
  34. ^ PRPC物理研究推動中心. prpc.phys.nthu.edu.tw. [2023-12-11]. 
  35. ^ (教師)張仲儒-NDHUEE||國立東華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landis.ee.ndhu.edu.tw. [2023-12-11]. 
  36. ^ Ching-Hwa Ho 何清華. sites.google.com. [2024-04-04] (美国英语). 

外部链接[编辑]